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25℃时,向10mL 0.2mol•L-1 NaCN溶液中加入0.2mol•L-1盐酸,溶液pH随加入盐酸的体积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已知:Ka(HCN)=6.4×10-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点时,CN-离子浓度大于其他点B.b点时,c(HCN)>c(CN-
C.c点时,c(Na+)=c(Cl-)+c(CN-D.d点时,溶液的c(H+)≈8×10-5mol•L-1

分析 A.a点为NaCN溶液,且溶液呈碱性,说明为HCN为弱酸,加入HCl发生反应NaCN+HCl=NaCl+HCN,由于HCN为弱电解质,其它各点浓度都小于a;
B.b点为等浓度的NaCl、NaCN、HCN混合溶液,由图可知溶液呈碱性,则CN-的水解程度大于HCN的电离程度;
C.c点溶液为中性,则c(H+)=c(OH-),结合电荷守恒c(H+)+c(Na+)=c(Cl-)+c(CN-)+c(OH-)判断;
D.d点为0.1mol/L的HCN、NaCl混合溶液,设出氢离子浓度,然后结合HCN的电离平衡常数进行计算.

解答 解:A.a点为NaCN溶液,且溶液呈碱性,说明为HCN为弱酸,其它各点随着盐酸的加入生成HCN,CN-离子的浓度迅速减少,所以a点CN-离子浓度大于其他点,故A正确;
B.b点加入5mL盐酸,为等浓度的NaCl、NaCN、HCN混合溶液,由图可知溶液呈碱性,则CN-的水解程度大于HCN的电离程度,故b点时:c(HCN)>c(CN-),故B正确;
C.c点溶液的pH=7,呈中性,则c(H+)=c(OH-),结合电荷守恒c(H+)+c(Na+)=c(Cl-)+c(CN-)+c(OH-),可得c(Na+)=c(Cl-)+c(CN-),故C正确;
D.d点时加入10mLHCl盐酸,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为0.1mol/L的NaCl和0.1mol/L的HCN,设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x,根据HCN?CN-+H+可知溶液中c(CN-)≈c(H+)=x,c(HCN)=0.1-x≈x,则Ka(HCN)=$\frac{x×x}{0.1}$=6.4×10-10,解得x=8×10-6mol•L-1,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电离平衡常数、弱电解质的电离等,混合时判断离子浓度大小,先判断混合后溶液中溶质情况,再结合电离、水解与三大守恒进行判断,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同学准备利用所学知识配制100mL 1mol•L-1NaOH溶液,请回答有关问题.
(1)计算用托盘天平应称取4.0g NaOH.
(2)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查漏.
(3)如图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过程示意图,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D→B→A→C→F→E→G (填字母代号)

(4)在上述示意图中,存在错误的是E填字母代号).该处正确应为应改用胶头滴管,容量瓶应选规格为100ml
(5)准确配制好该溶液后,取出10mL加水稀释到100mL,稀释后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1mol•L-1
(6)若进行E步操作时加蒸馏水超过刻度线,则需重新配制.
(7)配制NaCl溶液时,下列操作情况会使结果偏高的是C.
A.转移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B.溶解搅拌时有液体飞溅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瓶颈刻度线          D.没有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E.定容后,倒置容量瓶摇匀,平放静置,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定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浓度均为0.1mol/L的①CH3COOH ②NH4Cl ③H2SO4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①>③>②
B.常温下,pH=2与pH=3的CH3COOH溶液,前者的c(CH3COOH)是后者的10倍
C.任意稀盐酸中c(H+)的精确计算式可以表示为c(H+)=c(Cl-)+Kw/c(OH-
D.同c(NH4+)的溶液:①NH4Al(SO42 ②NH4Cl ③NH3•H2O ④CH3COONH4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常温下,用一定浓度的氨水滴定一定体积未知浓度的土壤浸出溶液,溶液的pH变化与滴入氨水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土壤是酸性土壤
B.当溶液中c(H+)=c(OH-)时,消耗氨水的体积为9mL
C.M、N点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一定相等
D.将20mL此氨水与10mL同浓度的盐酸混合,充分反应后存在:C(NH4+)>c(Cl-)>c(NH3•H2O)>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含硫的物质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是硫及其化合物转化的一部分:

(1)通常状况下,硫单质的颜色是黄色.
(2)上述转化①②③中,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③(填序号).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2SO2+O2$?_{△}^{催化剂}$2SO3
(4)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元凶”之一,由二氧化硫形成的酸雨的最终成分主要是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化合物H可用以下路线合成:

已知:R-CH=CH2$\underset{\stackrel{(i){B}_{2}{H}_{6}}{→}}{(ii){H}_{2}{O}_{2}/O{H}^{-}}$RCH2CH2OH
回答下列问题:
(1)11.2L(标准状况)的烃A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生成88g CO2和45g H2O,且A分子结构中有3个甲基,则A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3)CH3
(2)B和C均为一氯代烃,D的名称(系统命名)为2-甲基丙烯;
(3)在催化剂存在下1mol F与2mol H2反应,生成3-苯基-1-丙醇.F的结构简式是
(4)G中官能团名称是碳碳双键和羧基;官能团种类不变G的芳香类同分异构体有种4;
(5)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下列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6);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5);互为同位素的是(1);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3);属于同一物质的是(4).
(1)18O和16O               (2)盐酸与氯化氢                 (3)氧气与臭氧

(4)
(5)
(6)C(CH34与(CH32CHCH2CH2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研究小组利用含硫酸铜的工业废液制备硫酸铵,流程如下:

(1)操作Ⅰ的名称为过滤,滤渣的成分为Fe、Cu.
(2)工业废液中加入过量铁粉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Cu2+=Fe2++Cu.
(3)操作Ⅱ得到的(NH42SO4溶液进行蒸发浓缩,需要的仪器除了酒精灯、铁架台、蒸发皿外,还需要玻璃杯.
(4)如图溶液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8NH3+10H2O=8NH4++4Fe(OH)3
该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是(填“是”或“否”).
(5)检验(NH42SO4溶液中含有SO42-的方法为取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稀盐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有SO42-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为了测定含氰废水中CN-的含量,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关闭活塞a,将100ml含氰废水与过量NaClO溶液置于装置B的圆底烧瓶中充分反应,打开活塞b,滴入稀硫酸溶液,然后关闭活塞b.

已知装置B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N-+ClO-=CNO-+Cl-
2CNO-+2H++3ClO-=N2↑+2CO2↑+3Cl-+H2O
副反应为:Cl-+ClO-+2H+=Cl2↑+H2O
(1)装置D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C装置.
(2)反应过程中,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为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的红色逐渐褪色.
(3)待装置B中反应结束后,打开活塞a,缓慢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目的是将反应产生的CO2全部排入C装置并被Ba(OH)2完全吸收.
(4)反应结束后,装置C中生成39.4mg沉淀,则废水中C(CN-)=0.002mol.L-1
(5)对上述实验装置进行合理改进,可通过直接测量装置C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测定废水中CN-
的含量.设计合理实验方案在装置B、C之间依次连接盛有CCl4、浓硫酸的洗气瓶.
仪器自选.供选择的试剂:浓硫酸、NaOH溶液、饱和食盐水、饱和NaHCO3溶液、CCl4
(6)利用如图2所示装置可以除去废水中的CN-.控制溶液PH为5.2--6.8时,CN-转化为C2O42-和NH4+
 ①气体a的化学式为H2
 ②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N-+4H2O-2e-=C2O42-+2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