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近期发现,H2S是继NO、CO之后第三个生命体系气体信号分子,它具有参与调节神经信号传递、舒张血管减轻高血压的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是通过热化学循环在较低温度下由水或硫化氢分解制备氢气的反应系统原理。
通过计算,可知系统(Ⅰ)和系统(Ⅱ)制氢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得等量H2所需能量较少的是_____________(填“系统(Ⅰ)”或“系统(Ⅱ)”)。
(2)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H2S与CO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H2S(g)+CO2(g)COS(g) +H2O(g)。在610 k时,将1 mol CO2与1 mol H2S充入2 L的空钢瓶中,反应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
①H2S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反应平衡常数K=________。
②在620 K重复试验,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3,H2S的转化率_____,该反应的H_____0。(填“>”“<”或“=”)
③向反应器中再分别充入下列气体,能使H2S转化率增大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N2 B.H2S C.COS D.CO2
(3)25℃,在0.10mol·L-1H2S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以调节溶液pH,溶液pH与c(S2-) 关系如右图(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H2S的挥发)。
①pH=13时,溶液中的c( H2S ) + c( HS- )=_____mol·L-1。
②某溶液含0.020 mol·L-1Mn2+、0.10 mol·L-1H2S,当溶液pH=______时,Mn2+开始沉淀。[已知:Ksp(MnS)=2.8×10-13 ]
【答案】 H2O(l)=H2(g)+1/2O2(g) ΔH=+286 kJ/mol H2S(g)=H2(g)+S(s) ΔH=+20 kJ/mol 系统(II) 4 1.7×10-3 > > D 0.043 5
【解析】(1)本题考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系统I中三式相加,得到H2O(l)=H2(g)+1/2O2(g) △H=(327-151+110)kJ·mol-1=+286kJ·mol-1,系统II三式相加得到H2S(g)=H2(g)+S(s) △H=(-151+110+61)kJ·mol-1=+20kJ·mol-1,根据系统I和系统II的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产生等量氢气,系统II需要的能量最少;(2)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勒夏特列原理,① H2S(g)+CO2(g)COS(g) +H2O(g)
起始: 1 1 0 0
变化: x x x x
平衡: 1-x 1-x x x 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2=0.02,解得x=0.04mol,即H2S的转化率为0.04/1×100%=4%,依据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1.7×10-3;②620K时的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3大于610K时的水的物质的量分数,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H2S的转化率增大,即α1>α2,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即△H>0;③A、N2为非反应气体,容器为恒容装置,因此增加N2的量,化学平衡不移动,H2S的转化率不变,故A错误;B、增加H2S的量,虽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但H2S的转化率降低,故B错误;C、增加COS的量,增加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H2S的转化率降低,故C错误;D、增加CO2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H2S转化率增大,故D正确;(3)本题考查物料守恒、溶度积的计算,①根据物料守恒c(H2S)+c(HS-)+c(S2-)=0.10mol·L-1。pH=13时,根据图像,c(S2-)=5.7×10-2mol·L-1,则c( H2S ) + c( HS- )=(0.1-5.7×10-2)mol·L-1=0.043mol·L-1;②根据溶度积的表达式,因此有c(S2-)=Ksp/c(Mn2+)=2.8×10-13/0.02mol·L-1=1.4×10-11mol·L-1,根据图像,此时对应的pH=5,当pH=5时,Mn2+开始出现沉淀。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反应原理的发展在化学的发展史上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下图为N2和O2生成NO时的能量变化情况。
则NO分解为N2和O2的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在某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5molNO2和1molCO,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NO2(g)+ CO(g) CO2(g)+NO(g),2min时,测得容器中NO的物质的量为0.2mol。
①该段时间内,用CO2表示的平均反应率为 。
②下列事实能说明此反应在该条件下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填序号)。
A.容器内气体总质量保持不变 B.N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C.NO2的消耗速率与CO2的消耗速率相等 D.容器内气体总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3)锌锰干电池是最早使用的化学电池,其基本构造如下图所示。电路中每通过0.4mol电子,负极质量减少 g;工作时NH4+在正极放电产生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分子是含10电子的微粒,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C3H8的燃烧热(△H)为-2219.9kJ/mol,且C3H8和H2O的汽化热分别为18.8KJ/mol、44.0kJ/mol。(汽化热是指在一定温度下,1mol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
(1)试计算8.8g以液化石油气存在的C3H8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
(2)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CO和2molH2,在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实验测得平衡时CH3OH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压强変化如图1所示。
①M点时,H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压强:p1________p2(填“>”“<”或“=’’)
②反应速率:N点v正(CO)_________M点v逆(CO) (填“>”“<”或“=’’)
③若压强为p1、在1L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应始投料不变,在不同温度下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对数(lgK)如图2所示。则温度为506K时,平衡常数K=________(保留三位小数),B、C、D、E四点中能正确表示该反应的lgK与T的关系的点为________。
④某温度下,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达到平衡时,测得CO、H2、CH3OH分别为lmol、lmol、lmol,容器的体积为3L,该温度下,现往容器中继续通入3molCO,此时v(正)________v(逆)(选填“>”“<”或“=’’),用数据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二甲醚(CH3OCH3)为燃料、氧气为氧化剂、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可制成燃料电池(电极材料为惰性材料)。
①若KOH溶液足量,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②若电解质溶液中KOH的物质的量为0.2mol,当有0.1mol二甲醚参加反应时,电解质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表中图示物质在通常条件下能一步转化的全部组合是
序号 | X | Y | Z | W | |
Al | NaAlO2 | Al(OH)3 | Al2O3 | ||
② | Na | NaOH | Na2CO3 | NaCl | |
③ | C | CO | CO2 | H2CO3 | |
④ | Fe | FeCl3 | FeCl2 | Fe(OH)2 |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温下,将Cl2缓慢通入水中至饱和,然后再滴加0.1 mol·L-1的NaOH溶液,整个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a点所示的溶液中c(H+)=c(Cl-)+c(HClO)+c(OH-)
B. b点所示的溶液中c(H+)>c(Cl-)>c(HClO)>c(ClO-)
C. c点所示的溶液中c(Na+)=c(HClO)+c(ClO-)
D. d点所示的溶液中c(Na+)>c(ClO-)>c(Cl-)>c(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C9H10O2的同分异构体中,苯环上连有一个甲基的酯类化合物有6种
B. 甲烷性质稳定,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C. 苯和乙烯均能使溴水褪色,但褪色机理不同
D. 有机物与互为同系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合物YX2、ZX2中X、Y、Z都是前三周期元素,X与Y同周期,Y与Z同主族,Y元素的最外层p轨道上的电子数等于前一电子层电子总数;X原子最外层的p轨道中有一个轨道填充了2个电子。则
(1)X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Y原子的价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图是_________。
(2)YX2的分子构型是____________。
(3)YX2分子中,Y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一个YX2分子中含________个π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几何构型为四面体且分子或离子空间的构型为V形的是( )
A. NH4+ B. PH3 C. H3O+ D. OF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从实验测得不同物质中氧—氧之间的键长和键能的数据如下表:
O—O键 数据 | O | O | O2 | O |
键长/10-12m | 149 | 128 | 121 | 112 |
键能/kJ·mol-1 | x | y | z=494 | w=628 |
其中x、y的键能数据尚未测定,但可根据规律性推导键能的大小顺序为w>z>y>x。该规律性是( )
A. 成键时电子数越多,键能越大 B. 键长越短,键能越大
C. 成键所用的电子数越少,键能越小 D. 成键时电子对越偏移,键能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