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冬青油在医疗中常用于消炎、镇痛.
Ⅰ.冬青油的有关性质如下:
冬青油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相对分子质量为152.密度为1.184g?cm-3,沸点223.3℃,熔点-86℃.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露置在空气中则易缓慢变色.
Ⅱ.由水杨酸和甲醇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反应制得冬青油的反应如图1为:

某学校的实验探究小组利用如图2装置制备冬青油.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三颈烧瓶、量筒,置于烘箱中干燥10min;
②用天平称取6.9g水杨酸,用量筒分别量取30mL(约24g)甲醇,6mL浓硫酸,然后将3种试剂分别加入已干燥的三颈烧瓶中,组装好实验装置后置于磁力搅拌加热器上加热;
③加热到85~95℃,在甲醇回流状态下反应1.5h.反应结束后将盛有混合物的烧瓶置于冷水浴中冷却,然后再将冷却后的混合物倒入分液漏斗中,依次加入50mL5%NaHCO3溶液和30mL水,充分震荡,静置,分层;
④弃去水层,将有机层注入干燥的锥形瓶中,加入适量无水氯化钙;
⑤将步骤④所得的产品蒸馏,收集221~224℃的馏分,称得产物质量为6.8g.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2)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
 
;水应该从
 
(填“Ⅰ”或“Ⅱ”)处流入.仪器b的适宜规格为
 
(填序号).
①50℃②150℃③300℃
(3)加入NaHCO3溶液的目的是
 
;加入水震荡分层后,冬青油的粗产品在
 
(填“上”或“下”)层.
(4)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
 
;在本实验分离过程中,水层应该从分液漏斗的
 
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
(5)本次实验冬青油的产率是
 
考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专题:实验设计题
分析:(1)杨酸和甲醇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反应制得冬青油的反应是发生的酯化反应,浓硫酸起到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
(2)分析装置图和仪器形状分析为冷凝管,逆流冷凝效果好;反应加热加热到85~95℃,发生反应,所以反应的温度计应选择大于此量程的温度计;
(3)加入NaHCO3溶液的目的是降低酯的溶解性,水杨酸,溶解甲醇,便于分层分类得到酯;冬青油密度为1.184g?cm-3,比水溶液重;
(4)使用分液漏斗需要检查活塞处是否漏水.弃去水层,将有机层注入干燥的锥形瓶中的实验顺序可知水层从下口放出;
(5)结合反应定量关系计算理论量,产率=
实际量
理论量
×100%;
解答: 解:(1)杨酸和甲醇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反应制得冬青油的反应是发生的酯化反应,反应是可逆反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促进平衡正向进行,浓硫酸起到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
故答案为:催化剂,吸水剂;
(2)分析装置图和仪器形状分析为冷凝管,逆流冷凝效果好,应从Ⅱ通入;反应加热加热到85~95℃,发生反应,所以反应的温度计应选择大于此量程的温度计,选择150C的温度计;
故答案为:冷凝管,Ⅱ;②;
(3)加入NaHCO3溶液的目的是降低酯的溶解性,水杨酸,溶解甲醇,便于分层分类得到酯;冬青油密度为1.184g?cm-3,比水溶液重,粗产品在下层;
故答案为:将冬青油中的甲醇、水杨酸溶解,便于液体分层,下层;
(4)使用分液漏斗需要检查活塞处是否漏水.弃去水层,将有机层注入干燥的锥形瓶中的实验顺序可知水层从下口放出;
故答案为:下口放出;
(5)结合反应定量关系计算理论量,

   138                                    152
    6.9g                                     m
m=7.6g
产率=
实际量
理论量
×100%=
6.8g
7.6g
×100%=89.5%;
故答案为:89.5%;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性质分析和实验制备方法,实验基本操作和有机物性质和反应原理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Ⅰ~Ⅳ所示.

(1)装置Ⅰ,Ⅱ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填装置序号)
 
.原理是:
 

(2)与实验Ⅲ相比,实验Ⅳ的优点是(填选项序号)
 

A.Ⅳ比Ⅲ复杂            
B.Ⅳ比Ⅲ安全          
C.Ⅳ比Ⅲ操作简便
D.Ⅳ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Ⅲ不行
(3)若用Ⅳ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填化学式)
 

(4)将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并充分反应.
①当石灰水过量时,其离子方程式为
 

②当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钙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5)装置Ⅲ的气密性如何检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1.2 g Fe投入到400mL  1mol/L的硝酸中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总数为0.2NA
B、标准状况下,11.2LC2H6含3NA个C-H极性共价键
C、标准状况下,5.6LNO和5.6LO2混合后的分子总数为0.5NA
D、标准状况下,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氢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16gO2与O3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原子数为NA
B、0.05mol硫酸氢钠晶体中含离子总数为0.15NA
C、标准状况下,22.4LCCl4中含有氯原子数目为4NA
D、一定条件下,2mol二氧化硫和1 mol氧气混合,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4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铁及其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I.工业上利用硫酸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Al2O3、SiO2等)为原料提取Fe2O3,工艺流程如图1:

(1)滤液X中所含金属阳离子有
 

(2)步骤②中理论上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依次为
 

(3)结合图2,分析步骤③调节pH的目的是
 

(4)假设流程中矿渣中的铁元素100%转化到产品中,则硫酸铁矿烧渣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范围为(含m、n的代数式)
 

(5)请设计实验室中以硫酸铁矿烧渣为原料提取氧化铁的另一种方案:
向硫酸铁矿烧渣原料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搅拌、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
 
溶液,接下来的一系列操作是搅拌、
 
、洗涤、
 
,最后获得纯净的产品Fe2O3
Ⅱ.几位同学用铁盐溶液清洗试管中银镜,实验设想如下:
(6)甲:认为含Fe3+的盐无法洗去银镜.依据是Fe3+的氧化性(填“强于”或“弱于”)
 
Ag+的氧化性,所以反应Fe3++Ag→Fe2++Ag+不可以发生,
(7)乙:查资料发现,用FeCl3溶液可以清洗银镜,于是他亲自动手实验,发现银镜迅速消失,另外还观察到溶液变为浅绿色;为验证Fe3+的还原产物,可选择的试剂为
 
.结合甲的分析和自己的实验现象他得出结论:反应Fe2++Ag→Fe3++Ag是(填“可逆”或“不可逆”)
 
反应.
(8)丙:结合甲、乙的设想,他用Fe(NO33溶液做对比实验,发现清洗银镜的速率慢许多,他重新观察乙的实验试管中有白色沉淀,于是结合化学平衡理论分析,得出用FeCl3溶液清洗银镜的离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若下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B、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C、向某溶液中先加入新制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呈血红色,证明含有Fe2+
D、加入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以甲苯为主要原料合成麻黄素的合成路线如下
(1)化合物Ⅵ的分子式为
 

(2)化合物Ⅰ、Ⅱ、Ⅳ、Ⅴ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是
 

(3)化合物Ⅲ的结构简式为
 
,生成化合物Ⅶ的反应类型为
 

(4)在浓硫酸和加热条件下,麻黄素可以发生消去反应,该反应方程式为
 

(5)任意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化合物Ⅵ的三种同分异构体
 

①含一个苯环 ②无酸性,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两种有机物 ③能发生银镜反应
(6)如何通过实验证明化合物Ⅱ分子中含有溴元素,简述实验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点燃的镁条在下列气体中完全熄灭的是(  )
A、N2
B、CO2
C、Ar
D、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以推断冶炼金属时可能的方法
B、CaCl2、MgCl2晶体都容易潮解,它们潮解的实质是晶体表面吸水形成溶液
C、根据某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可以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D、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以判断某些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