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初中实验用碳还原氧化铜来制备金属铜,要求温度较高,普通酒精灯很难达到该温度.某实验小组用无水硫酸铜代替氧化铜,只需用普通酒精灯加热反应,能达到相同的实验目的.将生成的混合气体通入以下装置进行检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的品红溶液褪色,证明有气体;C中品红溶液无明显现象,D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气体;
(2)B中可加入 , 以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某种气体; 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c、饱和氯化钠溶液 d、溴水
(3)依据上述实验现象,请写出碳还原硫酸铜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SO2; CO2
(2)ad
(3)CuSO4+C ?Cu+SO2↑+CO2
【解析】解:(1)SO2具有漂白性,所以把二氧化硫通过品红溶液,品红溶液会褪色,则A中的品红溶液褪色,证明有S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把混合气体中的SO2除去以后,再通过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2

所以答案是:SO2;CO2;(2)检验二氧化碳之前要先把二氧化硫除去,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以用具有强氧化性的溶液来吸收,所以可选用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

所以答案是:ad;(3)由实验可知,生成的气体为SO2和CO2,所以碳还原硫酸铜生成Cu、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其反应方程式为:CuSO4+C Cu+SO2↑+CO2↑;

所以答案是:CuSO4+C Cu+SO2↑+CO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以下三种途径来制取等质量的硝酸铜。

铜与稀硝酸反应;

铜与浓硝酸反应;

铜先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再跟硝酸反应。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三种途径所消耗铜的质量相等

B. 三种途径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①>②>③

C. 途径的制备方法最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D. 途径中被氧化的铜与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元素均被氧化
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一套检验气体性质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向装置中缓慢通入气体X,若关闭活塞K,则试管中的品红试液无变化,而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K,则品红试液褪色.根据此现象判断,气体X和洗气瓶内液体Y可能是(
①X:H2S,Y:浓H2SO4
②X:SO2 , Y:饱和NaHCO3溶液
③X:CO2 , Y:Na2SO3溶液
④X:Cl2 , Y:饱和NaHCO3溶液.
A.③和④
B.②和④
C.①和②
D.②和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Ti4+位于顶点上,O2位于面心上,Ca2+位于中心)
A.该晶体的化学式为CaTiO3
B.该晶体中每个Ti4+和8个O2相紧邻
C.一个CO2晶胞中平均含有4个CO2分子
D.金属晶体的熔点可能比分子晶体的熔点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小组选用以下装置和药品进行探究实验.
①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将A、B连接,A中产生的气体并不能使B中的溶液变浑浊,这是为什么?
③若要制取一瓶较为纯净、干燥的CO2 , 所选用装置的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正确连接顺序为:a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分散系属于悬浊液的是(

A. 牛奶 B. 蔗糖溶液 C. 泥浆水 D. 氢氧化铁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规格为10 mL的量筒量取6.20 mL的液体

B.蒸发结晶时,可将溶液直接蒸干

C.利用蒸馏或分馏可除去液态混合物中沸点不同的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D.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充分静置后紫红色液体在上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述正确的是( )

A. 98%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 49%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9.2mol/L

B. 2L水吸收44.8L氨气(标况)时所得氨水的浓度不是1molL-1,只有当44.8L(标况)氨气溶于水制得2L氨水时,其浓度才是1molL-1

C. 只含K2SO4NaCl的混合水溶液中,如果Na+SO42-的物质的量相等,则K+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同

D. 50mL 1mol/LAlCl3溶液中的Cl浓度与50ml 3mol/LBaCl2溶液Cl浓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