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组 | 温度℃ | 起始量/mol | 平衡量/mol |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 ||
CO | H2O | H2 | CO | |||
1 | 650 | 4 | 2 | 1.6 | 2.4 | 6 |
2 | 900 | 2 | 1 | 0.4 | 1.6 | 3 |
3 | 900 | a | b | c | d | t |
分析 (1)反应中C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为+4价,Mn元素的化合价由+7价降低为+2价,结合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以及质量守恒定律配平;
(2)①先求得各物质平衡时的浓度,再根据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浓度系数次幂之积除以反应物浓度系数次幂之积求得平衡常数;
②在反应中当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时,各反应物的转化率相等,某一种反应物越多,其转化率越低,而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则越高,据此答题;
③根据浓度商Qc与平衡常数K的大小,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进而确定正逆反应的速率;
(3)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并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4)分解池中是碳酸氢钾分解需要一定温度;
(5)Na2CO3溶液的浓度为2×10-4mol/L,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c(CO32-)=1×10-4mol/L,根据Ksp=c(CO32-)•c(Ca2+)计算沉淀时混合溶液中c(Ca2+),原溶液C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混合溶液中c(Ca2+)的2倍.
解答 解:(1)反应中C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为+4价,Mn元素的化合价由+7价降低为+2价,该反应中转移20e-,由电子守恒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得化学反应为5C+4KMnO4+6HSO4=5CO2↑+4MnSO4+2K2SO4+6H2O,
故答案为:5;4;6;5;4;2;6;
(2)①CO(g)+H2O(g)?CO2(g)+H2(g),
开始(mol):2 1 0 0
变化(mol):0.8 0.8 0.8 0.8
平衡(mol):1.2 0.2 0.8 0.8
所以平衡常数K=$\frac{0.8×0.8}{1.2×0.2}$=2.67,
故答案为:2.67;
②在反应中当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时,各反应物的转化率相等,某一种反应物越多,其转化率越低,而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则越高,所以要使CO的转化率大于水蒸气,则0<$\frac{\\;a}{b}$<1,故答案为:0<$\frac{a}{b}$<1;
③900℃时,当容器中加入10molCO,5molH2O,2molCO2,5molH2时,浓度商Qc=$\frac{1×2.5}{5×2.5}$=0.2<2.67=K,所以此时平衡要逆向移动,故V正<V逆,
故答案为:<.
(3)①2CH3OH(l)+3O2(g)═2CO2(g)+4H2O(g)△H=-1275.6kJ•mol-1
②2CO(g)+O2(g)═2CO2(g)△H=-566.0kJ•mol-1
③H2O(g)═H2O(l)△H=-44.0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将已知反应$\frac{1}{2}$×(①-②+③×4)得到CH3OH(l)+O2(g)=CO(g)+2H2O(l),所以该反应的△H=$\frac{1}{2}$×[(-1275.6kJ/mol)-(-566.0kJ/mol)+(-44.0kJ/mol)×4]=-442.8kJ•mol-1,即CH3OH(l)+O2(g)=CO(g)+2H2O(l)△H=-442.8kJ•mol-1,
故答案为:CH3OH(l)+O2(g)=CO(g)+2H2O(l)△H=-442.8kJ•mol-1;
(4)向分解池中通入高温水蒸气的作用是提供高温环境使KHCO3分解,
故答案为:提供高温环境使KHCO3分解;
(5)Na2CO3溶液的浓度为2×10-4mol/L,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c(CO32-)=$\frac{1}{2}$×2×10-4mol/L=1×10-4mol/L,根据Ksp=c(CO32-)•c(Ca2+)=2.8×10-9可知,c(Ca2+)=$\frac{2.8×1{0}^{-9}}{1×1{0}^{-4}}$mol/L=2.8×10-5mol/L,原溶液C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混合溶液中c(Ca2+)的2倍,故原溶液C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2×2.8×10-5mol/L=5.6×10-5mol/L.
故答案为:5.6×10-5.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溶度积常数的计算等知识点,综合性较强,题目中等难度,解题时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容器 编号 | c(H2O)/mol•L-1 | c(CO)/mol•L-1 | c(H2)/mol•L-1 | ν正、ν逆比较 |
I | 0.06 | 0.60 | 0.10 | ν正=ν逆 |
Ⅱ | 0.12 | 0.20 | 0.60 | ν正=ν逆 |
Ⅲ | 0.10 | 0.20 | 0.40 | ν正>ν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两溶液的导电能力和pH值均相同 | |
B. | 中和两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 |
C. | 分别与足量的Zn完全反应,盐酸产生的速率快,氢气多 | |
D. | 当把两种酸各10mL混合后,加10mL 0.1mol•L-1的NaOH,则有c(H+)=c(CH3CO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实验步骤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步骤1:取C中的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蒸馏水至固体溶解,然后将所得溶液分别置于A、B试管中. | |
步骤2:向A试管中滴BaCl2溶液 | ①若无明显现象,证明固体中不含碳酸钠;②若溶液变浑浊,证明固体中含有碳酸钠. |
步骤3:向B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和稀硝酸 | 若溶液变浑浊,结合步骤2中的①,则假设一成立;结合步骤2中的②,则假设二成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5℃时,1LpH=2的HCl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的数目0.01NA | |
B. | 标准状况下,2.24L的CCl4中含有的氯原子数为0.4NA | |
C. | 常温下,1molCO2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2NA | |
D. | 标准状况下,2.24L Cl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小于0.1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