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B.破坏反应产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时,反应为吸热反应
C.反应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ΔH>0
D.Δ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无关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测得某反应在不同pH下产物A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其他条件相同)。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增大压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B.pH=6.8时,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C.一定pH范围内,溶液中H+浓度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D.可采用调节pH的方法使反应停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B.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的Al2O3制备Al
C.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
D.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制备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在相同状况下,同一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的能量等于形成该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熔融的Al2O3可以制得金属铝和氧气,该反应是一个放出能量的反应
B.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时放出能量
C.相同状况下,反应2SO2+O2===2SO3是一个放热反应,则反应2SO3===2SO2+O2是一个吸热反应
D.氯化氢分解成氢气和氯气时放出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研究物质变化时,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认识物质变化时所引起的化学键及能量变化。据此判断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体系的能量降低
B.物质燃烧可看作是储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释放出来
C.氮气分子内部存在着很强的化学键,故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收能量的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充分燃烧a g乙炔气体时生成1 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C2H2(g)+5O2(g)===4CO2(g)+2H2O(l) ΔH=-2b kJ·mol-1
B.C2H2(g)+O2(g)===2CO2(g)+H2O(l) ΔH=2b kJ·mol-1
C.2C2H2(g)+5O2(g)===4CO2(g)+2H2O(l) ΔH=-4b kJ·mol-1
D.2C2H2(g)+5O2(g)===4CO2(g)+2H2O(l) ΔH=b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0.3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的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 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已知:H2O(l)===H2O(g) ΔH=44 kJ·mol-1。则11.2 L(标准状况)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铂电极(惰性)电解下列溶液时,阴极和阳极上的主要产物分别是H2和O2的是( )
A.稀NaOH溶液 B.HCl溶液
C.CuSO4溶液 D.酸性AgN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甲、乙两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已知甲、乙的某些性质如下:
物质 | 密度/g·mL-1 | 沸点 | 水溶性 | 溶解性 |
甲 | 0.893 | 78.5℃ | 溶 | 溶于乙 |
乙 | 1.220 | 100.7℃ | 溶 | 溶于甲 |
则应采取的分离方法是( )
A.蒸馏 B.干馏 C.分液 D.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