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现有某气体分子式为AB,其摩尔质量为Mg•mol-1,取该气体VL (标准状况) 完全溶于1L水中形成密度为dg/cm3的溶液,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frac{1000dV}{22400+MV}$L•mol-1

分析 根据物质的量浓度为c=$\frac{1000ρw}{M}$进行计算,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w=$\frac{\frac{VL}{22.4L/mol}×Mg•mo{l}^{-}}{1000+\frac{V}{22.4}×Mg}×100%$=$\frac{MV}{22400+MV}$×100%,所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frac{1000d×\frac{MV}{22400+MV}}{M}$=$\frac{1000dV}{22400+MV}$mol/L,故答案为:$\frac{1000dV}{22400+MV}$.

点评 本题考查常用化学计量的计算等,难度不大,注意对公式的理解与灵活运用,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在0.1mol•L-1的硫酸铵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2[SO42-]=[NH4+]>[H+]=[OH-]B.[SO42-]>[NH4+]]>[H+]=[OH-]
C.[NH4+]]>[SO42-]>c(OH-)>c(H+D.[NH4+]]>[SO42-]>[H+]>[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写出H2O2在Fe3+催化下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中,正确的是(  )
A.向浓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气体:CO2+OH-═HCO3-
B.过量的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Ba2++OH-+H++SO42-═BaSO4↓+H2O
C.澄清石灰水中滴加少量的小苏打溶液:Ca2++OH-+HCO3-═CaCO3↓+H2O
D.向Na2S2O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氯气:S2O32-+2Cl-+3H2O═2SO32-+4Cl-+6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①氢氧化钾     ②硫酸钡        ③铜         ④蔗糖⑤氨气          ⑥稀硫酸         ⑦熔融的KNO3
A.②⑤⑦B.①②⑦C.①⑥⑦D.①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反应中,H2O作氧化剂的是(  )
A.2Na2O2+2H2O=4NaOH+O2B.2F2+2H2O=4HF+O2
C.3NO2+H2O=NO+2HNO3D.3Fe+4H2O(g)$\frac{\underline{\;\;△\;\;}}{\;}$4H2+Fe3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1装置进行CO2与饱和NaCO3溶液反应制备NaHCO3实验

(1)选取必要的实验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为③①②(填序号)
(2)为确定制得的固体样品是纯净的NaHCO3小组同学提出下列实验方案:
甲方案:将样品溶液与饱和澄清石灰水反应,观察现象.
乙方案:将样品溶液与BaCl2观察现象.
丙方案:测定PH法
丁方案:热重分析法
①判定甲方案不可行(填“可行”或“不可行”)
②为判断乙方案的可行性,某同学用分析纯的NaHCO3配制的溶液,与BaCL2溶液等
体积混合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NaHCO3溶液
BaCl2浓度
0.2mol•L-10.1mol•L-10.02mol•L-1
0.2mol•L-1浑浊浑浊少许浑浊
0.1mol•L-1浑浊少许浑浊无现象
0.02mol•L-1少许浑浊无现象无现象
(Ⅰ)此实验巳可说明乙方案是不可行的.请结合以下数据,并通过计算说明产生浑浊的原因.答:Q=c(Ba2+)×c(CO32-)=$\frac{0.2}{2}$×0.0011=1.1×10-4>5.1×10-9.[已知:0.1mol•L-1NaHC03溶液电离出的c(CO32-)为0.0011mol•L-1,Ksp(BaCO3)=5.1×10-9]
(Ⅱ)产生浑浊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HCO3-=BaCO3↓+CO2↑+H2O.
③使用pH计进行测定的丙方案是取等质量的固体样品和分析纯NaHC03样品分别溶解于等量的水中,分别用pH计测pH.
④进行丁方案实验,测得样品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重曲线如图2.请填空:
(Ⅰ)样品的纯度为100%.
(Ⅱ)升温速率对实验结果没有(填“有较大”、“有较小”或“没有”)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某校学生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探究苯与溴发生反应的原理并分离提纯反应的产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冷凝管所起的作用为冷凝回流和导气,冷凝水从a口进入(填“a或“b”).
(2)实验开始时,关闭K2、开启K1和分液漏斗活塞,滴加苯和液溴的混合液,反应开始.Ⅲ中小试管内苯的作用是吸收溴蒸气.
(3)能说明苯与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的现象是Ⅲ中硝酸银溶液内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4)反应结束后,要让装置I中的水倒吸入装置Ⅱ中.这样操作的目的是反应结束后装置Ⅱ中存在大量的溴化氢,使I的水倒吸入Ⅱ中可以除去溴化氢气体,以免逸出污染空气,简述这一操作的方法:开启K2,关闭K1和分液漏斗活塞.
(5)将三颈烧瓶内反应后的液体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就可得到较纯净的溴苯.
①用蒸馏水洗涤,振荡,分液;    
②用5%的NaOH溶液洗涤,振荡,分液;
③用蒸馏水洗涤,振荡,分液;    
④加入无水CaCl2粉末干燥;
⑤蒸馏(填操作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青蒿素,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丙酮、氯仿和苯中,在甲醇、乙醇、乙醚、石油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56~157℃,热稳定性差,青蒿素是高效的抗疟药.已知:乙醚沸点为35℃.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之一是以萃取原理为基础的,主要有乙醚浸取法和汽油浸取法.乙醚浸取法的主要工艺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Ⅱ的名称是蒸馏.
(2)操作Ⅲ的主要过程可能是B(填字母).
A.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B.加95%的乙醇,浓缩、结晶、过滤
C.加入乙醚进行萃取分液
(3)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青蒿素分子式的方法如下:将28.2g青蒿素样品放在硬质玻璃管C中,缓缓通入空气数分钟后,再充分燃烧,精确测定装置E和F实验前后的质量,根据所测数据计算.

①装置E中盛放的物质是CaCl2或P2O5,装置F中盛放的物质是碱石灰.装置D的作用是使生成的CO转化成CO2而被吸收.
②该实验装置可能会产生误差,造成测定含氧量偏低,改进方法是在装置F后连接一个防止空气中的CO₂和水蒸气进入F的装置.
③用合理改进后的装置进行试验,称得:
装置实验前/g试验后/g
E22.642.4
F80.2146.2
则测得青蒿素的最简式是C15H22O5
(4)充分燃烧后还需缓缓通入空气数分钟的目的是使生成的CO2和水蒸气全部赶到装置E和装置F中被完全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