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N表示粒子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7.8 g苯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0.3NA
B.标准状况下,足量的Fe与2.24 L Cl2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3NA
C.1.6 g CH4含有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0.5NA
D.100mLpH=2的新制氯水中,:N(OH-)+2N(ClO-)+N(HClO)=0.001NA

分析 A、苯不是单双键交替的结构;
B、由于铁是过量的,故转移电子数根据氯气的量来计算;
C、求出甲烷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1mol甲烷中含4mol共用电子对来分析;
D、根据电荷守恒:N(H+)=N(OH-)+N(ClO-)+N(Cl-)分析.

解答 解:A、苯不是单双键交替的结构,故苯中不含碳碳双键,故A错误;
B、由于铁是过量的,故转移电子数根据氯气的量来计算.标况下,2.24氯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反应后氯元素变为-1价,故0.1mol氯气转移0.2mol电子,即0.2NA个,故B错误;
C、1.6g烷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1mol甲烷中含4mol共用电子对,故0.1mol甲烷含0.4mol共用电子对,故C错误;
D、100mL pH=2的新制氯水中,溶液中的电荷守恒:N(H+)=N(OH-)+N(ClO-)+N(Cl-),N(H+)=0.001NA,则N(OH-)+N(ClO-)+N(Cl-)=0.001NA,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生成的盐酸与次氯酸电离出的氯离子与次氯酸根离子相等,根据物料守恒,N(Cl-)=N(ClO-)+N(HClO),联合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可得出N(OH-)+2N(ClO-)+N(HClO)=0.001NA,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运用,难度不到,熟练掌握公式的运用和物质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绿色农药信息素的推广使用,对环保有重要意义.有一种信息素的结构简式为CH3(CH25CH=CH(CH29CHO.下列关于检验该信息素中官能团的试剂和顺序正确的是(  )
A.先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加稀硝酸酸化后加银氨溶液,微热
B.先加入溴水;加稀硝酸酸化后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先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加稀硝酸酸化,再加入溴水
D.先加入银氨溶液;再另取该物质加入溴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某离子反应涉及H2O、CLO-、NH4+、H+、N2、CL-六种微粒.常温条件下反应时,溶液pH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氧化剂是CLO-
B.该反应中有两种离子生成
C.该反应生成1mol氧化产物时,转移的电子为6mol
D.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1.如图是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乙醇与氢卤酸反应的实验装置图.在烧瓶C中放一些新制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并加入20mL无水乙醇;锥形瓶F中盛放浓盐酸;广口瓶D和分液漏斗E中分别盛浓硫酸;干操管A中填满碱石灰;烧杯作水浴器.当打开分液漏斗E的活塞后,由于浓硫酸流入F中,则D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过几分钟后,无水硫酸铜粉末由无色变为蓝色.此时水浴加热后,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气体从A处逸出,点燃气体,有绿色火焰.试回答:

(1)F中逸出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氯化氢.
(2)D瓶的作用是吸收氯化氢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
(3)B管的作用是冷凝乙醇蒸气.
(4)A管口点燃的气体是CH3CH2Cl.
(5)C瓶中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的原因是反应产物有H2O生成,水与无色CuSO4粉末结合生成蓝色的CuSO4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下列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①②;②③;④⑤.

②新戊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W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化合物XZ是重要的调味品,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Z-的电子层结构与氩相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元素W与氢形成原子比为1:1的化合物有多种
B.元素X的单质能与水、无水乙醇反应
C.离子Y3+与Z-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不相同
D.元素W与元素Z可形成含有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6g Fe与稀HNO3完全反应时一定转移3NA个电子
B.标准状况下11.2 L NH3溶于1 L水中,溶液中含N原子的微粒总数为0.5NA
C.常温常压下,0.1NA个Al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3.36 LH2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元素中,属于s区的是H、Mg、Ca(填元素符号).
(2)写出元素⑩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Ar]3d54s1
(3)元素第一电离能为⑤大于⑨(填“大于”或“小于”).
(4)元素③气态氢化物的中心原子有1对弧对电子,其VSEPR模型为四面体;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3;该分子为极性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向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其水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溶解沉淀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