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已知如下物质的溶度积常数:FeS:Ksp=6.3×10-18;CuS:Ksp=1.3×10-36;ZnS:Ksp=1.6×10-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温度下,CuS的溶解度大于ZnS的溶解度
B.将足量CuSO4溶解在0.1 mol•L-1的H2S溶液中,Cu2+能达到的最大浓度为1.3×10-35 mol•L-1
C.因为H2SO4是强酸,故CuSO4+H2S═CuS↓+H2SO4不能发生
D.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2+,可以选用FeS作沉淀剂

分析 三种物质的化学式形式相同,可以直接通过溶度积常数比较二者的溶解度,根据溶度积常数计算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从溶解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

解答 解:A.ZnS与CuS的化学式形式相同,可以直接通过溶度积常数比较二者的溶解度,Ksp越小,溶解度越小,故A错误;
B.将足量CuSO4溶解在0.1 mol•L-1的H2S溶液中,生成CuS沉淀后,溶液为硫酸铜溶液,Cu2+的最大浓度应为饱和溶液的浓度,故B错误;
C.由于CuS是难溶于酸的沉淀,反应符合复分解条件,能发生,故C错误;
D.FeS的溶度积大于CuS的溶度积,其溶解平衡的S2-浓度远大于CuS的S2-离子浓度,故加入FeS可以沉淀废水中的Cu2+,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问题,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溶度积的定义的理解和计算的应用,易错点为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W是由短周期元素X、Y、Z组成的盐.X、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X、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Y、Z同周期且相邻,但与X不同周期.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三种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中,Z的最大
B.W溶液显碱性或中性
C.原子半径:X>Y>Z
D.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5℃,电离平衡常数:
化学式CH3COOHH2CO3HClOH2SO3
电离平衡常数1.8×10-5K1=4.3×10-7
K2=5.6×10-11
3.0×10-8K1=1.5×10-2
K2=1.0×10-7
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的下列四种物质:a.Na2CO3,b.NaClO,c.CH3COONa,d.NaHCO3;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dc(填编号)
(2)在Na2CO3溶液中通入少量的SO2气体,写出离子方程式2CO32-+SO2+H2O═2HCO3-+SO32-
(3)用0.1000mol/L NaOH溶液滴定0.1000mol/L 20mL CH3COOH溶液,得到如图曲线在②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CH3COO-)>c(H+)=c(OH-
在①时,测得pH约为5,c(CH3COO-)-c(Na+)=10-5-10-9mol/L(填精确数值)
(4)常温下,CH3COOH与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均为1.8×10-5,则NH4HCO3溶液呈碱性.
溴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称取Na2CO3和NaHCO3混合物样品1.6226g,溶于水配成250.00ml溶液,取出该溶液25.00ml用 0.1mol•L-1 盐酸滴定,得到如图曲线.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样品中Na2CO3含量越高,起始pH也越大
B.计量点①中有关离子浓度关系为:c(HCO3-)>C(Cl-)>c(CO32-
C.计量点②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关系为:2(CO32-)+c(HCO3-)=C(H+)-c(OH-
D.此样品n(NaHCO3)=(28.1-11.9)×10-3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环形玻璃搅拌棒,装置的主要缺点是小烧杯口和大烧杯口没有平齐.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不相等(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相等(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因中和热是指稀强酸与稀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H2O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偏小;(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5)用相同量的浓硫酸代替盐酸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偏大;(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目前污水处理厂用新型高效絮凝剂碱式硫酸铁[Fe(OH)SO4]来处理水中的悬浮颗粒物,采用微生物燃料电池使水中的有机物变成二氧化碳,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
I.工业上利用废铁屑(含少量氧化铝、氧化铁等)生产碱式硫酸铁的工艺流程如图1:

