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I:有反应 ①2H2O+Cl2+SO2═H2SO4+2HCl  ②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针对上述两个反应回答:
(1)两反应中的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2)反应①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质量比为
 

(3)反应②中氯化氢表现出的性质是
 

a.还原性    b.酸性    c.氧化性
Ⅱ:现有①铁片 ②NaCl ③氨水④醋酸 ⑤酒精 ⑥KOH ⑦NH3⑧CuSO4?5H2O晶体,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能导电的物质是
 
(只填编号).
Ⅲ:①与25.5g氨气所含氢原子数相同的硫化氢的质量是
 
,与25.5g氨气所含原子总数相同的硫化氢在标况下的体积是
 

②8.4g N2与9.6g某单质Rx,所含原子个数相同,且分子数之比为3:2,x值为
 

VI:(1)将适量MnO2加入酸化后的H2O2溶液中,MnO2溶解产生M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Na2O2与盐酸反应放出氧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Ⅰ、(1)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2)化合价降低元素所在的产物是还原产物,化合价升高元素所在的产物是氧化产物;
(3)在参加反应的盐酸中,有部分盐酸的化合价变化,部分不变;
Ⅱ、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能导电的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离子.
Ⅲ、①根据公式N=nNA=
m
M
NA=
V
Vm
NA计算即可;
②先根据分子数之比为3:2,则N2与RX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8.4
3
9.6
2
=7:12,利用N2相对分子质量求出Rx相对分子质量,再根据分子数目、分子组成与原子数目之间的关系求出x和R的相对原子质量;
Ⅳ、①双氧水具有氧化性,是绿色氧化剂,对应还原产物是水;
②过氧化钠可以和水之间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氧气.
解答: 解:I:(1)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根据反应②得出氧化性是:KMnO4>Cl2,根据反应①得到的还原性顺序是:SO2>HCl,故答案为:KMnO4>Cl2;SO2>HCl;
(2)反应①中氧化产物是硫酸,还原产物是盐酸,二者的质量比为98:73,故答案为:98:73;
(3)反应②中氯化氢生成氯气表现还原性,生成氯化钾、氯化锰表现出的性质是酸性,故答案为:ab;
II:②④⑥⑧是在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⑤⑦是在水溶液和熔融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①③中存在自由移动的微粒,能导电,故答案为:②④⑥⑧;⑤⑦;①③;
III:①设:与25.5g氨气所含氢原子数相同的硫化氢的质量是m,则
m
34
×2
×NA=
25.5
17
×3
NA,解得:m=76.5g;与25.5g氨气所含原子总数相同的硫化氢在标况下的体积是V,则
m
34
×2
×NA=
V
22.4
×3×NA,解得V=44.8L,故答案为:76.5g,44.8L;
 ②分子数之比为3:2,所以N2与RX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8.4
3
9.6
2
=7:12,而N2相对分子质量为28,所以Rx相对分子质量=28×
12
7
=48,
又因为两者所含原子个数相同,即3×2=2x,
得x=3,故答案为:3;
VI、(1)双氧水具有氧化性,能将二氧化锰氧化,本身被还原为水,即MnO2+H2O2+2H+═Mn2++2H2O+O2↑,故答案为:MnO2+H2O2+2H+═Mn2++2H2O+O2↑;
(2)Na2O2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并放出氧气,即2Na2O2+4H+═4Na++2H2O+O2↑,故答案为:2Na2O2+4H+═4Na++2H2O+O2↑.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学生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以及非电解质的概念、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知识,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整理是关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m mol C2H2跟n mol HCl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当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p mol C2H3Cl.将反应后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H2O和HCl,所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是(  )
A、(3m+n)mol
B、(
5
2
m-
n
2
)mol
C、(3m+n-
3p
2
)mol
D、
5
2
m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M、N、P、Q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
①M、N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插入稀H2SO4中,M极为负极 
②P、Q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电子由P→导线→Q  
③M、P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P极产生大量气泡  
④N、Q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Q极发生氧化反应,
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M>N>P>Q
B、P>M>N>Q
C、N>Q>P>M
D、M>P>Q>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两个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实验装置I能否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是NO气体
 
