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按下列实验方法操作,能达到要求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氯化钠固体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存在SO42-
C.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
D.将氢氧化钠固体在容量瓶中溶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

分析 A.托盘天平的最小分度值是0.1g,不能精确到0.01g;
B.沉淀可能是AgCl或BaSO4沉淀;
C.将氯化铁溶液滴加到沸水中可以获得氢氧化铁胶体;
D.根据容量瓶的使用原则:不能作为溶解仪器来回答.

解答 解:A.托盘天平的最小分度值是0.1g,不能精确到0.01g,只能用托盘天平称量质量是25.2g的氯化钠固体,故A错误;
B.向一种未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可能是AgCl或BaSO4沉淀,溶液中可能含有Cl-或SO42-离子,故B错误;
C.将氯化铁溶液滴加到沸水中可以获得氢氧化铁胶体,可制备Fe(OH)3胶体,故C正确;
D.容量瓶的使用原则:不能作为溶解仪器,所以氢氧化钠固体不可以在容量瓶中溶解,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涉及化学实验基本知识的考查,注意常见仪器的最小分度值、使用原则以及溶液的配制情况,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较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已知2A2(g)+B2(g)?2C3(g);△H=-Q1kJ/mol(Q1>0),在一个有催化剂的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加入2molA2和1molB2,在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C3的浓度为w mol•L-1,放出热量为Q2kJ.
(1)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为$\frac{{Q}_{2}}{{Q}_{1}}$.
(2)达到平衡后,若向原容器中通入少量的氩气,A2的转化率将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在原来的容器中,只加入2mol C3,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吸收热量Q3kJ,C3浓度=(填>、=、<)w mol•L-1,Q1、Q2、Q3之间满足何种关系Q1=Q2+Q3
(4)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
a.v(C3)=2v (B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2v逆(A2)=v(B2)         d.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5)改变某一条件,得到如图的变化规律(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d;
a.反应速率c>b>a       b.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大小为:b>a>c
c.T2>T1 d.b点A2和B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6)若将上述容器改为恒压容器(反应前体积相同),起始时加入2molA2和l molB2,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放出热量Q4kJ,则Q2< Q4(填“>”、“<”或“=”).
(7)下列措施可以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B2的转化率是(填选项序号)b.
a.选择适当的催化剂   b.增大压强  c.及时分离生成的C3   d.升高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实验小组用0.50mol•L-1NaOH溶液和0.50mol•L-1的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为环形玻璃棒搅拌棒;
(2)装置中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损失;
(3)写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热为57.3kJ•mol-1)$\frac{1}{2}$H2SO4(aq)+NaOH(aq)=$\frac{1}{2}$Na2SO4(aq)+H2O(l)△H=-57.3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对于反应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2H2O+C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nO2发生氧化反应,HCl发生还原反应
B.每反应掉4mol HCl转移2 mol电子
C.每生成1mol Cl2转移4 mol电子
D.反应中锰元素将电子转移给氯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时,关闭活塞a.
Ⅳ.…
(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其电子式是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3)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Br-=Br2+2Cl-
(4)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从原子结构分析,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5)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震荡,静置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或紫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今有一种标况下为固态的化合物X,X本身不导电,其熔化状态或水溶液能够导电,下列关于该化合物X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是电解质的可能性大B.X不可能是非电解质
C.X只能是盐类D.X可以是任意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铁跟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B.澄清石灰水跟盐酸反应:H++OH-═H2O
C.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Ba2++SO42-═BaSO4
D.碳酸钙中加入盐酸:CO32-+2H+═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表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NaCl═Na++Cl
NH3•H2O?NH4++OH-
 均属于电离方程式
B 向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过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_{4}^{2-}$
C Ba2++SO${\;}_{4}^{2-}$═BaSO4↓;
HCO${\;}_{3}^{-}$+OH-═CO${\;}_{3}^{2-}$+H2O
 均可表示一类反应
D Cl2+2NaOH═NaCl+NaClO+H2O;
3S+6NaOH═2Na2SO3+3H2O
 Cl2和S在反应中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化学反应2A(g)?B(g)+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零,反应物A的浓度(mol•L-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表:
实验序号时间
浓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1 800℃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
 2 800℃ C2 0.60 0.50 0.500.500.500.50
 3 800℃ C3 0.92 0.75 0.63 0.60 0.60 0.60
 4 820℃ 1.0 0.40 0.25 0.20 0.20 0.20 0.20
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1,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A平均速率为0.013mol/(L.min).
(2)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1.0 mol•L-1,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加入催化剂.
(3)8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25
(4)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v1(填>、<、=),且C3=1.2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