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图是苯与溴发生反应并进行产物检验的反应装置,具体实验过程如下:
精英家教网
(1)实验开始时,应关闭K2,开启K1,向装置(Ⅰ)中滴加苯和液溴的混合液,要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顺利流下,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2)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在装置(Ⅱ)中小试管内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小试管中苯的作用是
 
.小试管外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根据
 
装置(填装置序号)的现象能证明苯和溴发生的反应是取代反应.
(3)实验装置中的冷凝管“左低右高”的放置目的是
 
,整套实验装置中能防止倒吸的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
(4)反应结束后,开启K2,关闭K1和分液漏斗活塞,用冷毛巾紧捂装置(Ⅰ)的广口瓶.装置(Ⅰ)中出现的现象是
 
分析:(1)使装置内外压强相等;
(2)根据从冷凝管出来的气体为溴化氢和溴单质,溴单质易溶于苯;溴化氢不溶于苯,溴化氢遇空气中水蒸气形成酸雾,溴化氢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溴化银沉淀;
(3)根据冷凝管溴冷凝单质,溴化氢不溶于苯,易溶于水;大肚瓶可防倒吸;
(4)溴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
解答:解:(1)打开分液漏斗上盖,使装置内外压强相等,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故答案为:打开分液漏斗上盖,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
(2)因从冷凝管出来的气体为溴化氢和溴单质,溴单质易溶于苯,苯变红棕色,苯吸收了溴单质,防止干扰溴化氢的检验,溴化氢不溶于苯,溴化氢遇空气中水蒸气形成酸雾,溴化氢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溴化银沉淀;(Ⅱ)有淡黄色沉淀生成说明有发生了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小试管中苯的颜色变成棕红色,有气泡;吸收挥发的溴单质,防止它干扰溴化氢的检验;小试管口有白雾产生,硝酸银溶液中产生淡黄色沉淀;(Ⅱ);
(3)冷凝管起冷凝回流作用,溴化氢不溶于苯,易溶于水,可防倒吸;大肚瓶可防倒吸,故答案为:使冷凝回流的反应物苯和液溴回到(Ⅰ)中继续反应;(Ⅱ)(Ⅲ);
(4)降温压强降低,左侧的水被压入(Ⅰ)中,溴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故答案为:(Ⅵ)中的水倒吸进入(Ⅰ),有密度比水大,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沉于广口瓶(Ⅰ)的底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苯的性质实验,掌握反应的原理、各物质的性质以及操作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化学学习中,有关物质性质的学习离不开实验,请阅读下列对应的内容,并按要求完成填空
(1)实验室经常用烧杯进行性质实验研究,如用图1所示装置及下表中试剂,过一段时间实验1、2、3、4烧杯①中的现象分别是
变蓝
变蓝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有白色胶状沉淀
有白色胶状沉淀
变白
变白

实验编号 ①中的物质 ②中的物质
1 淀粉碘化钾溶液 浓硝酸
2 酚酞溶液 浓硫酸
3 氯化铝溶液 浓氨水
4 湿润的红纸 饱和氯水
(2)用图2装置:废铜屑制硝酸铜,反应结束后,广口瓶内的溶液中,除了含有NaOH外,还有
NaNO3、NaNO2
NaNO3、NaNO2
(填写化学式)
(3)浓氨水通常可以用于实验室快速制取氨气及其相关实验的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要测定生成的NH3的体积,则必须选择的装置是
①③
①③
(填装置序号),装置中所盛试剂应具有的性质是
氨气难溶于该溶剂,该溶剂不易挥发、不与氨气反应
氨气难溶于该溶剂,该溶剂不易挥发、不与氨气反应
.收集干燥的NH3,收集装置应选择(填装置序号)
,理由是
导管较长,棉花可以防止空气对流,有利于收集到较为干燥纯净的氨气
导管较长,棉花可以防止空气对流,有利于收集到较为干燥纯净的氨气

②向浓CaCl2溶液中先通入NH3再通入CO2气体可制纳米级(粒子直径在1-10nm之间)碳酸钙,试写出制纳米级碳酸钙的离子方程式
Ca2++2NH3+CO2+H2O→CaCO3+NH4+
Ca2++2NH3+CO2+H2O→CaCO3+NH4+

(4)图3是苯与溴发生反应并进行产物检验的反应装置实验装置中的冷凝管“左低右高”的放置目的是
使冷凝回流的反应物苯和液溴回到(Ⅰ)中继续反应
使冷凝回流的反应物苯和液溴回到(Ⅰ)中继续反应
,整套实验装置中能防止倒吸的装置是
(Ⅱ)(Ⅲ)
(Ⅱ)(Ⅲ)
(填装置序号)
对于固体硫化钠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有如下假设:
假设①:固体硫化钠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单质硫.
假设②:固体硫化钠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亚硫酸钠.
假设③:固体硫化钠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硫酸钠.
为了探究固体硫化钠露置在空气中究竟有怎样的变化,某化学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从试剂瓶中取出固体硫化钠样品,放在研钵中研碎.
②将研钵中的样品露置在空气中两天.
③从研钵中取出一药匙样品放在试管中,加入盐酸,试样全部溶解,得到澄清溶液,并放出大量气泡.
④立即加塞,用力振荡,产生浑浊,且气泡的量大大减少.
(5)解释加塞振荡后产生浑浊,且气泡大量减少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H2S+SO2=2H2O+3S↓
2H2S+SO2=2H2O+3S↓