已知:25℃时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表:
沉淀物Fe(OH)3Fe(OH)2Al(OH)3
开始沉淀2.37.53.4
完全沉淀3.29.04.4
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少量NaHCO3的目的是调节pH在4.4-7.5范围内,使溶液中Al 3+沉淀.
(2)若沉淀完全时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为1.0×10-5mol/L,则Ksp[Fe(OH)2]=1.0×10-15
(3)在实际生产中,反应②常同时通入O2以减少NaNO2的用量,若标况下有33.6L O2参与反应,则相当于节约NaNO2的物质的量为6mol.
(4)该生产碱式硫酸铁的工艺过程中存在的明显缺点是会产生一氧化氮,会造成大气污染.
II.微生物燃料电池是以微生物作催化剂,以有机污水为燃料,将有机污水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装置.
(5)重庆大学研究出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可以将污水中的CH3COO-处理掉,
其总反应为:2CH3COOK+4H2O+8K2S2O8═4CO2↑+7H2SO4+9K2SO4,写出该微生物
燃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CH3COO-+2H2O-8e-=2CO2↑+7H+
(6)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2:
①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有BD
A.电池的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
B.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90克葡萄糖,经外电路通过的电子数为12NA
C.该电池能够在高温下工作
D.放电过程中,H+从负极区向正极区迁移
②化学需氧量(COD)是重要的水质指标,其数值表示将1L水中的有机物氧化为CO2、H2O所需消耗的氧气的质量.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来处理某些污水并进行发电,如果1L废水中有机物(折算成葡萄糖)氧化所提供的化学能低于5.6kJ,就没有
发电的价值.则适合用微生物燃料电池发电的污水,其COD最低为384mg/L.
(已知葡萄糖的燃烧热为2800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科学家设想以N2和H2为反应物,以溶有A的稀盐酸为电解质溶液,可制造出既能提供电源,又能固氮的新型燃料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电池外电路电流从通入H2的电流流向通入N2的电极
B.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会变大,故需要加入盐酸
C.通入N2的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N2+6e-+8H+═2NH4+
D.通入H2的电极为负极,A为NH4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已知有机化合物A只由C、H两种元素组成且能使溴水褪色,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A、B、C、D、E有如下关系:则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鉴别A和甲烷可选择使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D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羧基,利用D物质可以清除水壶中的水垢
C.物质C的结构简式为CH3CHO,E的名称为乙酸乙酯
D.B+D→E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3COOH$?_{△}^{催化剂}$CH3COOC2H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针对网络上流传的隔夜熟肉中因亚硝酸钠(NaNO2)含量严重超标而不能食用的说法,某兴趣小组开展如下探究活动:
活动一:查阅资料
NaNO2有毒,具有较强氧化性和较弱还原性,NaNO2溶液显碱性,国家规定肉制品中NaNO2含量不能超过30mg/kg.
(1)NaNO2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NO2-+H2O?HNO2+OH-.(用离子方程式表达)
活动二:鉴别NaNO2与食盐
(2)可用稀硫酸、淀粉和KI溶液鉴别,溶液变蓝的是NaNO2.(填化学式)
活动三:探究NaNO3与NaNO2的相互转化
(3)制取NaNO2与NaNO3混合溶液的装置示意图如图.
已知:2NO2+2NaOH═NaNO2+NaNO3+H2 O
①装置II中的试剂不能为水,理由是二氧化氮与水反应能产生一氧化氮,排到空气中会造成污染.
②装置III中反应完全后,接下来的操作是打开活塞a(选填“a”或“b”,下同),关闭活塞b.
(4)将NaNO2与NaNO3混合溶液露置于空气,隔夜后,测得溶液的pH减小,则溶液中NaNO2的含量减少(选填“增多”、“减少”、或“不变”),原因可能是2NaNO2+O2=2NaNO3(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活动四:检测熟肉中NaNO2含量的变化
(5)分别从 1000g刚煮熟的肉和 1000g隔夜熟肉中提取NaNO2,配成溶液,再分别用0.00500mol/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刚煮熟的肉消耗12.00mL,隔夜熟肉消耗16.00mL.(提示:MnO4转化为Mn2+,NO2转化为NO3
①在该滴定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有BE
A.容量瓶         B.酸式滴定管       C.碱式滴定管
D.分液漏斗       E.锥形瓶           F. 烧瓶
②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为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时锥形瓶内溶液变红,且30秒内不褪色.
③隔夜熟肉中NaNO2的含量是13.8mg/kg,该数据说明保存得当的隔夜熟肉能(选填“能”或“不能”)食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