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1)如图1所示为两种常见仪器的部分结构.A图中液面所示溶液的体积为21.60mL,用仪器A或B测量液体体积,平时读数为N mL,仰视读书为M mL,若M>N,则所使用的仪器室滴定管(填序号).
(2)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提取海带中的碘.
①将海带灼烧灰化所需瓷质仪器为坩埚.
②将溶液中的I- 氧化为I2,氧化剂最好选用D(填序号).
A.浓硫酸B.浓硝酸C.KMnO4(H+)溶液D.H2O2(H+)溶液
③可作为从碘水中萃取碘的有机溶剂是苯、四氯化碳(填试剂名称).
④从碘的有机溶液中回收有机溶剂,可选用的实验装置时B(填如图2所示序号).
(3)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仅含NaCl杂质)中碳酸盐的质量分数,方案为:
①判断沉淀是否完全的操作时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加AgNO3溶液,无沉淀生成,则沉淀完全.
②过滤后需要洗涤沉淀,若未洗涤沉淀,实验结果将偏大(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为了检验沉淀已洗涤干净,可向最后一次洗涤的滤液中滴加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与小试管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如没有沉淀生成,则说明洗涤干净(填化学式).
③该样品中碳酸盐的质量分数为$\frac{106g}{a}%$(用a、b的代数式表示).

分析 (1)图1中A为滴定管,液面介于21~22mL之间,B为量筒,仰视时,滴定管读数偏大,量筒读数偏小;
(2)①加热固体所用仪器为坩埚;
②将溶液中的I- 氧化为I2,注意不能引入杂质;
③一般用苯、四氯化碳作萃取剂;
④从碘的有机溶液中回收有机溶剂,应用蒸馏的方法分离;
(3)①检验是否沉淀完全实际上就是检验是否含有氯离子,所以可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然后进行判断;
②固体具有吸附作用,如没有洗涤干净,可导致固体质量偏大;可检验洗涤液是否含有氯离子来检验是否洗涤干净;
③bg为CaCO3的质量,以此可知Na2CO3的质量,进而计算质量分数.

解答 解:(1)图1中A为滴定管,液面介于21~22mL之间,滴定管刻度由上到下逐渐增大,由图可知体积读数为21.60mL,B为量筒,刻度从下到上增大,仰视时,滴定管读数偏大,量筒读数偏小,故答案为:21.60;滴定管;
(2)①将海带灼烧灰化所需瓷质仪器为坩埚,故答案为:坩埚;
②将溶液中的I- 氧化为I2,注意不能引入杂质,应选用酸性过氧化氢溶液,故答案为:D;
③苯、四氯化碳不溶于水,且碘在苯、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较大,一般用苯、四氯化碳作萃取剂,故答案为:苯、四氯化碳等;
④从碘的有机溶液中回收有机溶剂,应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B;
(3)①检验是否沉淀完全实际上就是检验是否含有氯离子,所以可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如果没有沉淀完全则会有沉淀产生,
故答案为: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加AgNO3溶液,无沉淀生成,则沉淀完全;
②固体具有吸附作用,如没有洗涤干净,可导致固体质量偏大;可检验洗涤液是否含有氯离子来检验是否洗涤干净,操作方法是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与小试管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如没有沉淀生成,则说明洗涤干净,
故答案为:偏大;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与小试管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如没有沉淀生成,则说明洗涤干净;
③bg为CaCO3的质量,由Na2CO3~CaCO3可知,n(Na2CO3)=n(CaCO3)=$\frac{b}{100}$mol,则m(Na2CO3)=$\frac{106b}{100}$g,
则ω(Na2CO3)=$\frac{\frac{106b}{100}}{a}×100%$=$\frac{106g}{a}%$,
故答案为:$\frac{106g}{a}%$.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物质含量的测定,分离以及定量仪器的使用等知识,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学生的分析、实验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实验的基本操作以及实验原理,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已知450℃时,2SO2(g)+O2(g)?2SO3(g)△H=-Q1,在相同条件下,向一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SO2和0.5molO2,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Q2,则Q1、Q2满足的关系是(  )
A.Q2<$\frac{{Q}_{1}}{2}$B.Q2>$\frac{{Q}_{1}}{2}$C.Q2=$\frac{{Q}_{1}}{2}$D.不能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
(2)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的方法是在一个30 mL的大试管中注入3 mL乙醇,再分别缓缓加入2 mL浓硫酸、3mL乙酸(乙醇和浓硫酸的加入顺序不可互换),边加边振荡试管使之混合均匀
(3)浓硫酸的作用是:
①催化作用;②吸水作用;
(4)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吸收除去挥发出来的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5)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防止倒吸
(6)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也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②④⑤(填序号)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
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
④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⑤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水杨酸是合成阿斯匹林的重要原料.水杨酸的结构简式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水杨酸中除苯环外具有的官能团的名称羧基和酚羟基;
(2)请写出与水杨酸互为同分异构体,既属于酚类又属于酯类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3)写出水杨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在一定条件下,水杨酸与乙酸酐可合成阿斯匹林,阿斯匹林如图所示,1摩尔阿司匹林与NaOH完全反应需要氢氧化钠3mol.
(5)阿斯匹林药片需要保存在干燥处,受潮的药片易变质不宜服用;检验受潮药片是否变质的试剂是(只选一种试剂即可)氯化铁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在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反应中(  )
A.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粒子个数比是2:5
B.被氧化的盐酸占参加反应盐酸总数的$\frac{5}{8}$
C.KMnO4只有一部分发生还原反应
D.KMnO4与HCl恰好分别完全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标准状况下9.6g的某气体,体积与0.6g氢气体积相同,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
(2)在同温同压下,某两种气体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8:5,这两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5.
(3)标准状况下15g CO和CO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0.08L,则此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33.3g/mol,混合气体中CO2的物质的量是0.15mol,CO的质量是8.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气体A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D是食醋中的主要成分.A能发生以下转化:
(1)A的结构简式为:CH2=CH2;①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2)E是(写结构简式)
(3)写出相应转化过程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②:2CH3CH2OH+O2$→_{△}^{Cu}$2CH3CHO+2H2O
③:CH3CH2OH+CH3COOH$→_{△}^{浓硫酸}$CH3COOCH2CH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A、B都是芳香族化合物,1mol A水解得到1mol B和1mol醋酸.A、B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B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150,且分子中碳和氢元素总的质量分数为0.652.A溶液具有酸性,不能使FeCl3溶液显色.
(1)由题意知:B中一定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羧基、羟基
(2)1个B分子中应该有3个氧原子,B的相对分子质量M(B)的计算式为$\frac{3×16}{1-0.652}$
(3)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B),醋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B)+42
(4)B可能的一种结构简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1)测得一定温度下某溶液的pH=6.5,且溶液中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相等,此溶液呈中性.测定温度高于25℃(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2)将25℃下pH=12的NaOH溶液a L与pH=1的HCl溶液b L混合.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则a:b=,10:1.
(3)在一定温度下,有a.盐酸 b.硫酸 c.醋酸三种酸:(均填字母)
①若三者c(H+)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a>b.
②当三者c(H+)相同且体积也相同时,分别放入足量的锌,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a=b.
③将c(H+)相同的三种酸均加水稀释至原来的100倍后,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