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氯酸镁[Mg(ClO32]常用作催熟剂、除草剂等,实验室制备Mg(ClO32•6H2O的流程如图1:

已知:
①卤块主要成分为MgCl2•6H2O,含有MgSO4、FeCl2等杂质.
②几种化合物的溶解度(S)随温度(T)变化曲线如图2.
(1)加MgO后过滤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为BaSO4和Fe(OH)3
(2)加入BaCl2的目的是除去SO42-,如何检验SO42-已沉淀完全?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若无白色沉淀,则SO42-沉淀完全.
(3)加入NaClO3饱和溶液会发生如下反应:
MgCl2+2NaClO3→Mg(ClO32+2NaCl↓,
请利用该反应,结合如图2,制取Mg(ClO32•6H2O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①取样,加入NaClO3饱和溶液充分反应,②蒸发结晶;③趁热过滤;④冷却结晶;⑤过滤、洗涤.
(4)将产品先用水洗涤,再用无水乙醇清洗.无水乙醇的作用是减少产品的损耗,使产品快速干燥.
产品中Mg(ClO32•6H2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99)含量的测定:
步骤1:准确称量3.50g产品溶解定容成100mL溶液.
步骤2:取10mL于锥形瓶中,加入10mL稀硫酸和20mL1.000mol/L的FeSO4溶液,微热.
步骤3:冷却至室温,用0.100mol/LK2Cr2O7溶液滴定至终点.此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步骤4:将步骤2、3重复两次,平均消耗K2Cr2O7溶液15.00mL.
(5)写出步骤2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ClO3-+6Fe2++6H+=6Fe3++Cl-+3H2O.
(6)上述产品测定中需要检查是否漏液的仪器有容量瓶、滴定管.
步骤3中若滴定前不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会导致最终结果偏小.(填“大”或“小”).
(7)产品中Mg(ClO32•6H2O的质量分数为78.31%.(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分析 制备Mg(ClO32•6H2O的流程卤块:的成分有MgCl2•6H2O、MgSO4、FeCl2,加入H2O2之后,亚铁离子可以被氧化为三价铁离子,再向混合物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加入氧化镁,调节pH=4,可以促进铁离子的水解,将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而除去,过滤,得到的滤液是氯化镁,滤渣有BaSO4和Fe(OH)3,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混合溶液中NaCl溶解度最小,再加入NaClO3饱和溶液得到NaCl沉淀与Mg(ClO32溶液,经过蒸发浓缩、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g(ClO32•6H2O,据此分析.

解答 解:(1)加入MgO的作用是调节溶液的pH=4,可以促进铁离子的水解,使杂质Fe3+形成沉淀完全除去,所以加MgO后得到沉淀Fe(OH)3,之前加的氯化钡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过滤的滤渣为BaSO4和Fe(OH)3
故答案为:BaSO4和Fe(OH)3
(2)检验硫酸根离子是否除净的方法: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若无白色沉淀,则SO42-沉淀完全;
故答案为: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若无白色沉淀,则SO42-沉淀完全;
(3)利用NaCl、Mg(ClO32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将溶液蒸发浓缩、趁热过滤、冷却结晶,最后过滤、洗涤,就得到Mg(ClO32•6H2O;
故答案为:趁热过滤;冷却结晶;
(4)将产品先用水洗涤,再用无水乙醇清洗.无水乙醇的作用是减少产品的损耗,使产品快速干燥;
故答案为:减少产品的损耗,使产品快速干燥;
(5)氯酸根离子具有氧化性,可以将亚铁离子氧化为正三价,化学方程式为:ClO3-+6Fe2++6H+=6Fe3++Cl-+3H2O,
故答案为:ClO3-+6Fe2++6H+=6Fe3++Cl-+3H2O;
(6)带有旋塞、活塞等部件的仪器容量瓶、滴定管使用之前必须查漏,并且滴定前要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否则会将标准液稀释,实验计算的剩余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结果会偏高,则反应掉的会偏小,Mg(ClO32•6H2O的含量测定结果偏小;
故答案为:容量瓶、滴定管;小;
(7)根据化学方程式:ClO3-+6Fe2++6H+=6Fe3++Cl-+3H2O以及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可以得出:ClO3-~6Fe2+,Cr2O72-~6Fe2+,用0.100mol•L-1 K2Cr2O7溶液滴定至终点过程可以得出剩余的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00mol•L-1×0.015L×6=0.009mol,和氯酸根离子反应的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20×10-3L×1.000mol•L-1-0.009mol=0.011mol,
氯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frac{1}{6}$×0.011mol,产品中Mg(ClO32•6H2O的质量分数:($\frac{1}{2}$×0.011×299g/mol)×10×$\frac{1}{3.5}$×100%=78.31%;
故答案为:78.31%.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涉及对常见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主要性质的掌握,以及对离子反应实质的认识;同时考查应用基础知识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图表的观察、分析能力,物质溶解度概念的应用,晶体析出的方法,杂质离子的除杂原则和试剂选择,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盐酸、氨水、碱石灰都是混合物
B.将Na单质长时间的放置于空气中,最终得到的白色固体是NaHCO3
C.SiO2不能溶于水生成H2Si03,因此SiO2不是酸性氧化物
D.用焰色反应检验Na+之前,应用稀硫酸清洗铁丝,并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化学反应的速率,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
A.相同温度下,颗粒大小相同的锌粒分别与pH值相同的硫酸和盐酸反应
B.A+B$\stackrel{500℃}{→}$C;D+E$\stackrel{100℃}{→}$F
C.相同温度下,与同浓度盐酸反应的锌粒和铁粉
D.G+H→W+Q(Q>0),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在200℃和100℃时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20.甲、乙、丙为常见单质,丁为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H均为常见的化合物,其中B的焰色反应为黄色,C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在一定条件下,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用化学式表示:丙为O2,E为Na2SO4
(2)A的电子式为
(3)写出B→G的化学方程式:Na2O+H2O=2NaOH.写出C+丁→H的离子方程式:SO2+H2O2=2H++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
A.NH3B.H2C.Cl2D.C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1)一定温度下,Ksp[Mg3(PO32]=6.0×10-29,Ksp[Ca3(PO42]=6.0×10-26.向浓度均为0.20mol/L的MgCl2和Ca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人Na3PO 4,先生成Mg3(PO42沉淀(填化学式);当测得溶液其中一种金属阳离子沉淀完全(浓度小于10-5mol/L)时,溶液中的另一种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c=10-4mol/L.
(2)毒重石的主要成分BaCO3(含Ca2+、Mg2+、Fe3+等杂质),实验室利用毒重石制备BaCl2•2H2O的流程如下:

