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A元素原子的L层比B元素原子的L层少3个电子,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比A元素总电子数多5个,则A、B可形成(  )
A.共价化合物B2A3B.离子化合物B2A3C.共价化合物B3A2D.离子化合物B3A2

分析 A元素原子的L层比B元素原子的L层少3个电子,则A有2个电子层,B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比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多5个,则B原子不能处于第二周期,可推知A的L层电子数为5,则A为N元素,则B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2,B为Mg元素,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A元素原子的L层比B元素原子的L层少3个电子,则A有2个电子层,B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比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多5个,则B原子不能处于第二周期,可推知A的L层电子数为5,则A为N元素,则B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2,B为Mg元素,则A与B可形成的化合物为Mg3N2,符合B3A2型,为离子化合物,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原子的结构与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以及最外层电子数与化合价的关系,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摩尔”和“摩尔质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摩尔质量等于其相对分子(原子)质量
B.“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单位
C.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
D.0.012kgl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实验室可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备Cl2:MnO2+4HCl(浓) $\frac{\underline{\;\;△\;\;}}{\;}$ MnCl2+Cl2↑+2H2O
取1.74g二氧化锰与20mL 36.5% 的盐酸(密度为1.2g•mL-1)反应,生成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448L;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0mL某AgNO3溶液使Cl-恰好完全沉淀,该AgN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二氯化二硫(S2C12)可用作橡胶工业的硫化剂,常温下它是橙黄色有恶臭的液体,它的分子结构与H2O2相似,熔点为l93K,沸点为41lK,遇水很容易水解,产生的气体能使品红褪色,S2C12可由干燥的氯气通入熔融的硫中制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S2C12晶体中存在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B.S2C12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C.S2C12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D.S2C12与水反应后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现有下列几种物质
①铜  ②稀硝酸  ③氯化氢  ④氯气  ⑤NaHSO4固体  ⑥二氧化碳 ⑦氨水⑧Ba(OH)2固体 ⑨熔融的硝酸钾 ⑩Na2CO3•10H2O晶体
(1)其中,能导电的物质有①②⑦⑨,( 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有③⑤⑧⑨⑩,属于非电解质的有⑥.
(2)上述物质中有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H++OH-═H2O,写出一个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Ba(OH)2+2HNO3=Ba(NO32+2H2O或Ba(OH)2+2HCl=BaCl2+2H2O.
(3)向⑦中通入③至恰好完全反应,则⑦的导电能力的变化为不断增强.
(4)将⑧的溶液滴加到⑤的溶液中至恰好沉淀为止时的离子方程式为Ba2++OH-+SO42-+H+=BaS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
A、分液  B、蒸发  C、萃取  D、蒸馏  E、过滤
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上述哪一种方法最合适?
(1)植物油和水A
(2)除去水中的泥沙E
(3)从碘水中提取碘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aR3-bMn+的核外电子数相等,则a值等于(  )
A.b+n+3B.b+n-3C.b-n+3D.b-n-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
A.NaOH溶液保存在配有玻璃塞的细口瓶中
B.金属钠通常密封保存在煤油中
C.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并置于阴凉处
D.氢氟酸保存在塑料试剂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乙基香草醛(结构为)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①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②遇FeCl3溶液显紫色且能与浓溴水反应
③苯环上有两个烃基        ④苯环上的官能团处于对位.
A.3B.4C.5D.6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