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与滤纸接触处变红
B.SO42-由锌电极附近通过隔膜向铜电极附近运动
C.Y与滤纸接触处有氧气生成
D.Y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分析 左边装置是原电池,较活泼的金属锌作负极,铜作正极,右边装置相当于电解池,与原电池负极相连的是阴极,与原电池正极相连的是阳极,阴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阳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解答 解:A.X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和氢离子,滴加酚酞不变色,故A错误;
B.SO42-由铜电极附近通过隔膜向锌电极附近运动,故B错误;
C.Y为电解池阴极,阴极上阳离子放电,不可能生成氧气,故C错误;
D.在Zn、Cu、CuSO4构成的原电池中,锌做负极,铜做正极,和原电池的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阳极,和原电池的负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所以Y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根据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判断方法、电解池中阴阳极的判断方法及反应类型来解答,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有关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凡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含金属元素
B.在化合物MgCl2中,两个氯离子之间也存在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一定能导电
D.原子序数为11与9的元素能够形成离子化合物,该化合物中存在离子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B.粗盐提纯时,为了加快过滤速率.可以用玻璃棒进行搅拌
C.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最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Ba2++SO42-═BaSO4
B.碳酸钙与稀硝酸反应:CO32-+2H+═CO2↑+H2O
C.向较浓的Na2SiO3溶液中滴加适量盐酸制得硅酸胶体:SiO32-+2H+=H2SiO3(胶体)
D.向氯化铝溶液中加过量氨水:A13++4NH3•H2O=AlO2-+2H2O+4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反应当反应物用量不同时,产物可能不同的是(  )
A.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钙反应B.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C.单质硫与氧气反应D.铁粉与氯气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物质的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的是(  )
①蔗糖②果糖③淀粉④纤维素⑤油脂.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关于铁生锈的机理有人提出如下4步反应:
①Fe(s)-2e-═Fe2+        ②H++e-═H         ③4H+O2(g)═2H2O           ④4Fe2++O2(g)+(4+2x)H2O═-2(Fe2O3•xH2O)(s)+8H+
根据以上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以上机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上锈蚀过程是发生的化学腐蚀
B.从锈蚀反应的最终结果看,水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反应的实质是氧气被还原,金属铁被氧化
D.从反应机理看,锈蚀过程发生的是析氢腐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使用分液漏斗分液时,可将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
B.过滤时应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为了加快过滤速度
C.除去N2中混有的O2,可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D.粗盐提纯时,当蒸发到剩余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6.在标准状况下,测得1.92g  RO2某气体的体积为0.672L.求
(1)该气体含分子的物质的量
(2)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3)R的相对原子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