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NiSO4•6H2O是一种绿色易溶于水的晶体,可由电镀废渣(除镍外,还含有铜、锌、铁等元素)为原料获得.操作步骤如下:

(1)向滤液Ⅰ中加入FeS是为了生成难溶于酸的硫化物沉淀而除去Cu2+、Zn2+等杂质,则除去Cu2+的离子方程式为:FeS+Cu2+=CuS+Fe2+
(2)对滤液Ⅱ的操作,请回答:
①往滤液Ⅱ中加入H2O2的离子方程式:2Fe2++H2O2+2H+=2Fe3++2H2O.
②调滤液ⅡpH的目的是除去Fe3+,其原理是Fe3++3H2O?Fe(OH)3+3H+,已知25℃时Ksp[Fe(OH)3]=2.8×10-39,则该温度下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3.6×10-4
③检验Fe3+是否除尽的操作和现象是用试管取少量滤液Ⅲ,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无颜色变化,则Fe3+已除净.
(3)滤液Ⅲ溶质的主要成分是NiSO4,加Na2CO3过滤后得到NiCO3固体,再加适量稀硫酸溶解又生成NiSO4,这两步操作的目的是增大NiSO4的浓度,利于蒸发结晶(或富集NiSO4).
(4)得到的NiSO4溶液经一系列操作可得到NiSO4•6H2O晶体,请回答:
①一系列操作主要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等操作.
②为了提高产率,过滤后得到的母液要循环使用,则应该回流到流程中的d位置.(填a、b、c、d)
③如果得到产品的纯度不够,则应该进行重结晶操作(填操作名称).

分析 废渣(除含镍外,还含有Cu、Zn、Fe等元素的化合物杂质),在硫酸溶解后过滤后除去不溶性物质,滤液Ⅰ含有二价铁离子、镍离子、锌离子等杂质,加入硫化钠可除去铜离子、锌离子,然后加H2O2是将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调节溶液PH使三价铁以氢氧化物的沉淀而除去,滤液Ⅲ含有可溶性硫酸盐,为Na2SO4、NiSO4,再加碳酸钠沉淀二价镍,过滤、洗涤,然后与硫酸反应生成NiSO4晶体,
(1)FeS除去Cu2+的反应是沉淀的转化;
(2)①对滤液Ⅱ加H2O2的目的是将Fe2+氧化Fe3+
②然后调pH沉淀Fe3+,Fe3++3H2O?Fe(OH)3+3H+,依据水解平衡常数Kh=$\frac{{c}^{3}({H}^{+})c(Fe(OH)_{3})}{c(F{e}^{3+})}$=$\frac{{c}^{3}({H}^{+})c(Fe(OH)_{3})}{c(F{e}^{3+})}$×($\frac{c(O{H}^{-})}{c(O{H}^{-})}$)3=$\frac{(Kw)^{3}}{Ksp}$计算得到;
③依据铁离子遇到KSCN溶液呈红色设计实验检验是否除净;
(3)NiSO4与Na2CO3反应生成NiCO3沉淀,而后过滤,再加适量稀硫酸溶解又生成NiSO4,这样可提高NiSO4的浓度,有利于蒸发结晶;
(4)①得到的NiSO4溶液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等;
②为了提高产率,过滤后得到的母液要循环使用,应该回流到流程中d中;
③产品的纯度不够需要重新溶解、浓缩、结晶析出得到较纯净的晶体.

