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加以解释的是(  )
A.夏天,打开啤酒瓶时会在瓶口逸出气体
B.浓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时产生较多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压缩氢气与碘蒸气反应的平衡混合气体,颜色变深
D.将盛有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混合气的密闭容器置于冷水中,混合气体颜色变浅

分析 勒夏特列原理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该反应必须是可逆反应,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

解答 解:A.因溶液中存在二氧化碳的溶解平衡,开启啤酒瓶后,压强减小,二氧化碳逸出,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不选;
B.浓氨水中存在平衡NH3+H2O?NH3•H2O?NH4++OH-,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时,平衡会向逆向移动,会产生较多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用勒夏特利原理解释,故B不选;
C.氢气与碘蒸气反应的平衡中,前后气体系数和是相等的,压强对平衡无影响,压缩气体,碘单质的浓度增大,颜色加深,不能用勒夏特利原理解释,故C选;
D.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置于冷水中,化学平衡向着生成四氧化二氮的方向进行,颜色变浅,能用勒夏特利原理解释,故D不选;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为高频考点,明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内涵及适用范围是解本题关键,注意: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只适用于“改变条件时能引起化学平衡移动的可逆反应”,易错选项是C,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将0.2mol KMnO4在一定温度下加热后生成a mol O2(a≠0);将剩余固体与过量浓盐酸混合加热又生成b mol Cl2,此时锰元素均以Mn2+形式存在.若a+b=m,则m的取值范围为0.4≤m≤0.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B(g)?2C(g)+D(s)△H=-akJ.mol-1,实验内容和结果分别如下表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温度起始物质的量热量
序号AB变化
I600℃1mol3mol96 kJ
n800℃0.5mol1.5mol----
A.实验I中,10min内平均速率v(B)=0.06mol.L-1•min-1
B.上述方程式中a=160
C.6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是0.45
D.向实验E的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5molA和1.5molB,A的转化率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化学无处不在,如图是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其中X是(  )
A.稀盐酸B.稀硫酸C.氯化铁溶液D.碳酸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制取乙酸乙酯时,先将1体积的酒精倒入3体积的浓硫酸中
B.配置银氨溶液时,将稀氨水滴加到硝酸银溶液中至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C.实验室做钠与乙醇的实验时,余下的钠屑投入到废液缸中
D.制硝基苯时,直接把盛有混合液的试管在酒精灯的外焰处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某温度下,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g)和3molY(g)发生反应达到平衡:X(g)+m Y(g)═3Z(g),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3molZ(g),再次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m=3
B.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
C.X与Y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1
D.第二次平衡时,Z的浓度为原平衡的2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欲用滴加试剂乙来检验溶液中是否同时含有离子X和离子Y,则下表所列四种情况下的检验能够成功的是
(  )
试剂乙离子X离子Y
AHClSO42-S2O32-
BAgNO3Cl-CO32-
CNH4SCNFe2+Fe3+
DNH3•H2OAl3+Ag+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铝可以做成反光镜,这是利用了铝的(  )
A.具有金属光泽B.延展性C.导热性D.金属活泼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A.根据碳酸钠溶于水呈碱性,碳酸钠既属于盐,又属于碱
B.根据物质是否能导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非电解质
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D.根据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 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