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CH2=CH2(g)+O2(g)═2(g)△H=-106kJ•mol-1
其反应机理如下:
①Ag+O2→AgO2     慢
②CH2=CH2+AgO2+AgO   快
③CH2=CH2+6AgO→2CO2+2H2O+6Ag   快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的活化能等于106kJ•mol-1
B.AgO2也是反应的催化剂
C.增大乙烯浓度能显著提高环氧乙烷的生成速率
D.理论上0.7mol乙烯参与反应最多可得到0.6mol环氧乙烷

分析 A、反应热为:=-106kJ•mol-1
B、氧化银是中间产物;
C、根据反应机理,反应速率取决于慢反应;
D、根据反应机理,理论上0.7mol乙烯参与反应,其中要有0.1mol乙烯被氧化成二氧化碳.

解答 解:A、反应热为:=-106kJ•mol-1,而不是活化能,故A错误;
B、氧化银是中间产物,银单质是催化剂,故B错误;
C、根据反应机理,反应速率取决于慢反应,所以增大乙烯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不大,故C错误;
D、根据反应机理,理论上0.7mol乙烯参与反应,其中要有0.1mol乙烯被氧化成二氧化碳,所以最多可得到0.6mol环氧乙烷,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反应热、催化剂、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和转化率的知识,综合性强,实际上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但比较容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在20mL0.100mol•L-1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00mol•L-1醋酸溶液,曲线如图所示,有关粒子浓度关系比较正确的是(  )
A.A点到B点的变化过程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c(Na+)>c(CH3COO-)>c(OH-)>c(H+
B.在B点a>10,且有c(Na+)=c(CH3COO-)=c(OH-)=c(H+
C.B点到C点的变化过程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c(CH3COO-)>c(H+)>c(Na+)>c(OH-
D.在C点:c(CH3COO-)+c(CH3COOH)=2c(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图Ⅰ表示H2与O2发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H2的燃烧热△H=-241.8 kJ•mol-1
B.图Ⅱ表示反应A2(g)+3B2(g)?2AB3(g),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大小为:b>a>c
C.图Ⅲ表示0.1mol MgCl2•6H2O在空气中充分加热时固体质量随时间的变化
D.图Ⅳ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NaA溶液的pH大于同浓度NaB溶液的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A可以被新制Cu(OH)2氧化为B;B能在浓硫酸存在和加热时发生分子内的酯化反应生成C,C分子中有一个含氧的六元环.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A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在一定条件下,1molA最多可以和4molH2发生加成反应
B.A不能使FeCl3溶液显紫色、也不能发生小区反应
C.A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D.A可以发生缩聚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2)C的结构简式为
(3)A与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H)2$\stackrel{△}{→}$+Cu2O↓+2H2O.
(4)A的同分异构体甚多,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
①含有苯环,且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团;②可发生水解反应;③苯环上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后记录如下:


铁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铁表面产生少量红棕色气泡后,迅速停止铁、铜接触后,其表面均产生红棕色气泡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Ⅰ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
B.Ⅱ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
C.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
D.针对III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持续被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已知某反应的各物质浓度数据如下:
                  aA(g)+bB(g)=cC(g)
初始浓度(mol•L-1) 3.0   1.0     0
2s末浓度(mol•L-1) 1.8   0.6     0.8
据此推算出a:b:c=3:1:2,
v(A):v(B):v(C)=3:1:2,
v(A)=0.6mol/(L.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一种新型高效净水剂PAFC--聚合氯化铁铝[A1Fe(OH)nC1(6-n)]m,应用非常的广泛.
(1)为测定PAFC中Al的含量,采用如图所示流程进行.

回答下列问题:
①步骤Ⅰ中的试剂A是氢氧化钠溶液(填“氨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②步骤Ⅲ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CO2+2H2O=Al(OH)3↓+HCO3-
③实验室进行“灼烧”时所需的陶瓷仪器有坩埚、泥三角.
(2)C和某一金属在高温下发生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其化学反应方程为2Al+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Al2O3;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此反应,反应结束后将所得固体溶于足量的稀硫酸,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由此该同学确定该固体混合物中无Fe2O3,他的判断是否正确?否(填“是”或“否”);其理由是Fe+2Fe3+=3Fe2+.(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足量的镁条分别在体积相同的①O2、②N2、③CO2充分燃烧,所得固体的质量由大到小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②③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某酸性溶液中只有Na+、CH3COO-、H+、OH-四种离子.下列描述可能正确的是(  )
A.该溶液由pH=3的CH3COOH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
B.该溶液由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和CH3COOH溶液混合而成
C.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中离子浓度为c(CH3COO-)>c(Na+)>c(OH-)>c(H+
D.加入适量氨水后,c(CH3COO-)会大于c(Na+)、c(NH4+)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