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如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1)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选择装置D(填代表装置图的字母,下同);除去自来水中的Cl-等杂质,选择装置A;该分离方法的名称为蒸馏.
(2)从碘水中分离出I2,选择装置B,该实验中可选择四氯化碳或苯作萃取剂,静置后的现象是溶液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紫色;
(3)装置A中①的名称是冷凝管,进水的方向是从下口进水.装置B在分液时为使液体顺利滴下,除打开活塞外,还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将分液漏斗上端的玻璃塞打开.
(4)装置C中有一明显错误是漏斗下端尖嘴未紧靠烧杯内壁
(5)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在实验室中取少量海水,进行如下流程的实验:
海水$→_{分离}^{晒盐}$粗盐$\stackrel{精制}{→}$食盐水→氯化钠晶体
粗盐中含Ca2+、Mg2+、Fe3+、SO42-等杂质,需要提纯后才能综合利用.粗盐提纯的步骤有:①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③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④调节溶液的pH等于7;⑤溶解;⑥过滤;⑦蒸发.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d(填选项字母).
a.⑤②③①⑥④⑦b.⑤①②③⑥④⑦c.⑤②①③④⑥⑦d.⑤③②①⑥④⑦

分析 (1)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应用蒸发的方法;制取蒸馏水可用蒸馏的方法;
(2)碘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大,可用萃取分液的方法分离;
(3)根据仪器的结构特点和用途可确定仪器的名称;冷凝时要保证冷凝管充满水才可充分冷却;分液时,要打开分液漏斗上端活塞或使凹孔对准小孔,以保证内部液体顺利流下;
(4)过滤时漏斗下端尖嘴应紧靠烧杯内壁;
(5)除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除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除Fe3+用氢氧根离子,除硫酸根用钡离子,且后加的试剂最好能把前面先加是过量试剂除掉,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1)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可用蒸发的方法,选择D装置;除去自来水中的Cl-等杂质以制取蒸馏水,选择A装置用蒸馏的方法分离,
故答案为:D;A;蒸馏;
(2)碘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大,可用萃取分液的方法分离,所选用的萃取剂与水互不相溶,可用四氯化碳或苯作萃取剂,然后用萃取分液的方法分离,静置后的现象是溶液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紫色,
故答案为:B;萃取;溶液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紫色;
(3)由图可知①为冷凝管,冷凝时要保证冷凝管充满水而充分冷却,水的方向应为下进上出,装置B在分液时为使液体顺利滴下,除打开活塞外,还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将分液漏斗上端的玻璃塞打开,以保证内部液体顺利流下,
故答案为:冷凝管;下;将分液漏斗上端的玻璃塞打开;
(4)由图可知,错误为漏斗下端尖嘴未紧靠烧杯内壁,故答案为:漏斗下端尖嘴未紧靠烧杯内壁;
(5)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Mg2+、Ca2+、Fe3+、SO42-时,可以加入过量NaOH(去除镁离子和铁离子):Mg2++2OH-=Mg(OH)2↓,Fe3++3OH-═Fe(OH)3↓;
加入过量BaCl2(去除硫酸根离子):SO42-+Ba2+=BaSO4↓;加入过量Na2CO3(去除钙离子的多余的钡离子):Ca2++CO32-=CaCO3,碳酸钠必须加在氯化钡之后,氢氧化钠和氯化钡可以颠倒加入的顺序;然后调节溶液的pH等于7后蒸发即可,则合理的顺序为⑤②③①⑥④⑦或⑤③②①⑥④⑦,
故答案为:ad.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的综合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混合物分离实验、粗盐提纯等为解答该题的关键,侧重分析和应用能力的考查,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只用下列试剂中的一种就能将FeCl3、FeCl2、AlCl3和NaCl四种溶液区别开的是(  )
A.KSCN溶液B.BaCl2溶液C.AgNO3溶液D.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2015年8月12日晚11时20分左右,天津港国际物流中心区域内瑞海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的爆炸,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据瑞海国际官网信息,该公司仓储含有以下种类物质:压缩气体天然气、易燃液体乙酸乙酯、遇湿易燃物品电石、氰化钠、腐蚀品硫化碱等.
(1)由于CaC2、金属钠、金属钾等物质能够跟水反应给灾后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如果在实验室,你处理金属钠着火的方法是c.(填序号)
A.泡沫灭火器         B.消防车喷水          c.沙土
(2)硫化碱其实就是我们常见的硫化钠,触及皮肤和毛发时会造成灼伤.①其水溶液呈强碱性,故俗称硫化碱. ②其水溶液在空气中会缓慢地氧化成Na2S2O3,该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1.
(3)事故发生后,爆炸中心区、爆炸区居民楼周边以及海河等处都受到了严重的氰化物污染.处理NaCN的方法有多种,方法一:用NaClO在碱性条件下跟NaCN反应生成无毒害的物质,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2OH-+2CN-+5ClO-=2CO32-+5Cl-+H2O+N2↑.
方法二:这些泄露的氰化钠将通过喷洒双氧水的方式来处理,用双氧水处理后会释放氨气同时生成无毒的碳酸氢钠,以减轻污染.则CN-被氧化生成的产物为HCO3-
(4)环保部门为测定H202溶液浓度,方法如下:用移液管吸取10.00mL的H2O2样品盛入l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取25.OOmL溶液盛入锥形瓶里,再加入lOmL 3mol/L的稀硫酸(过量),用0.02mol/L的标准浓度的KMnO4溶液滴定,所用体积为20.OOml,试写出与H2O2相等电子数的三原子分子的化学式H2S.原H2O2溶液的浓度为0.4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甲、乙两个电解池均以Pt为电极,且互相串联,甲池盛有AgNO3溶液,乙池中盛有一定量的某盐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测得甲池中某电极质量增加2.16g,乙池中某电极上析出0.24g金属,则乙池中溶质可能是(  )
A.KNO3B.CuSO4C.MgSO4D.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用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14g氮气中含NA个氮原子
C.通常状况下,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
D.18g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8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普通干电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可移动化学电源,其结构如图甲所示,电池反应是:Zn+2NH4++2MnO2═Zn2++2NH3+Mn2O3+H2O但这种一次性电池使用后的随意丢弃,已经是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某中学的课外活动小组在老师指导下,用废弃的电池进行处理回收.将电池剥离,得到石墨棒,清洗后作电化学实验的电极.废锌皮和炭黑与锰的氧化物做以下处理
实验一,用废锌制取防腐剂皓矾(ZnSO4•7H2O)(图乙)

