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2Cl2 | Cl2 | SO2 | |
熔点/℃ | -54.1 | -101 | -72.4 |
沸点/℃ | 69.1 | -34.6 | -10 |
性质 | 遇水发生剧烈水解 |
分析 (1)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发生反应生成MnCl2、KCl、Cl2、H2O;
(2)仪器B为冷凝管,起冷凝回流作用;
(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有利于SO2Cl2的生成,控制温度使SO2Cl2为液态,与未反应是氯气、二氧化硫分离;
(4)SO2Cl2遇水发生剧烈水解,且产生白雾,白雾是水解生成HCl与空气中水蒸气结合所致,则-SO2-基团结合2个-OH生成H2SO4;
无色溶液W为HCl、H2SO4混合溶液,除含少量OH-外,还含有Cl-、SO42-,W溶液中得到白色沉淀,是SO2Cl2水解生成H2SO4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的BaSO4,烧杯中白色沉淀是未反应的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钠,硫酸钠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的BaSO4,根据S元素守恒计算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硫物质的量、通入的二氧化硫总物质的量,进而计算SO2的转化率.
解答 解:(1)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发生反应生成MnCl2、KCl、Cl2、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16H++10Cl-=2Mn2++5Cl2↑+8H2O,
故答案为:2MnO4-+16H++10Cl-=2Mn2++5Cl2↑+8H2O;
(2)SO2Cl2沸点低、易挥发,仪器B为冷凝管,使挥发的产物SO2Cl2冷凝回流,
故答案为:使挥发的产物SO2Cl2冷凝回流;
(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有利于SO2Cl2的生成,控制温度使SO2Cl2为液态,与未反应是氯气、二氧化硫分离,故选择冰水浴,
故答案为:A;
(4)SO2Cl2遇水发生剧烈水解,且产生白雾,白雾是水解生成HCl与空气中水蒸气结合所致,则-SO2-基团结合2个-OH生成H2SO4,反应方程式为:SO2Cl2+2H2O=H2SO4+2HCl,W溶液中得到白色沉淀,是SO2Cl2水解生成H2SO4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的BaSO4,其物质的量为$\frac{X}{233}$mol,根据S元素守恒,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硫物质的量为$\frac{X}{233}$mol,烧杯中白色沉淀是未反应的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钠,硫酸钠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的BaSO4,其物质的量为$\frac{Y}{233}$mol,故通入的二氧化硫总物质的量($\frac{X}{233}$+$\frac{Y}{233}$)mol,则SO2的转化率为$\frac{\frac{X}{233}}{\frac{X}{233}+\frac{Y}{233}}$×100%=$\frac{x}{x+y}$×100%,
故答案为:SO2Cl2+2H2O=H2SO4+2HCl,$\frac{x}{x+y}$×100%,
点评 本题考查制备实验方案,涉及化学方程式书写、对装置与操作的分析评价、离子检验、化学计算等,明确原理是解题关键,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0.10 mol•L-1AgNO3溶液 | B. | 0.10 mol•L-1ZnSO4溶液 | ||
C. | 0.20 mol•L-1CuCl2溶液 | D. | 0.20 mol•L-1Pb(NO3)2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③④⑦⑥⑧ | B. | ①②④⑤⑦⑧⑨ | C. | ①③④⑤⑦⑧ | D. | ①②③④⑤⑦⑧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当消耗0.1 mol Zn时,得到的还原产物为0.1 mol | |
B. | 反应结束时,可得到0.25 mol ZnSO4 | |
C. | 当溶液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只有Zn2+ | |
D. | 最后生成的单质为Fe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铜片质量逐渐减小 | B. | H+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 ||
C. | 电流从锌片经过导线流向铜片 | D. | 铜是负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强酸性溶液中:ClO-、S2-、SO32-、Na+ | |
B. | 强碱性溶液中:ClO-、S2-、SO32-、Na+ | |
C. | 使甲基橙变黄的溶液中:Fe3+,MnO4-,NO3-,Na+,SO42- | |
D. | c(HCO3-)=0.1mol•L-1的溶液中:Na+、K+、CO32-、Br-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