(6)如果要验证③是否成立的实验方法是
取少量未知液于试管中,先滴加过量的稀盐酸,无任何现象(无沉淀生成、无气体出现),再滴加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取少量未知液于试管中,先滴加过量的稀盐酸,无任何现象(无沉淀生成、无气体出现),再滴加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苯与溴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并制取纯净的溴苯,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Ⅰ:制取溴苯(装置如图所示)
(1)向烧瓶中滴入溴的苯溶液片刻后,在烧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烧瓶中溶液沸腾,产生红棕色气体
烧瓶中溶液沸腾,产生红棕色气体

(2)锥形瓶中有淡黄色浑浊生成,能否证明苯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填“能”或“不能”)
不能
不能
,原因是
逸出的溴蒸汽也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
逸出的溴蒸汽也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

(3)若不能确定,请从下列装置中选取适宜装置加以改进,请在下面实验流程图的方框中填入序号.
(Ⅰ):
;(Ⅱ):


①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②装有CCl4的洗气瓶
③装有KI溶液的洗气瓶
④装有湿润淀粉KI试纸的集气瓶
(4)该实验还可用
石蕊试液或者碳酸氢钠溶液
石蕊试液或者碳酸氢钠溶液
 代替AgNO3溶液检验取代反应的产物之一溴化氢.
Ⅱ:提纯溴苯
(5)反应后所得混合液,经以下几步操作可得到纯净的溴苯.简要写出各操作步骤和目的(不一定填满).

操作1
水洗后分液
水洗后分液
;目的:
除去溴化铁
除去溴化铁

操作2
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后分液
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后分液
;目的:
除去未反应的溴
除去未反应的溴

操作3
蒸馏
蒸馏
;目的:
除去苯等有机杂质
除去苯等有机杂质

操作4
;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2013学年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化学学习中,有关物质性质的学习离不开实验,请阅读下列对应的内容,并按要求完成填空

(1)实验室经常用烧杯进行性质实验研究,如图所示装置及下表中试剂,过一段时间

 

实验编号

①中的物质

②中的物质

1

淀粉碘化钾溶液

浓硝酸

2

酚酞溶液

浓硫酸

3

氯化铝溶液

浓氨水

4

湿润的红纸

饱和氯水

 

实验1、2、3、4烧杯①中的现象分别是                               

(2)用下图装置:废铜屑制硝酸铜,反应结束后,广口瓶内的溶液中,除了含有NaOH外,还有____(填写化学式)

(3)浓氨水通常可以用于实验室快速制取氨气及其相关实验的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要测定生成的NH3的体积,则必须选择的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装置中所盛试剂应具有的性质是        .收集干燥的NH3,收集装置应选择(填装置序号)        ,理由是          

②向浓CaCl2溶液中先通入NH3再通入CO2气体可制纳米级(粒子直径在1—10nm之间)碳酸钙,试写出制纳米级碳酸钙的离子方程式       

(4)下图是苯与溴发生反应并进行产物检验的反应装置

实验装置中的冷凝管“左低右高”的放置目的是____________,整套实验装置中能防止倒吸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

对于固体硫化钠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有如下假设:

假设①:固体硫化钠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单质硫。

假设②:固体硫化钠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亚硫酸钠。

假设③:固体硫化钠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硫酸钠。

为了探究固体硫化钠露置在空气中究竟有怎样的变化,某化学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从试剂瓶中取出固体硫化钠样品,放在研钵中研碎。

②将研钵中的样品露置在空气中两天。

③从研钵中取出一药匙样品放在试管中,加入盐酸,试样全部溶解,得到澄清溶液,并放出大量气泡。

④立即加塞,用力振荡,产生浑浊,且气泡的量大大减少。

(5)解释加塞振荡后产生浑浊,且气泡大量减少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

(6)如果要验证③是否成立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化学学习中,有关物质性质的学习离不开实验,请阅读下列对应的内容,并按要求完成填空
(1)实验室经常用烧杯进行性质实验研究,如用图1所示装置及下表中试剂,过一段时间实验1、2、3、4烧杯①中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编号①中的物质②中的物质
1淀粉碘化钾溶液浓硝酸
2酚酞溶液浓硫酸
3氯化铝溶液浓氨水
4湿润的红纸饱和氯水
(2)用图2装置:废铜屑制硝酸铜,反应结束后,广口瓶内的溶液中,除了含有NaOH外,还有______(填写化学式)
(3)浓氨水通常可以用于实验室快速制取氨气及其相关实验的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要测定生成的NH3的体积,则必须选择的装置是______(填装置序号),装置中所盛试剂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收集干燥的NH3,收集装置应选择(填装置序号)______,理由是______.
②向浓CaCl2溶液中先通入NH3再通入CO2气体可制纳米级(粒子直径在1-10nm之间)碳酸钙,试写出制纳米级碳酸钙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图3是苯与溴发生反应并进行产物检验的反应装置实验装置中的冷凝管“左低右高”的放置目的是______,整套实验装置中能防止倒吸的装置是______(填装置序号)
对于固体硫化钠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有如下假设:
假设①:固体硫化钠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单质硫.
假设②:固体硫化钠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亚硫酸钠.
假设③:固体硫化钠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硫酸钠.
为了探究固体硫化钠露置在空气中究竟有怎样的变化,某化学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从试剂瓶中取出固体硫化钠样品,放在研钵中研碎.
②将研钵中的样品露置在空气中两天.
③从研钵中取出一药匙样品放在试管中,加入盐酸,试样全部溶解,得到澄清溶液,并放出大量气泡.
④立即加塞,用力振荡,产生浑浊,且气泡的量大大减少.
(5)解释加塞振荡后产生浑浊,且气泡大量减少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6)如果要验证③是否成立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