(填“能”或“不能”),简述理由
 

(3)若用实验装置Ⅱ来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NO.可在检查气密性后,向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预热的稀硝酸,打开止水夹,慢慢抽拉注射器,直到稀硝酸充满整个干燥管,然后停止抽拉注射器,关闭止水夹,观察干燥管内的现象(写两点)
 

实验完成后,将注射器内的气体通入到NaOH溶液中,其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填空:在下列横线上填出正确的科学家名字或仪器名称.
(1)科学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模型化的方法,运用推理、假设和论证等科学方法,逐步揭示了原子结构的奥秘.1904年,
 
提出了一个被称为“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
 
根据α粒子散射现象,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2)现代化学分析测试中,常借助一些仪器来分析化学物质的组成.例如,要确定某物质中是否含有C、H、O、N、S、Cl、Br等元素可以用
 
;确定物质中是否存在某些有机原子团可以用
 
;确定物质中是否含有某种金属元素可以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I、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开始至2min,气体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若X、Y、Z均为气体,反应达平衡时,此时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
 

II、一定条件下,氯化镁与四氯化钛的混合物可作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剂.为了探究温度、氯化镁固体的含水量以及粉碎方式对该催化剂催化效果的影响,设计如下对比实验:
实验序号 氯化镁固体中氯元素含量/% 温度/℃ 粉碎方式/ 催化效果/g?g-1
1 70.97 20 滚动球磨 3.9×104
2 74.45 20 滚动球磨 5.0×104
3 74.45 20 振动球磨 5.9×104
4 ω 100 振动球磨
注:催化效果用单位时间内每克催化剂得到产品的质量来表示.
(1)表中ω=
 

(2)从实验1、2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设计实验2、3的目的是
 

III、现有如下两个反应:
(A)NaOH+HCl=NaCl+H2O
(B)2FeCl3+Cu=2FeCl2+CuCl2
(1)根据两反应本质,判断能否设计成原电池
 

(2)如果不能,说明其原因
 

(3)如果可以,则写出正、负极材料、电解质溶液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0.1mol/LNaHA溶液pH=1:
(1)此溶液和等浓度等体积氨水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25℃时此溶液和某浓度氨水pH之和为14,二者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氧化还原滴定原理同中和滴定原理相似,为了测定某未知浓度的NaHSO3溶液的浓度,现用0.1000mol/L的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回答下列问题:
①做此实验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②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A.滴定前读数准确滴定后俯视读数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滴定管尖嘴部分无气泡
C.滴定前锥形瓶未干燥
D.不小心将少量酸性KMnO4溶液滴在锥形瓶外
E.未用标准浓度的酸性KMnO4溶液润洗滴定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某一反应的A、B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由图中数据分析求: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开始至4min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4min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v(正)
 
 v(逆) (填“>”、“<”或“=”,下同),8min时,v(正)
 
v(逆).
(4)4min时,A的转化率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碳和碳的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
(1)将两个石墨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向两极分别通入CH4和O2,构成甲烷燃料电池.其负极电极反应式是
 

(2)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H2O(g)?CO2(g)+H2(g),
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H2O CO CO2 CO
1 650 2 4 1.6 2.4 5
2 900 1 2 0.4 1.6 3
3 900 a b c d 1
①实验1中,以v(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②该反应的正反应为
 
(填“吸”或“放”)热反应.
③若实验3要达到与实验2相同的平衡状态(即各物质的质量分别相等),则a、b应满足的关系是
 
(用含a、b的数学式表示).
(3)将3g碳在足量氧气中燃烧,所得气体通入100mL 3.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完全吸收后,溶液中的溶质及其物质的量分别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