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将Na、Fe、Al各0.03mol分别放入100mL 0.1mol•L-1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  )
A.1:2:3B.6:3:2C.3:1:1D.1:1:1

分析 Na和稀盐酸、水都反应,Fe和Al分别与稀盐酸反应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2Al+6HCl=2AlCl3+3H2↑,0.30molFe、Al完全反应需要盐酸的物质的量分别是0.06mol、0.09mol,实际上n(HCl)=0.1mol/L×0.1L=0.01mol,所以Fe和Al都剩余,计算生成氢气物质的量,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解答 解:Na和稀盐酸、水都反应,Fe和Al分别与稀盐酸反应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2Al+6HCl=2AlCl3+3H2↑,0.30molFe、Al完全反应需要盐酸的物质的量分别是0.06mol、0.09mol,实际上n(HCl)=0.1mol/L×0.1L=0.01mol,所以Fe和Al都剩余,
根据2Na~H2↑可知,0.03molNa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0.03mol×$\frac{1}{2}$=0.015mol,
Fe和Al都剩余,所以二者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量相等,根据氢原子守恒,可知生成氢气的量=$\frac{0.01mol}{2}$=0.005mol,
所以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0.015mol:0.005mol:0.005mol=3:1:1,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根据方程式计算,涉及过量计算问题,注意钠和稀盐酸、水都反应,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①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不能断定该物质一定是一种纯净物
②过量铁粉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2
③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生成的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④漂白粉的成分为次氯酸钙,医疗上用的“钡餐”其成分是亚硫酸钡
⑤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可做航标灯
⑥能与酸反应生成盐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A.2个B.3个C.4个D.5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单质X和Y化合生成化合物XY(X的化合价为+2),有下列叙述:
①X被氧化   
②X是氧化剂   
③X具有氧化性    
④XY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  
⑤XY中的Y2-具有还原性    
⑥XY中的X2+具有氧化性  
 ⑦Y的氧化性XY中的X2+氧化性强.
以上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④⑤⑥⑦B.①③④⑤C.②④⑤D.①②⑤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为了使火腿肠颜色更鲜红,可多加一些亚硝酸钠
B.为了使婴儿对食品有浓厚兴趣,我们可以在婴儿食品中加少量着色剂
C.服用阿斯匹林后出现胃肠道反应是中毒的表现,应立即停药
D.为保证人体所需足够蛋白质我们要多吃肉,少吃蔬菜和水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实验需要0.10mol/L NaOH溶液470mL,根据溶液配制中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该溶液应选用500mL 容量瓶.
(2)根据计算得知,所需NaOH的质量为2.0 g.
(3)定容时,若加入的水超过刻度线,必须采取的措施是:重新配制.
(4)下列操作对所配浓度有何影响(填写字母)偏低的有B; 无影响的有A.
A.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B.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
C.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随着世界粮食需求量的增加,农业对化学肥料的需求越来越大.氮肥是需求最大的一种化肥.氮肥的生产和合理施用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大作用.合成氨、化肥生产及制取纯碱流程示意图如下:

(1)目前,工业上用铁触媒作催化剂,在20~50MPa、450℃左右用氮、氢混合气体在氨合成塔中进行合成氨.则沿X方向回去的物质是N2和H2
(2)2001年两位希腊化学家提出了电解合成氨的方法,即在常压下把氢气和用氦气稀释的氮气,分别通入一个加热到570℃的电解池中,氢气和氮气在电极上合成了氨,反应物转化率大大提高.新法合成氨电解池中的电解质能传导H+,请写出阴极反应式N2+6H++6e-═2NH3
(3)尿素的结构简式H2NCONH2.目前生产尿素是以氨气与CO2为原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2NH3$\frac{\underline{\;一定条件\;}}{\;}$H2NCONH2+2H2O.
(4)氨碱法所用CO2来源于碳酸钙高温分解,联合制碱法CO2来源于合成氨厂.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5)联合制碱法是对氨碱法的改进,其主要优点是能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减少废渣(CaCl2)的排放,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NH4Cl 可做氮肥.(回答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已知图l表示其工业流程,图2表示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的化学式为CO2
(2)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2O+CO2+NaCl═NH4Cl+NaHCO3↓,该反应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
(填化学式)至饱和,再通入另一种气体,若顺序颠倒,后果是不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
(3)沉淀池的反应温度控制在30~35℃,原因是NaHCO3溶解度小,低于300C反应速率慢,高于350C NaHCO3分解,不利于NaHCO3晶体析出.
(4)母液中加入Ca0后生成Y的化学方程式为CaO+2NH4Cl=CaCl2+2NH3↑+H2O
(5)若在煅烧炉中反应的时间较短,NaHCO3将分解不完全.欲测定某份煅烧了一段时间的样品的组成及原NaHC03的分解率,称取2.960g样品完全溶于水制成溶液,然后向此溶液中缓慢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中有关离子的物质的量随盐酸加入的变化如图3所示,则曲线a、d对应的离子分别是Na+、CO32-(填离子符号),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71.62%,原NaHCO3的分解率为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科学家,1933年出版《纯碱制造》一书,创立了中国自己的制碱工艺.其纯碱制造原理如图1所示:

(1)由NaHCO3制备纯碱的化学方程式是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2)过程Ⅰ通入NH3和CO2的顺序是先通NH3,后通CO2
(3)过程Ⅱ析出NH4Cl(s)的原因是NH4Cl(s)?NH4+(aq)+Cl-(aq),增大c(Cl-),平衡左移,促进氯化铵析出.
(4)充分利用副产品NH4Cl生产NH3和HCl.直接加热分解NH4Cl,NH3和HCl的产率往往很低,原因是NH3+HCl=NH4Cl.
(5)采用MgO循环分解NH4Cl.加热,在300℃以下获得NH3;继续加热至350℃~600℃获得HCl气体.利用下列装置(图2)(加热及加持装置略)可测量NH3和HCl的产率.
①低于300℃时,干燥管盛装的干燥剂是碱石灰.NH3吸收完全后,更换干燥剂和吸收装置中的吸收液.
②产生NH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MgO+2NH4Cl $\frac{\underline{\;300℃\;}}{\;}$2NH3↑+MgCl2+H2O↑.
③在350℃~600℃,图2虚线框内应选择的安全瓶是(图3)c.
④MgO可以循环分解NH4Cl制得NH3和HCl的原因是因为MgO+2NH4Cl$\frac{\underline{\;300℃\;}}{\;}$2NH3↑+MgCl2+H2O↑,而MgCl2水解生成Mg(OH)2和HCl,MgCl2+2H2O$\frac{\underline{\;\;△\;\;}}{\;}$Mg(OH)2+2HCl↑;Mg(OH)2受热生成MgO,Mg(OH)2$\frac{\underline{\;\;△\;\;}}{\;}$MgO+H2O,
所以MgO可以循环应用与NH4Cl反应制得NH3和HCl.(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硫酸锶(Sr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一定时,Ksp(SrSO4)随c(SO42- )的增大而减小
B.三个不同温度中,313 K时Ksp(SrSO4)最大
C.283 K时,图中a点对应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D.283 K下的SrSO4饱和溶液升温到363 K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