解答 解:废渣(除含镍外,还含有Cu、Zn、Fe等元素的化合物杂质),在硫酸溶解后过滤后除去不溶性物质,滤液Ⅰ含有二价铁离子、镍离子、锌离子等杂质,加入硫化钠可除去铜离子、锌离子,然后加H2O2是将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调节溶液PH使三价铁以氢氧化物的沉淀而除去,滤液Ⅲ含有可溶性硫酸盐,为Na2SO4、NiSO4,再加碳酸钠沉淀二价镍,过滤、洗涤,然后与硫酸反应生成NiSO4晶体,
(1)FeS除去Cu2+的反应是沉淀的转化,即FeS+Cu2+=CuS+Fe2+,故答案为:FeS+Cu2+=CuS+Fe2+
(2)①对滤液Ⅱ加H2O2的目的是将Fe2+氧化Fe3+,加入H2O2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故答案为:2Fe2++H2O2+2H+=2Fe3++2 H2O;
②调滤液ⅡpH的目的是除去Fe3+,Fe3++3H2O?Fe(OH)3+3H+,依据水解平衡常数Kh=$\frac{{c}^{3}({H}^{+})c(Fe(OH)_{3})}{c(F{e}^{3+})}$=$\frac{{c}^{3}({H}^{+})c(Fe(OH)_{3})}{c(F{e}^{3+})}$×($\frac{c(O{H}^{-})}{c(O{H}^{-})}$)3=$\frac{(Kw)^{3}}{Ksp}$=$\frac{(1{0}^{-14})^{3}}{2.8×1{0}^{-39}}$≈3.6×10-4
故答案为:3.6×10-4
③检验Fe3+是否除尽的操作和现象是用试管取少量滤液Ⅲ,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无颜色变化,则Fe3+已除净;
故答案为:用试管取少量滤液Ⅲ,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无颜色变化,则Fe3+已除净;
(3)NiSO4与Na2CO3反应生成NiCO3沉淀,而后过滤,再加适量稀硫酸溶解又生成NiSO4,这样可提高NiSO4的浓度,有利于蒸发结晶;
故答案为:增大NiSO4的浓度,利于蒸发结晶(或富集NiSO4);
(4)①得到的NiSO4溶液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等;
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②为了提高产率,过滤后得到的母液要循环使用,应该回流到流程中d中循环使用,
故答案为:d;
③产品的纯度不够需要重新溶解、浓缩、结晶析出得到较纯净的晶体,实验操作为重结晶;
故答案为:重结晶.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实验方案的设计,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较大,明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是解答该题的关键,注意把握基本实验操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O2-+2H+═H2O
B.Na投入水中:Na+H2O═Na++OH-+H2
C.铜与浓硝酸的反应:Cu+4H++2NO3-═Cu2++2NO2↑+2H2O
D.氢氧化钡与稀硫酸的反应:H++2SO42-+2Ba2++OH-═2BaS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在化学学习中经常采用推理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加热蒸发食盐水可以得到 NaCl 晶体,加热蒸发 AlCl 3 溶液也可以得到 AlCl 3 晶体
B.配制浓度均为 0.1mol•L-1 的H3PO4 和 H2SO4 溶液,分别测其pH,若 H3PO 4溶液的pH大于 H2SO4 溶液的pH,可推出非金属性:S>P
C.NaHCO3 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NaHSO4 溶液中滴入酚酞也显红色
D.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和钠同主族的锂在氧气中燃烧也生成过氧化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关于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铁能被磁体吸引,纯铁易生锈
B.FeCl2可以通过铁与氯气的化合反应得到
C.缺铁性贫血里的铁是指铁元素
D.工业上常用铁矿石与氢气在高炉内反应来炼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Na2S2O3俗称大苏打(海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Na2SO3和硫粉在水溶液中加热反应,可以制得Na2S2O3.已知10℃和70℃时,Na2S2O3在100g水中的溶解度分别为60.0g和212g.常温下,从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是Na2S2O3•5H2O.
现实验室欲制取Na2S2O3•5H2O晶体(Na2S2O3•5H2O的分子量为248)
步骤如下:
①称取12.6g Na2SO3于烧杯中,溶于80.0mL水.
②另取4.0g硫粉,用少许乙醇润湿后,加到上述溶液中.
③(如图所示,部分装置略去),水浴加热,微沸,反应约1小时后过滤.
④滤液在经过加热浓缩、冷却结晶后析出Na2S2O3•5H2O晶体.
⑤进行减压过滤并干燥.
(1)仪器B的名称是球形冷凝管_.加入的硫粉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增加反应物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2)滤液中除Na2S2O3和可能未反应完全的Na2SO3外,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Na2SO4
(3)为了测产品的纯度,称取7.40g 产品,配制成250mL溶液,用移液管移取25.00mL于锥形瓶中,滴加淀粉溶液作指示剂,再用浓度为0.0500mol/L 的碘水,用酸式(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来滴定(2S2O32-+I2=S4O62-+2I-),滴定结果如下:
滴定次数滴定前读数(mL)滴定滴定后读数(mL)
第一次0.3031.12
第二次0.3631.56
第三次1.1031.88
则所得产品的纯度为103.2%,你认为影响纯度的主要原因是(不考虑操作引起的误差)含有的Na2SO3也会和I2发生反应,从而影响纯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2H2(g)+O2(g)═2H2O(l)△H=-571.6kJ•mol-1
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2kJ•mol-1
H+(aq)+OH-(aq)═H2O(l)△H=-57.3kJ•mol-1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H3OH的燃烧热为1452kJ•mol-1
B.2H2(g)+O2(g)═2H2O(g)△H>-571.6kJ•mol-1
C.2CH3OH(l)+O2(g)═2CO2(g)+4H2(g)△H=-880.4kJ•mol-1
D.CH3COOH(aq)+NaOH(aq)═H2O(l)+CH3COONa(aq)△H=-57.3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氯吡格雷(clopidogrel,1)是一种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根据原料的不同,该药物的合成路线通常有两条,其中以2-氯苯甲醛为原料的合成路线如下:

(1)X(C6H7BrS)的结构简式为
(2)写出C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不需要写反应条件)
(3)已知:①    ②中氯原子较难水解,物质A()可由2-氯甲苯为原料制得,写出以两步制备A的化学方程式
(4)物质G是物质A的同系物,比A多一个碳原子.符合以下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共有17种.
①除苯环之外无其它环状结构;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5)已知:
写出由乙烯、甲醇为有机原料制备化合物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CH3CH2OH$→_{170℃}^{浓硫酸}$CH2=C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已知N2+3H2?NH3△H<0,现有a、b、c三个容积相同的容器.a容器为恒容且可以与外界进行热交换的装置,b容器为恒压且可以和外界进行热交换的装置,c容器为恒容绝热装置.在三个容器中都加入1molN2和3molH2,当反应达到平衡后,三个容器中反应物转化率的大小关系是(  )
A.a>b>cB.b>a>cC.c>b>aD.b>c>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frac{1}{2}$
B.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frac{2}{3}$
C.酒精灯使用完毕,应立即用嘴吹灭火焰
D.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