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  )
A.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与三层滤纸
B.过滤操作中,漏斗下端管口与烧杯内壁
C.分液操作中,分液漏斗下端管口与烧杯内壁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

分析 A.三层滤纸一侧较厚,不易捣破;
B.过滤时,防止液滴飞溅;
C.分液时,防止液滴飞溅;
D.滴加液体时,防止试剂污染或损失.

解答 解:A.三层滤纸一侧较厚,不易捣破,则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故A不选;
B.过滤时,防止液滴飞溅,则过滤操作中,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故B不选;
C.分液时,防止液滴飞溅,则分液操作中,分液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故C不选;
D.滴加液体时,防止试剂污染或损失,则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尖端不能接触试管内壁,应悬空正放,故D选;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实验基本操作、混合物分离提纯、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为了验证VIIA族部分元素非金属性递变规律,设计如图进行实验,
(1)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Br-+Cl2=Br2+2Cl-
(2)为了验证溴和碘的非金属性强弱,通入Cl2单质,充分反应后,将A中液体滴入试管内,取下试管,充分振荡,静置,可观察到的现象的溶液分层,上层几乎无色,下层呈紫红色;
(3)VJIA族元素,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核电荷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得电能力减弱.
(4)阅读上述实验操作步骤,为确保实验结论可靠,你认为做好本实验最关键的因素是氯水滴加少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乙醇中碳氢键的数目为0.5 NA
B.1 L 0.1 mol•L-1硫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4 NA
C.0.1 mol KI与0.1 mol FeCl3在溶液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 NA
D.0.1 mol乙烯与乙醇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所消耗的氧分子数为0.3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可逆反应A(g)+B(g)?2C(g)在不同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混合物中C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由T1向T2变化时,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填“>”、“<”或“=”).
②由T3向T4变化时,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填“>”、“<”或“=”).
③反应在T3温度下达到平衡.
④此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汽车尾气里含有的NO气体是由于内燃机燃烧的高温引起氮气和氧气反应所致:汽车内燃机燃烧的高温引起氮气和氧气反应,这是汽车尾气里含有NO气体的原因之一.已知不同温度时,反应N2(g)+O2(g)?2NO(g)的平衡常数.
 温度1760℃2400℃2730℃
 平衡常数 2.4×10-46.4×10-3  8.9×10-3
(1)假定该反应是在恒容条件下进行,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AD.
A.消耗1mol N2同时生成1mol O2     B.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C.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2v(N2=v(NO)
(2)将N2、O2的混合气体充入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列变化趋势正确的是AC(填字母序号).

(3)在2400℃时向2L密闭容器中充入N2和O2各1mol,平衡时N2的转化率是4%(保留整数);平衡后再向其中充入1molNO,重新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状态相比,此时平衡混合气中NO的体积分数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为了减轻大气污染,人们提出通过以下反应来处理汽车尾气2NO(g)+2CO(g)?N2(g)+2CO2(g)△H=a kJ•mol-1,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该反应的反应速率,t℃时在一等容的密闭容器中,在上述条件下该反应能自发进行,某科研机构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了不同时间的NO和CO的浓度如下表(CO2和N2的起始浓度均为0).
时间/s012345
c(NO)/10-4mol/L10.04.502.501.501.001.00
c(CO)/10-3mol/L3.603.052.852.752.702.70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a小于0(填“大于”或“小于”).
②假设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处理汽车尾气反应,达到平衡时改变下列条件,能提高NO转化率的是
CD.
A.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B.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                D.缩小容器的体积.
③t℃时2NO(g)+2CO(g)?N2(g)+2CO2(g)反应的平衡常数K=50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g、Al、Cu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在其表面均生成氧化物
B.把SO2气体分别通入到BaCl2、Ba(NO32溶液中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C.工业上通常用电解钠、镁、铝对应的熔融氯化物制得该三种金属单质
D.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30mL 5mol/LNaOH溶液中NaOH的质量为(  )
A.4gB.5gC.6gD.7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稀酸液冲洗
C.酒精灯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下面有几种物质,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碳酸钠溶液与沙子      ②粗盐              ③SiO2和Al2O3混合物
④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⑤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

(1)分离①的操作名称为过滤.
(2)为了除去粗盐中含有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5项操作:①过滤    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的Na2CO3溶液    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
正确的操作顺序有BD
A  ①②③④⑤B  ⑤②④①③C  ④⑤②①③D  ②⑤④①③
(3)SiO2中混有少量Al2O3杂质,除去杂质所加的试剂为  盐酸或硫酸  
(4)④和⑤共同使用的仪器且在其他组分分离无需使用,这种仪器是分液漏斗.
(5)在3mL碘水中,加入1mL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观察到试管里的分层现象是D(注:图1图片片中深色区为紫红色溶液)
(6)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还需要经过蒸馏,指出图2实验装置中的错误之处.
①未垫石棉网;
②温度计插到了液体中;
③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颠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