(1)操作一的名称是:蒸发浓度、冷却结晶.
(2)锌的化学性质与铝相似,也可以与强碱反应而溶解,但生成的是配合物Na2[Zn(OH)4](四羟基锌酸钠)和H2,该配合物中心离子是Zn2+,配位数是4.
实验二,经查相关资料:锰的氧化物都不溶于水,且都能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将分离得到的黑色粉末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并做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灼烧的目的是:除去混合物中的碳,将灼烧后的固体冷却,溶解、过滤、干燥得到的固体物质混合物Mn2O3和MnO2
(2)写出Mn2O3与浓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2O3+6H++2Cl-═2Mn2++Cl2↑+3H2O.
(3)取24.5g上述混合物,与足量的浓盐酸充分反应,得到标况下的氯气4.48L,则混合物中Mn2O3和MnO2质量之比是:158:55.
实验三,查询资料得知,还可以通过电解的方式,将Mn2O3转化为MnO2,同学们设计了这样的一个装置(图丙),将混合物粉末调成糊状,附在其中的左边电极上(填左或者右),该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Mn2O3-2e-+2OH-═2MnO2+H2O.在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将变大.(填变大、变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A.c(H+)=c(OH-)=10-6mol/L溶液
B.pH=7的溶液
C.60℃时,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和pH=2的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到的溶液
D.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将a%的某物质的水溶液加热蒸发掉m g水(溶质不挥发、且蒸发过程无溶质析出),所得溶液体积为V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蒸发前的2倍,设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蒸发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frac{ma}{50VM}$mol•L-1B.$\frac{ma}{100VM}$ mol•L-1C.$\frac{ma}{2VM}$mol•L-1D.$\frac{10ma}{VM}$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表中数字分别代表一种元素.

(1)以上10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填元素符号,下同).
(2)比较②和③两元素,非金属性较强的是N,可以验证该结论的是C(填字母)
A.气态氢化物的挥发性和稳定性
B.含氧酸的酸性 
C.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
D.两单质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
(3)上述元素的单质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填名称)
(4)“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内的一种化合物可以吸收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同时能提供氧气,3.9g该化合物中所含的离子总数为9.03×1022,若在运送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分别盛有由①和④、③和①组成的两种液态化合物,其分子均为18电子微粒,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③的单质以及由①、④组成的另一种化合物,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N2H4=N2+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