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在298K时,1mol CH4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热量890.0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现有CH4和CO的混合气体0.75mol,完全燃烧后,生成CO2气体和18克液态水,并放出515kJ热量,则CH4和C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mol.
(2)利用该反应设计一个燃料电池:用氢氧化钾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多孔石墨做电极,在电极上分别通入甲烷和氧气.通入甲烷气体的电极应为
 
极(填写“正”或“负”),该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填字母代号).
a.CH4-e-+2O2═CO2+2H2O
b.CH4-8e-+10OH-═CO32-+7H2O
c.O2+2H2O+4e-═4OH-
d.O2-4e-+4H+═2H2O
(3)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中,石墨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如果起始时盛有1000mL pH=5的硫酸铜溶液(25℃,CuSO4足量),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变为1,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若要使溶液恢复到起始浓度(温度不变,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可向溶液中加入
 
(填物质的化学式),其质量约为
 
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化学电源新型电池,电解原理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电化学专题
分析:(1)依据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解答,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反应焓变;根据H元素守恒计算CH4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CO的物质的量;
(2)反应中甲烷发生氧化反应,而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应在负极通入甲烷,甲烷在负极失去电子,碱性条件下生成碳酸根与水;
(3)电解池中电子流出的电极为阳极,溶液中水在阳极失去电子生成氧气与氢离子,铜离子在Fe电极上放电析出,附着在Fe电极上,总反应式为2CuSO4+2H2O
 通电 
.
 
2Cu+2H2SO4+O2↑,要使溶液恢复原状态,需要加入物质与硫酸反应能生成硫酸铜、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可加入CuO(或CuCO3),根据pH变化计算电解生成的硫酸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生成Cu的物质的量,再根据Cu原子守恒计算.
解答: 解:(1)在298K时,1mol CH4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热量890.0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H=-890.0kJ/mol,
18克液态水的物质的量=
18g
18g/mol
=1mol,根据H原子守恒可知n(CH4)=
1mol×2
4
=0.5mol,故n(CO)=0.75mol-0.5mol=0.25mol,
故答案为:CH4(g)+2O2(g)═CO2(g)+2H2O(l)△H=-890.0kJ/mol;0.5;0.25;
(2)甲烷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通入甲烷气体的电极应为负极,甲烷在负极失去电子,碱性条件下生成碳酸根与水,电极反应式为:CH4-8e-+10OH-═CO32-+7H2O,
故答案为:负;b;
(3)电解池中电子流出的电极为阳极,石墨为阳极,溶液中水在阳极失去电子生成氧气与氢离子,电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或2H2O-4e-=O2↑+4H+,铜离子在Fe电极上放电析出,附着在Fe电极上,故看到的现象为:石墨电极表面有气泡产生,铁电极上附着一层红色物质,溶液颜色变浅;
总反应式为2CuSO4+2H2O
 通电 
.
 
2Cu+2H2SO4+O2↑,要使溶液恢复原状态,需要加入物质与硫酸反应能生成硫酸铜、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可加入CuO(或CuCO3),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变为1,则△c(H+)=0.1mol/L-10-5mol/L=0.1mol/L,n(H+)=1L×0.1mol/L=0.1mol,故生成n(H2SO4)=0.05mol,则由电解反应可知析出的Cu的物质的量为0.05mol,由Cu原子守恒可知,m(CuO)=0.05mol×80g/mol=4g,或m(CuCO3)=0.05mol×124g/mol=6.2g,
故答案为:4OH--4e-═O2↑+2H2O或2H2O-4e-=O2↑+4H+;石墨电极表面有气泡产生,铁电极上附着一层红色物质,溶液颜色变浅;CuO(或CuCO3);4g(或6.2g).
点评: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明确电极反应及利用电子守恒、元素守恒等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A~F是我们熟悉的单质或化合物,其中A、B是常见的金属,E在常温下是黄绿色气体;在适当的条件下,他们之间可以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

试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
 

(2)在①-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
 
,其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
 

(3)写出上图中白色沉淀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请写出在D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检验上图无色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方法是(填写实验名称):
 
,现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同呼吸 共奋斗”,旨在释放和传递建设美丽中国人人共享、人人有责的信息.下列有关环境方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能使人中毒的原理是CO能将人体血液中的Fe2+氧化
B、采取“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等方法,提高空气质量
C、推广可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展低碳经济,同时能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的含量,PM2.5值越高,大气污染越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红色固体粉末样品可能含有Fe2O3和Cu2O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其组成进行探究.资料支持:Cu2O在酸性溶液中会发生反应:Cu2O+2H+═Cu+Cu2++H2O.
方案一:
(1)学生甲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过量浓硝酸,产生一种红棕色的气体.由此可得出样品中一定含有
 
,写出产生上述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2)进一步探究样品中另一种成分.实验操作步骤为:取少量上述溶液,
 

方案二:
(3)学生乙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并作出如下假设和判断,结论正确的是
 

A.若固体全部溶解,说明样品一定含有Fe2O3,一定不含有Cu2O
B.若固体部分溶解,说明样品一定含有Cu2O,一定不含有Fe2O3
C.若固体全部溶解,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色,说明样品一定含有Fe2O3和Cu2O
方案三:
学生丙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称量反应前后装置C中样品的质量,以确定样品的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4)装置A是氢气的发生装置,可以使用的药品是
 

A.氢氧化钠溶液和铝片   B.稀硝酸和铁片  C.稀硫酸和锌片  D.浓硫酸和镁片
(5)下列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是
 
