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避免船体遭受腐蚀,在船舶的外壳装上若干锌块,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B.原电池工作时,电流的方向由正极→负载→负极→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正极
C.纯银在空气中久置变黑发生的是化学腐蚀
D.在铁制品上镀铜时,铁制品作电镀池的阳极,铜盐为电镀液

分析 A.锌、铁和海水构成原电池,锌为负极,被消耗,铁为正极,被保护;
B.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失去电子,电流由正极经外电路流向负极,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流向正极;
C.因在空气中发生化学腐蚀,生成硫化银;
D.镀铜时,Cu为阳极,失去电子.

解答 解:A.作原电池负极的金属加速被腐蚀,作原电池正极的金属被保护,锌、铁和海水构成原电池,锌作负极,铁作正极被保护,该保护方法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A正确;
B.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的运动方向相反,原电池工作时电流由正极经外电路流向负极,原电池中电流流向为电解质溶液到正极,故B正确;
C.纯银在空气中久置变黑发生化学腐蚀,生成硫化银,故C正确;
D.镀铜时,Cu为阳极,失去电子,而铁制品作电镀池的阴极,铜盐为电镀液,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原理,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原电池中正负极的判断方法和电解原理以及电流的移动是解题关键,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甲、乙两容器,甲的容积固定,乙的容积可变.在一定温度下,向甲中通入1mol N2和2mol H2,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为0.6mol.
(1)甲中N2的转化率是3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frac{{c}^{2}(N{H}_{3})}{c({N}_{2})•{c}^{3}({H}_{2})}$.
(2)相同温度下,向乙中通入1molNH3,且保持容积与甲相同,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与甲平衡中相同.起始时乙中还须通入0.5mol N2和0.5mol 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1 mol乙烯与Cl2完全加成,然后与Cl2发生取代反应,共消耗氯气5mol
B.溴水遇到乙醛溶液出现褪色现象,是因为它们发生了氧化反应
C.乙烯与苯都能使溴水褪色,但褪色原理不同
D.互为同分异构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在25mL 0.2mol/L NaOH溶液中含2g溶质;实验室使用的浓盐酸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1.19g/mL,则该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9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还原剂中必定有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B.通电后,氢氧化铁胶体向阴极运动
C.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D.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可以发生丁达尔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1molNa2O2晶体中共含有4NA个离子
B.0.1mol AlCl3完全水解转化为氢氧化铝胶体,生成0.1NA个胶粒
C.常温常压下16gO2和O3混合气体含有NA个氧原子
D.1mol/LNa2CO3溶液中含有NA个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1)氨气的摩尔质量是17g/mol.3.4g氨气的物质的量是0.2mol,所含分子数为0.2NA,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溶于水配成200mL的溶液时,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2)合理利用化学反应可以造福人类.
①生产消毒液是将氯气通入NaOH 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2+2OH-═ClO-+Cl-+H2O;
②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来源,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
③家庭生活中漂白粉漂白原理,写出相应化学方程式Ca(ClO)2+CO2+H2O=CaCO3↓+2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纯碱即sod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是食品、造纸、制药、玻璃、肥皂、印染等工业乃至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工业制取方法有很多种.
Ⅰ.布兰制碱法
古代,人们从草木灰中提取碳酸钾,后来又从盐碱地和盐湖等天然资源中获取碳酸钠,但量太小,远不能满足化工生产需求.1791年法国医生路布兰首先获得制碱专利,以食盐为原料制碱,称路布兰制碱法.
路布兰法是以食盐、石灰石、浓硫酸、焦炭为原料,在高温下进行煅烧,再浸取,结晶而制得纯碱.
(1)食盐和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H2SO4(浓)$\frac{\underline{\;\;△\;\;}}{\;}$Na2SO4+2HCl↑;硫酸钠和焦炭、石灰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4+4C+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S+Na2CO3+4CO或Na2SO4+2C+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S+Na2CO3+2CO2(已知产物之一为CaS).
(2)该方法的缺点是该方法生产时需要高温,浓硫酸对设备腐蚀严重.
Ⅱ.氨碱法即索尔维制碱法,是1862年比利时人索尔维以食盐、氨、二氧化碳原料发明的制碱法,碱法的工艺如图1所示,得到的碳酸氢钠精短少生成纯碱.
(3)图中的中间产物BCO2,CCa(OH)2,DNH3(写化学式).
(4)装置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CO2+NaCl+H2O=NaHCO3+NH4Cl.
Ⅲ.候氏制碱法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对上述方法做了较大的改进,此法的最大特点是不从固体碳酸氢铵而是由盐卤先吸收氨后再碳酸化以进行连续生产,这样巧妙的把氨气工业和制碱工业联合起来,故又称联合制碱法.
(5)候氏制碱法的优点是提高食盐利用率、副产物氯化铵可用作化肥、可利用合成氨的产物CO2
(6)有人认为碳酸氢钾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相似,故也可用氨碱法以氯化钾和石灰石为原料制碳酸钾.请结合图2的溶解度(S)随温度变化曲线,分析说明是否可行?不可行,碳酸氢钾的溶解度较大,降温过程中不会析出碳酸氢钾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t℃时,将 2molSO2 和 1molO2 通入体积为 2L 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2min 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此时测得反应物O2 还剩余 0.8mol,
请填写下列空白:
(1)从反应开始到达化学平衡,生成 SO3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1•min-1;平衡时,SO2转化率为20%
(2)下列叙述能证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BCF
A.混合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B.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C.SO2 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D.容器内气体原子总数不再发生变化
E.相同时间内消耗 2n molSO2 的同时消耗 n molO2
F.相同时间内消耗 2n molSO2的同时生成 n molO2
(3)以下操作会引起化学反应速率变快的是ACD
A.向容器中通入O2      
B.扩大容器的体积     
C.使用正催化剂
D.升高温度            
E.向容器中通入氦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