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下列分子或离子中,VSEPR模型名称与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名称不一致的是(  )
A.CO2B.H2OC.CO32-D.CCl4

分析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简称VSEPR模型),根据价电子对互斥理论,价层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孤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配原子个数,孤电子对个数=$\frac{1}{2}$×(a-xb),a指中心原子价电子个数,x指配原子个数,b指配原子形成稳定结构需要的电子个数;分子的立体构型是指分子中的原子在空间的排布,不包括中心原子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实际空间构型要去掉孤电子对,略去孤电子对就是该分子的空间构型.
价层电子对个数为4,不含孤电子对,为正四面体结构;含有一个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含有两个孤电子对,空间构型是V型;
价层电子对个数为3,不含孤电子对,平面三角形结构;含有一个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为V形结构;
价层电子对个数是2且不含孤电子对,为直线形结构,据此判断.

解答 解:A.CO2分子中每个O原子和C原子形成两个共用电子对,所以C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2,且不含孤电子对,为直线形结构,VSEPR模型与分子立体结构模型一致,故A不选;
B.水分子中价层电子对个数=2+$\frac{1}{2}$×(6-2×1)=4,VSEPR模型为正四面体结构;含有2个孤电子对,略去孤电子对后,实际上其空间构型是V型,VSEPR模型与分子立体结构模型不一致,故B选;
C.CO32-的中心原子C原子上含有3个σ 键,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frac{1}{2}$(4+2-2×3)=0,所以CO32-的空间构型是平面三角形,VSEPR模型与分子立体结构模型一致,故B不选;
D.CCl4分子中中心原子C原子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孤电子对个数=4+$\frac{1}{2}$(4-1×4)=4,VSEPR模型为正四面体结构,中心原子不含有孤电子对,分子构型为正四面体结构,VSEPR模型与分子立体结构模型一致,故D不选;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微粒的空间构型的关系,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来分析解答,注意孤电子对个数的计算方法,为易错点,注意实际空间构型要去掉孤电子对为解答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  ②干冰③稀醋酸  ④汞  ⑤BaSO4固体  ⑥蔗糖(C12H22O11)  ⑦酒精(C2H5OH)  ⑧熔融的KNO3⑨氨水  ⑩冰醋酸(纯净的醋酸CH3COOH)
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序号):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③④⑧⑨;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⑤⑧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①混合物:氯水、氨水、水玻璃、水银 
②电解质:明矾、冰醋酸、石膏、纯碱
③同位素:1H+2H+3H+         
④同素异形体:C60、C80、金刚石、石墨.
A.①④B.②③④C.②④D.全部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小于18,该元素的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离子,该元素可形成含氧酸HRO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R元素的最高正价是+5价     
②R元素还可形成其他含氧酸
③R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 
④R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Cr位于元素周期表第4周期第ⅥB族,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三颈瓶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是三颈瓶在部分无机实验和有机实验中的一些应用.
I.实验室从含碘废液(除H2O外,还有CCl4、I2、I-等)中回收碘,其实验过程如图1所示:

(1)用Na2SO3溶液将I2还原为I-的目的是使CCl4中的碘进入水.
(2)操作X的名称为分液.
(3)氧化时,在三颈瓶中将含I-的水溶液用盐酸调至pH约为2,缓慢通入Cl2在40℃左右反应(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实验控制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的原因是:使氯气在溶液中有较大的溶解度或防止碘升华或防止碘进一步被氧化.
(4)已知:5SO32-+2IO3-+2H+═I2+5SO42-+H2O,另有一种含碘废水中一定存在I2,还可能存在IO3-,请补充完整检验含碘废水中是否含有IO3-的实验方案:取适量含碘废水用CCl4多次萃取、分液,直到水层用淀粉溶液检验不出有碘单质存在,从水层取少量溶液,加入1-2 mL淀粉溶液,再加入盐酸酸化,滴加亚硫酸钠溶液,若溶液变蓝,说明废水中含有IO3-,若溶液不变蓝,说明废水中不含有IO3-.(实验中可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淀粉溶液、FeCl3溶液、Na2SO3溶液 )
II.某实验小组为研究草酸的制取和草酸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制备草酸
实验室用硝酸氧化淀粉水解液制备草酸的装置如图3所示(加热、搅拌和仪器固定装置均已略去),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一定量的淀粉水解液加入三颈瓶中
②控制反应液温度在55-60℃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一定量含有适量催化剂的混酸(65%HNO3与98%H2S04的质量比为2:1.5)溶液
③反应3h左右,冷却,抽滤后再重结晶得草酸晶体.
硝酸氧化淀粉水解液过程中可发生下列反应:
C6H12O6+12HNO3→3H2C2O4+9NO2↑+3NO↑+9H2O
C6H12O6+8HNO3→6CO2↑+8NO↑+10H2O
3H2C2O4+2HNO3→6CO2↑+2NO↑+4H2O
(5)将抽滤后得到的草酸晶体粗品经①加热溶解 ②趁热过滤 ③冷却结晶
④过滤洗涤 ⑤干燥等实验步骤,得到较纯净的草酸晶体,该过程中除去粗品中溶解度较大的杂质是在步骤C
A.②的滤液中         B.③的晶体中        C.④的滤液中         D.④的滤纸上
(6)实验中若混酸滴加过快,将导致草酸产率下降,其原因是由于混酸加入过快,会导致H2C2O4进一步被氧化,或将C6H12O6直接氧化成二氧化碳.
实验二:草酸晶体中结晶水测定
草酸晶体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2C2O4•xH2O,为测定x的值,进行下列实验:
①称取6.3g某草酸晶体配成100.00mL的水溶液.
②取25.00mL所配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H2SO4,用浓度为0.5mol/L的KMnO4溶液滴定,滴定终点时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为10.00mL.回答下列问题:
(7)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H2C2O4+2MnO4-+6H+=2Mn2++10CO2↑+8H2O.
(8)计算x=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氮、磷、砷是同族元素,该族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农药、化肥等方面有重要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砷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
(2)K3[Fe(CN)6]晶体中Fe3+与CN-之间化学键类型为配位键,与CN-互为等电子体的化合物分子式为CO.
(3)PM2.5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引发二次光化学烟雾污染,光化学烟雾中含有NOx、O3、CH2=CHCHO、HCOOH、 (PAN)等二次污染物.
①N2O结构式可表示为N=N=O,N2O中中心氮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1mol PAN中含σ键数目为10NA
②测定大气中PM2.5的浓度方法之一是β一射线吸收法,β一射线放射源可用85Kr.Kr晶体为面心立方晶体,若晶体中与每个Kr原子相紧邻的Kr原子有m个,晶胞中含Kr原子为n个,则m/n=3(填数字).已知Kr晶体的密度为ρg/cm3,摩尔质量为Mg/mol,阿伏伽德罗常数用NA表示,列式表示Kr晶胞参数a=$\root{3}{\frac{4M}{ρ{N}_{A}}}$×10-7n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已知某有机物(分子式为C5H10O2)嫩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甲和乙,乙能与氧气在催化剂Cu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丙.若甲、丙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则符合条件的该有机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1种B.2种C.3种D.4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小组欲探究Cl2与KI溶液的反应,设计实验装置如下图.
已知:I2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在KI溶液中溶解度显著增大,I2(S)+I-?I3-(aq)
容器中盛放的试剂分别为:
A.MnO2
C.0.5000mol/L的KI溶液
D.AgNO3溶液
E.NaOH溶液
F.浓盐酸
完成下列填空:
(1)仪器A的名称蒸馏烧瓶,B中的试剂是饱和食盐水.
(2)当D装置中出现白色沉淀 时,停止加热;E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氯气.
(3)当氯气开始进入C时,C中看到的现象是溶液变棕黄色;不断向C中通入氯气,看到溶液颜色逐渐加深,后来出现深褐色沉淀,试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被置换出来的I2在KI溶液中溶解度、较大,所以溶液颜色逐渐加深,但随着反应KI被消耗,平衡I2(S)+I-?I3-(aq)向左移动,碘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所以部分碘以沉淀的形式析出.
(4)持续不断地向C中通入氯气,看到C中液体逐渐澄清,最终呈无色.推测此时C中无色溶液里含碘物质的化学式HIO3(此时溶液中只有一种含碘微粒).
为确定含碘物质中碘元素的化合价,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反应后C中溶液5.00mL(均匀)于锥形瓶中,加入KI(过量)和足量稀硫酸.
②向上述锥形瓶中滴加淀粉指示剂,溶液变蓝,用0.6250mol/L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耗Na2S2O3溶液24.00mL.
已知:I2+2S2O32-→2I-+S4O62-
计算:碘元素的化合价为+5.
(5)欲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I-,可使用的试剂为氯水和淀粉溶液.合理的实验操作为取样,滴加淀粉溶液,振荡均匀后再逐滴加入氯水并振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