(填序号).
①打开止水夹;          ②关闭止水夹;            ③点燃C处的酒精喷灯;
④熄灭C处的酒精喷灯    ⑤收集氢气并验纯.
(6)假设样品全部参加反应,若实验前样品的质量为1.6克,实验后称得装置C中固体的质量为1.3克.则样品的组成是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Fe:56Cu:64C:12O:1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硫酸、硝酸和盐酸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化学实验室里必备的试剂.
(1)常温下,可用铝槽车装运浓硫酸,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
 
性;硝酸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这是因为硝酸具有
 
性;敞口放置的浓盐酸浓度会减小,这是因为盐酸具有
 
性.
(2)①在100mL 18mol?L-1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铜片,加热使之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3.44L,则参加反应的铜片的质量为
 
(选填序号);
a.115.2g      b.76.8g      c.57.6g     d.38.4g
②若使上述①中反应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向其中加入硝酸钠,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工业制盐酸是以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为基础进行的,该电解过程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目前,消除氮氧化物污染有多种方法.
(1)用CH4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
①CH4(g)+4NO2(g)═4NO(g)+CO(g)+2HO(g)△H=-574kJ/mol
②CH4(g)+4NO2(g)═4NO(g)+CO(g)+2H2O(g)△H=-1160kJ/mol
③H2O(g)═H2O(l)△H=-44.0kJ/mol.
写出CH4(g)与NO2(g)反应生成N2(g),CO2(g)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 式
 

(2)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有关反应为:某研究小组向恒容密闭容器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恒温(T℃)条件下反应,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下:
物质
浓度(mol/L)
时间(min)
NO N2 CO2
0 0.100 0 0
10 0.058 0.021 0.021
20 0.040 0.030 0.030
30 0.040 0.030 0.030
40 0.032 0.034 0.017
50 0.032 0.034 0.017
①不能作为判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容器内CO2的浓度保持不变 
B.v(N2)=2v(NO)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E.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②在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保留两位小数);
③在30min,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改变的条件是
 

(3)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超音速飞机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成CO2和N2,其反应为:
2NO+CO
催化剂
2CO2+N2C△H<0.
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化学反 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表中.
试验编号 T(℃) NO初始浓度(mol/L) CO初始浓度(mol/L)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
280 1.20×10-3 5.80×10-3 82
a b c 124
350 d e 124
①上表中:a=
 
,b=
 
,e=
 

②请在给出的坐标图中,画出上表中实验Ⅱ和实验Ⅲ条件下混合气体中NO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图,并标明相应的实验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课外活动小组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最后的产物产生浓厚兴趣.试通过实验来探究其成分
Ⅰ、实验装置:

该装置B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是
 

装置B的作用是
 

Ⅱ、实验现象:玻璃管A中的粉末有红色逐渐变为黑色时,停止加热,继续通一氧化碳,冷却到室温,停止通气,同时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Ⅲ、实验结论:
甲认为:依据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出生成的黑色固体为金属铁
乙认为:仅从上述实验现象,不足以证明生成的黑色固体为金属铁,他增加一个实验:用磁铁靠近黑色固体,看到有黑色固体被磁铁吸引.于是得出生成的黑色固体为金属铁的结论.
请你通过该反应的相关资料对他们的结论作出判断,并通过实验检验其合理性:
(1)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加热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
3Fe2O3+CO═2Fe3O4+CO2     3Fe3O4+4CO═2Fe+4CO
(2)四氧化三铁(Fe3O4)为黑色固体,有强磁性,能够被磁铁吸引.
甲、乙同学的结论
 

你对此评价的理由是
 

Ⅳ、实验探究
对反应后固体成分提出假设:
假设1:反应后固体中只有Fe;
假设2:反应后固体中只有Fe3O4
假设3:反应后固体中
 

为确定实验中最后产物中的成分,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利用限选试剂和仪器帮助他完成该探究过程,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限选试剂和仪器:1mol/L CuSO4、0.01mol/L KSCN溶液、1mol/L 盐酸、0.01mol/L 氨水、试管、玻璃棒、胶头滴管.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一;取硬质玻璃管中固体产物少量分别与A、B试管中,加入足量1mol/L
CuSO4溶液,搅拌溶解.
(1)若A试管中黑色固体不溶解,并且没有观察到其它现象,则黑色固体为
 

(2)若B试管中有红色固体析出,则说明黑色固体中含有
 
步骤二:对试管B中溶液过滤,将所的固体洗涤干净后加足量1mol/L盐酸后再依次分别加入适量0.01mol/L氨水、少量0.01mol/L KSCN溶液. ①若溶液不变红色,则
 


②若溶液变红色,则
 
Ⅴ、延伸探究:丁同学试图通过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变化来确定黑色固体的成分,你认为可行吗?(假设氧化铁在反应中完全反应)
 
(填“行”或“不行”)
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C、D、E、F六种元素.其中A的基态原子有3个不同的能级,各能级中的电子数相等;C的基态原子2p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数与A原子的相同;D为它所在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E和C位于同一主族,F的原子序数为24.
(1)F原子基态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在A、B、C三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回答).
(3)元素B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远高于元素A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其主要原因是
 

(4)由A、B、C形成的离子CAB-与AC2互为等电子体,则CAB-的结构式为
 

(5)在元素A与E所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A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6)由B、C、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pH=2的H2SO4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目为0.01NA
B、当H2O与Na2O2反应生成1 molO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4NA
C、标准状况下,2.24 L 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0.1NA
D、1 L 0.1 mol?L-1FeCl3溶液中含有的Fe3+离子数目为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