①毒重石用盐酸浸取前需充分研磨,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从而使反应速率加快.
②加入NH3•H2O调节PH=8可除去Fe3+(填离子符号),滤渣II中含Mg(OH)2、Ca(OH)2(填化学式).加入H2C2O4时应避免过量,原因是H2C2O4过量会导致生成BaC2O4沉淀,产品的产量减少.
Ca2+Mg2+Fe3+
开始沉淀时的pH11.99.11.9
完全沉淀时的pH13.911.13.7
已知:Ksp(BaC2O4)=1.6×10-7,Ksp(CaC2O4)=2.3×10-9
(3)已知25℃时,C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向100mL该条件下的C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400mL0.01mol/LNa2SO4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A.溶液中析出CaSO4固体沉淀,最终溶液中c(SO42-)比原来的大
B.溶液中无沉淀析出,溶液中c(Ca2+)、c(SO42-)都变小
C.溶液中析出CaSO4固体沉淀.溶液中c(Ca2+)、c(SO42-)都变小
D.溶液中无沉淀析出,但最终溶液中c(SO42-)比原来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事实可以说明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而不是正方形的平面结构,理由是(  )
A.CH4没有同分异构体B.CH3Cl没有同分异构体
C.CH2Cl2没有同分异构体D.CCl4没有同分异构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常温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10的CH3COONa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0mol•L-1
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溶液体积变为原来10倍)后,其pH=b,则a=b+1
C.pH=3的H2S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Na+)+c(H+)=c(OH-)+c(HS-
D.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大小顺序为 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完成下列各题:
(1)铜与浓硝酸可发生反应:Cu+4HNO3(浓)═Cu(NO32 +2NO2↑+2H2O,其中铜被氧化 (填“氧化”或“还原”),浓硝酸作氧化  (填“氧化”或“还原”)剂.在该反应中,若消耗了1mol Cu,则生成2 mol NO2
(2)3.01×1023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1.5 mol Na2SO4•10H2O中所含的Na+的物质的量是3mol,所含的SO42-的物质的量是1.5mol,所含H2O的数目是15NA
(3)4种物质:①NH3、②SO2、③NaCl溶液、④H2SO4溶液.其中,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② (填序号,下同),焰色反应呈黄色的是,遇氯化氢有白烟产生的是①,与氯化钡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④
(4)某些铁、铝制品的表面常生成一层氧化物,其主要成分分别是氧化铁、氧化铝.请回答:
a.两种氧化物均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的两种盐的化学式分别为FeCl3、AlCl3.向这两种盐的溶液中分别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可观察到:其中一种溶液中的现象是先产生白色沉淀,然后白色沉淀逐渐消失;另一种溶液中的现象是②(填序号).
①产生白色沉淀
②产生红褐色沉淀
③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b.铝与氧化铁的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