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已知:2SO2(g)+O2(g)?2SO3(g)△H<0.该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有利于提高SO2转化率的是(  )
A.加催化剂B.升高温度C.减小压强D.加入O2

分析 A.使用催化剂(V2O5)可提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
B.反应是吸热反应,降低温度,可以促使平衡逆向移动;
C.减小压强,可以促使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方向移动;
D.加入氧气增大O2的浓度,可以促使平衡正向移动.

解答 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
A.使用催化剂(V2O5)可提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不变,故A错误;
B.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即向逆方向移动,二氧化硫转化率减小,故B错误;
C.减小压强,可以促使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进行,即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硫转化率减小,故C错误;
D.加入氧气增大O2的浓度,可以促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催化剂、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以及转化率的变化判断知识,属于综合知识的考查,难度中等,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关于氯气的叙述中,下列不正确的是(  )
A.干燥的氯气可以贮存在钢瓶中
B.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C.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制备氯气
D.氯气能给水进行消毒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50mL 0.3mol/L Na2SO4溶液和50mL 0.2mol/L Al2(SO43溶液混合后(体积损失不计),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
A.0.35mol/LB.0.45mol/LC.0.5mol/LD.0.6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将硫铁矿和焦炭按物质的量比为3:2,混合放在炼硫炉中,通入适量空气中,发生下列反应:FeS2+C+O2→Fe3O4 +CO+S,请配平上述化学反应方程式:3FeS2+2C+3O2═Fe3O4+2CO+6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利用如图装置,可以在室温和一个标准大气压条件下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
Y型管中一侧放镁,一侧放稀硫酸,倾斜Y型管,将稀硫酸全部倒入另一侧,反应开始.
(1)在Y型管中添加试剂时,要确保稀硫酸过量.
(2)反应前后都要调整量气管和水准管液面相平,从而保证装置内外压强相等.若读数时,量气管中的液面低于水准管的液面,实验测得H2的体积将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若镁的质量为mg,cmol/L硫酸溶液VmL,反应后收集到的氢气体积为a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则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frac{22400m}{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为了探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的有关问题,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Ⅰ.以H2O2的分解反应为研究对象,实验方案与数据记录如表,t表示收集a mL O2所需的时间.
序号反应温度/℃c(H2O2)/mol•L-1V(H2O2)/mLm(MnO2)/gt/min
1202100t1
2202100.1t2
3204100.1t3
4402100.1t4
(1)设计实验2和实验3的目的是研究H2O2的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为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可以将实验2和实验4(填序号)作对比.
(3)将实验1和实验2作对比,t1>t2(填“>”、“<”或“=”).
Ⅱ.以KI和FeCl3反应为例(2Fe3++2I-═2Fe2++I2)设计实验,探究此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可选试剂:①0.1mol•L-1 KI溶液 ②0.1mol•L-1 FeCl3溶液
③0.1mol•L-1 FeCl2溶液 ④0.1mol•L-1 盐酸
⑤0.1mol•L-1 KSCN溶液 ⑥CCl4
实验步骤:(1)取5mL 0.1mol•L-1 KI溶液,再滴加几滴0.1mol•L-1 FeCl3溶液
(2)充分反应后,将溶液分成三份
(3)取其中一份,加试剂⑥,振荡,CCl4层显紫色,说明反应生成碘
(4)另取一份,加试剂⑤(填序号),现象溶液显血红色,说明此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
Ⅲ.N2O4可分解为NO2.在100mL密闭容器中投入0.01mol N2O4,利用现代化学实验技术跟踪测量c(NO2),c(NO2)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记录如图所示.

