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同主族元素所形成的同一类化合物,其结构和性质往往相似,化合物PH4I是一种无色晶体,下列对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它是离子化合物B.加热时,它很稳定,不发生分解
C.它能跟碱发生反应D.它可由PH3和HI化合而成

分析 同主族元素形成的同一类化合物往往在结构和性质上很相似,化合物PH4I性质和化合物NH4Cl结构、性质相似,根据NH4Cl结构、性质判断.

解答 解:同主族元素形成的同一类化合物往往在结构和性质上很相似,化合物PH4I性质和化合物NH4Cl结构、性质相似,
A.氯化铵属于离子化合物,则PH4I也是离子化合物,故A错误;
B.加热时氯化铵易分解,则加热时PH4I可以分解,生成的HI易分解生成紫色的碘单质,故B错误;
C.氯化铵易和NaOH反应生成氯化钠和一水合氨,所以PH4I也可以和NaOH反应,故C正确;
D.NH4Cl是由NH3和HCl化合而成,所以PH4I可由PH3和HI化合而成,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铵盐,侧重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利用氯化铵的结构和性质采用知识迁移的方法进行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合成氨是化学科学对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典例之一,合成氨工业包括原料气的制备、净化、氨的合成及各种化肥生产等.
(1)醋酸二胺合铜(I)可以除去原料气中的CO.Cu+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或[Ar]3d10,生成的CH3COO[Cu(NH33•CO]中与Cu+形成配离子的配体为CO和NH3(填化学式).
(2)NH4NO3中N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sp3、sp2,与NO3-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为SO3(填化学式,举一例).
(3)1mol CO(NH22•H2O2(过氧化尿素)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10NA
(4)钉(Ru)系催化剂是目前合成氨最先进的催化剂,一种钌的化合物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有关该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bd(填字母).
a.晶胞中存在“RuO62-”正八面体结构
b.与每个Ba2+紧邻的O2-有12个
c.与每个O2-紧邻的Ru4+有6个
d.晶体的化学式为BaRu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反应速率的有关问题.
(1)实验1 探究Mg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变化规律

取一段镁条,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膜,铜丝缠着镁条伸入装置甲中,使镁条浸入锥形瓶内的体积为2L稀盐酸(足量)中.镁条和盐酸反应生成H2的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
①从图2中看出0-6min内平均反应速率最快的时间段是B.(填代号)
A.0-2min          B.2-4min         C.4-6min
②请计算4-6min 时间内,用HCl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10-4mol/(L•min).(假设图2氢气体积均已换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且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
③图1装置甲中与镁条相连的铜丝若一起浸入稀盐酸中对反应速率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快反应速率但生成氢气的总量不变       B.减慢反应但增大生成氢气总量
C.不影响反应速率                          D.加快反应速率但生成氢气的总量减小
(2)实验2 探究酸浓度对MnO2与H2O2反应速率的影响:已知MnO2+H2O2+2H+ Mn2++O2↑+2H2O,现取等量MnO2和下表有关物质,在相同温度下进行4组实验,分别记录收集20.0mL氧气所需时间.
实验编号
10%H2O2的体积/mL5.05.0V1V2
20%硫酸的体积/mL00.51.0V3
水的体积/mL1514.5V413.5
所需时间t/st1t2t3t4
①上表中V1=5.0mL,V3=1.5mL.
②有同学提出实验I不可作为实验Ⅱ、Ⅲ、Ⅳ的对比实验,其理由是实验I中MnO2将作为催化剂,其他三组实验中二氧化锰作氧化剂,反应原理不同,且酸量不同.
③若实验测得t2>t3>t4,则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下列物质中NH3、Na2O、CO2、CaCl2、CCl4、H2O2、N2、NaHCO3、NaOH、Na2O2、NH4Cl属于含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的是Na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某化合物XY2的Y-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可能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某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该原电池材料及电解质溶液可能是(  )
ABCD
正极FeFeCCu
负极CuZnFeZn
电解质溶液HClCuSO4CuSO4FeSO4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叙述中,与胶体性质无直接关系的是(  )
A.含有少量硫的酒精溶液,加入大量水后形成乳白色液体,用滤纸过滤不能分离出硫
B.原硅酸溶液中加入硫酸铵饱和溶液,结果产生沉淀
C.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硫化钠溶液产生黑色沉淀
D.用水稀释牛奶,用一束强光照射,从侧面观察,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光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分离苯和苯酚的混合物,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A.振荡混合物,用分液漏斗分离
B.加入NaOH溶液后振荡,用分液漏斗分离;取下层液体通入CO2,待分层后分液
C.加水振荡后用分液漏斗分离
D.加稀盐酸振荡后,用分液漏斗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过氧化钠分解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
编号操 作实验现象
分别在试管A、B中加入 5mL 5% H2O2溶液,各滴入1~2 滴1mol/L FeCl3溶液.待试管中均有适量气泡出现时,将试管A放入盛有5℃左右冷水的烧杯中;将试管B放入盛有40℃左右热水的烧杯中.试管A中不再产生气泡;试管B中产生的气泡量增大
另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 5mL 5%H2O2溶液和 5mL10%H2O2溶液.试管A、B中均未明显见到有气泡产生
(1)①中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三氯化铁\;}}{\;}$2H2O+O2↑.
(2)实验①的目的是研究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3)实验②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为达到使用目的,还需进行的后续操作是将两支试管同时放入盛有相同温度热水的烧杯中,或向两支试管中同时滴入2滴1mol/L FeCl3溶液,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所用试剂限本实验中提供的).
(4)对于H2O2分解反应,Cu2+也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如图所示.同学们分别从定性和定量角度进行了比较.

①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溶液中气泡产生的速率,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更为合理,其理由是:控制阴离子相同,排除阴离子的干扰.
②定量分析:用图乙所示装置做对照实验,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产生40ml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