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用分液漏斗分离水与乙酸的混合物 | |
B. | 某溶液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 |
C. | 过滤操作时,漏斗下部的尖嘴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 |
D. | 从碘水提取碘可用乙醇作萃取剂 |
分析 A.互溶的液体采用蒸馏方法分离;
B.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还有Ag+、CO32-、SO32-;
C.过滤操作时,漏斗下部的尖嘴要紧靠烧杯的内壁,否则易溅出液体;
D.萃取剂和原溶剂不能互溶.
解答 解:A.互溶的液体采用蒸馏方法分离,乙酸和水互溶,所以应该采用蒸馏方法分离,故A错误;
B.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还有Ag+、CO32-、SO32-,所以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故B错误;
C.过滤操作时,漏斗下部的尖嘴要紧靠烧杯的内壁,否则易溅出液体,故C正确;
D.萃取剂和原溶剂不能互溶,乙醇和水互溶,所以不能用乙醇作萃取剂,可以用苯或四氯化碳作萃取剂,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物质分离和提纯、离子检验,明确实验原理及基本操作规范性即可解答,注意离子检验时要排除其它离子干扰,知道萃取剂选取标准,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过量的SO2通入NaOH溶液中:SO2+2OH-═SO32-+H2O | |
B. | Fe2O3溶于氢碘酸:Fe2O3+6H+═2Fe3++3H2O | |
C. | 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H4++OH-═H2O+NH3↑ | |
D. | 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SO2+Br2+2H2O═4H++2Br-+SO4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有机物遇FeCl3溶液显紫色 | |
B. | 1mol该有机物最多能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 |
C. | 该有机物能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和消去反应 | |
D. | 该有机物的一种芳香族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 |
B. | 可用蘸浓硫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 |
C. | 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适量吃富含碘酸根原子团的食物 | |
D. | 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之前,要先用蒸馏水湿润 | |
B. | 若用水湿润过的pH试纸去测定盐酸的pH,结果偏小 | |
C. | 若用水湿润过的pH试纸去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结果偏小 | |
D. | 新制氯水呈酸性,所以只能使pH试纸变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甘氨酸 | B. | 丙氨酸 | C. | 苯丙氨酸 | D. | 葡萄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天然气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 |
B. | 二次电池充电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 |
C. | 燃煤发电是从煤中的化学能经过一系列能量转换最终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 |
D. |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为热能的过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