①反应容器中最后剩余的物质有N2O4和NO2,其中N2O4的物质的量为0.004mol.
②c(NO2)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表明,实验测得的化学反应速率在逐渐减小,从开始到平衡建立这段时间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7.Ⅰ.验小组对H2O2的分解做了如下探究.下表是该实验小组研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记录的一组数据,将质量相同但状态不同的MnO2分别加入盛有15ml 5%的H2O2溶液的大试管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测试,结果如下:
MnO2触摸试管情况观察结果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
粉末状很烫剧烈反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3.5min
块状微热反应较慢,火星红亮但木条未复燃30min
(1)写出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 $\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与催化剂的颗粒大小有关.
Ⅱ.研究知Cu2+对H2O2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3)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更为合理,其理由是控制阴离子相同,排除阴离子的干扰.

(4)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收集40 mL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苯乙酸铜是合成优良催化剂、传感材料--纳米氧化铜的重要前驱体之一.如图1是它的一种实验室合成路线:

制备苯乙酸的装置示意图如图2(加热和夹持装置等略):
已知:苯乙酸的熔点为76.5℃,可升华,易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溶于乙醇.请你根据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置中的溶液加热至100℃,缓缓滴加40g苯乙腈到硫酸溶液中,然后升温至130℃继续反应.在装置示意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球形冷凝管,其作用是冷凝回流,防止苯乙酸的挥发而降低产品产率.
(2)反应结束后加适量冷水,可分离出苯乙酸粗品.其加入冷水的目的是便于苯乙酸结晶析出.下列仪器中可用于分离苯乙酸粗品的是BCE(填标号).
A.分液漏斗      B.漏斗    C.烧杯     D.直形冷凝管     E.玻璃棒
(3)如果要将苯乙酸粗品进一步提纯,你可以选择的实验方法是重结晶、升华.(写出两种方法)
(4)用CuCl2•2H2O和NaOH溶液制备适量Cu(OH)2沉淀,并多次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判断沉淀洗干净的操作与现象是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硝酸,再加AgNO3溶液,无白色沉淀(或白色浑浊)出现.
(5)将苯乙酸加入到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充分溶解后,加入Cu(OH)2搅拌30min,过滤,滤液静置一段时间,析出苯乙酸铜晶体,混合溶剂中乙醇的作用是增大苯乙酸溶解度,便于充分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一位同学在复习时遇到这样一道习题: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H+、OH-、Na+、NO3-”,加入铝粉后,只产生H2,问该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存在哪几种离子.
(1)加入铝粉产生H2,说明铝具有还原性(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该同学分析:若H+大量存在,则NO3-就不能大量存在.
设计实验证实如下:
装置现象
ⅰ.实验初始,未见明显现象
ⅱ.过一会儿,出现气泡,液面上方呈浅棕色
ⅲ.试管变热,溶液沸腾
①盐酸溶解Al2O3薄膜的离子方程式是6H++Al2O3=2Al3++3H2O.
②根据现象ⅱ,推测溶液中产生了NO,为进一步确认,进行如下实验:
实 验内 容现 象
实验1 将湿润KI-淀粉试纸置于空气中未变蓝
实验2用湿润KI-淀粉试纸检验浅棕色气体试纸变蓝
a.浅棕色气体是NO2
b.实验1的目的是对比实验,排除氧气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的可能.
c.实验1、2说明反应生成了NO,将生成NO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1Al+1NO3-+4H+═1Al3++1NO↑+2H2O.
(3)再假设:若OH-大量存在,NO3-也可能不能大量存在.
重新设计实验证实如下:
装置现象
ⅰ.实验初始,未见明显现象
ⅱ.过一会儿,出现气泡,有刺激性气味
为确认“刺激性气味”气体,进行如下实验:用湿润KI-淀粉试纸检验,未变蓝;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
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NH3
②产生该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8Al+3NO3-+5OH-+2H2O=3NH3↑+8AlO2-
(4)在NaOH溶液中加入铝粉,结果只检验出有H2生成,其化学方程式是2Al+2NaOH+2H2O=2NaAlO2+3H2↑.
(5)实验结果证实:NO3?在酸、碱性环境中都有一定的氧化性,能氧化铝单质,产生含氮化合物.习题中的无色溶液一定能大量存在的是Na+和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