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相互反应生成盐;A与C可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其分子中电子总数分别为10和18;D元素的主族序数等于其周期数;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
(1)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VIA族.
(2)五种元素原子半径从小到大的顺序为Al>S>N>O>H.
(3)A与C形成的18电子物质中所含的化学键类型是BC.
A.离子键      B.极性共价键        C.非极性共价键
(4)用电子式表示A和E形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5)C和E的氢化物沸点较高的为H2O.
(6)写出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3+HNO3=NH4NO3

分析 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A为H元素;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相互反应生成盐,则B为N元素;A与C可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其分子中电子总数分别为10和18,则形成的化合物为H2O和H2O2,则C为O元素;D元素的主族序数等于其周期数,原子序数大于氧,则D为Al元素;由原子序数可知E处于第三周期,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则E为S元素.

解答 解: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A为H元素;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相互反应生成盐,则B为N元素;A与C可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其分子中电子总数分别为10和18,则形成的化合物为H2O和H2O2,则C为O元素;D元素的主族序数等于其周期数,原子序数大于氧,则D为Al元素;由原子序数可知E处于第三周期,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则E为S元素.
(1)E为S元素,原子序数为16,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第VIA族,
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VIA族;
(2)所有元素中H原子半径最小,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一般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Al>S>N>O>H,
故答案为:Al>S>N>O>H;
(3)A与C形成的18电子物质为H2O2,含H-O极性共价键、O-O非极性共价键,
故选:BC;
(4)A和E形成的化合物为H2S,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为:
故答案为:
(5)C、E的氢化物分别为H2O、H2S,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而硫化氢分子之间不能,故水的沸点高于硫化氢的,
故答案为:H2O;
(6)氮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3+HNO3=NH4NO3
故答案为:NH3+HNO3=NH4NO3

点评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关系及应用,推断元素为解答的关键,注意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掌握用电子式表示物质或化学键的形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框架图,请根据下面提问回答:
(1)在上表中画出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
(2)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全部是金属元素的区域为B区(填A、B、C、D).
(3)所含元素最多的族是第ⅢB族.
(4)用物质的名称填写,第三周期中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呈两性金属是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通常状况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是溴.
(5)在原子序数为1~18号元素中,请用化学式填写.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金属元素是Na; 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物质是HF;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酸,其酸性最强的物质是HCl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实验达不到实验目的是(  )
A.用氯化铁溶液鉴别苯酚溶液、辛烯、溴苯和乙醇四种有机物
B.用溴水鉴别苯、辛烯、甲苯和乙醇四种有机物
C.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甲苯、硝基苯四种液态有机物
D.用硫酸铜溶液除去乙炔中的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X、Y、Z、W分别是HNO3、NH4NO3、NaOH、NaNO2四种强电解质中的一种.表是常温下浓度均为0.01mol•L-1的X、Y、Z、W溶液的pH.
0.01mol•L-1的溶液XYZW
pH1228.54.5
(1)X、W的化学式分别为NaOH、NH4NO3
(2)HNO2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NO2?H++NO2-
(3)25℃时,W溶液的pH<7的原因是NH4++H2O?NH3•H2O+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将X、Y、Z各1mol同时溶于水中制得混合溶液,则混合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NO3-)>c(NO2-)>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FeBr2是一种黄绿色鳞片状的固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它的还原性,进行了如下实验:
I:实验需要90mL 0.1mol/LFeBr2溶液
(1)配制FeBr2溶液除烧杯、玻璃棒、量筒、外还需的玻璃仪器是胶头滴管、100ml的容量瓶.
(2)下列有关配制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aef(填序号).
a.洗涤溶解FeBr2的烧杯和玻璃棒,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
b.将称量的FeBr2放入容量瓶中,加90mL蒸馏水溶解
c.用托盘天平称量质量为1.9g的FeBr2
d.容量瓶贴签存放配好的FeBr2溶液
e.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会使配制的FeBr2溶液浓度偏低
f.容量瓶查漏后没有干燥就进行配制,结果无影响
II:探究FeBr2的还原性
取10mL上述FeBr2溶液,向其中滴加少量新制的氯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某同学对产生黄色的原因提出了假设:
假设1:Br-被Cl2氧化成Br2溶解在溶液中;
假设2:Fe2+被Cl2氧化成Fe3+
(3)请你完成表,验证假设: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结论
①向溶液中加入适量苯,振荡、静置后
现象:CCl4层呈橙红色.
假设1正确
②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
现象:溶液变为红色.
假设2正确
(4)实验证明:还原性Fe2+>Br-
请用一个离子方程式来证明:2Fe2++Br2=2Fe3++2Br-
(5)若在50mL上述FeBr2溶液中通入5×10-3molCl2,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2Br-+2Cl2=2Fe3++Br2+4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1~20号元素中关于某些元素的性质说法错误的是(  )
A.Cl的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
B.S元素的族序数等于周期数3倍
C.C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
D.N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起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禽流感病毒是一种没有超常抵抗力的病毒.研究证明,许多常用消毒药物如漂粉精、漂白粉、高锰酸钾等,可以将禽流感病毒杀灭.氯气与氢氧化钙充分反应,得到漂粉精,其稳定性比漂白粉高.
(1)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粉精,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2)漂粉精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学式)Ca(ClO)2
(3)漂粉精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物质,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lO)2+CO2+H2O=CaCO3↓+2HClO.
(4)将漂粉精溶于适量水中,呈白色浊状物,静置沉降.取少许上层清液,滴加碳酸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生成的沉淀为CaCO3(填化学式).另取少许上层清液,先滴加适量的HNO3(填化学式)酸化,再滴加AgNO3(填化学式)溶液即可检验Cl-的存在.再取少许上层清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随后溶液迅速褪色,说明漂粉精溶液呈碱性并具有漂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合金是一类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水银B.青铜C.碳素钢D.不锈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现象或化学原理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现象或反应原理解释
AKI淀粉溶液中滴入氯水变蓝,再通入SO2,蓝色褪去SO2具有漂白性
B合成氨反应需在高温条件下进行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蒸馏时,温度计的球泡应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处此位置指示的是被蒸馏物质的沸点
D2CO=2C+O2在任何条件下均不能自发进行该反应△H>0,△S<0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