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烃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碳碳双键断裂,如:R1CH===CHR2,被氧化为被氧化为
,由此推断分子式为C4H8的烯烃在该条件下的氧化产物有( )
A.2种 B.3种 C.4种 D.6种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氧化性:Br2>Fe3+>I2,向含有a mol FeI2的溶液中加入含b mol Br2的溴水,下列判断或相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忽略离子的水解)( )
A.当a=2,b=1时,离子方程式为:2Fe2++Br2→2Fe3++2Br-
B.如果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Fe2+)=c(Fe3+),则4/5<a/b<1
C.当a=1,b=2时,离子方程式为:2Fe2++4I-+3Br2→2Fe3++2I2+6Br-
D.当a=2,2<b<3时,溶液中铁元素以两种离子形式存在,且一定是c(Fe3+)>c(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中:①乙烷;②苯;③聚丙烯;④聚异戊二烯;⑤2-丁炔;⑥环己烷;⑦邻二甲苯;⑧裂解气,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能与溴水反应而使溴水褪色的是( )
A.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③④⑤⑥⑦⑧ C.④⑤⑧ D.④⑤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充分燃烧2.8g某有机物A,生成8.8g CO2和3.6g H2O,这种有机物蒸气的相对密度是相同条件下N2的2倍。
(1)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
(2)该有机物链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有几种就写几种,不一定填满): 、 、 、 。
(3)若有机物A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一个信号峰(即只有一种氢原子),则用键线式表示的结构简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分析下图中各物质的转化关系。
已知A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单质。
(1)写出B、D的化学式:B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离子方程式:
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CO2→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欲在实验室中对Fe3+与I-的反应进行探究,实现Fe2+与Fe3+的相互转化。
(1)该同学最初的实验操作和现象如下:
编号 | 操作 | 现象 |
Ⅰ | 先向2 mL 0.1 mol·L-1 FeCl2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新制氯水 | |
Ⅱ | 先向2 mL 0.1 mol·L-1 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0.1 mol·L-1 KI溶液 | 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变成血红色;滴加KI溶液后,血红色无明显变化 |
①实验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eCl2溶液与新制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分析了导致实验Ⅱ现象的可能原因,并对实验方案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实验操作和现象如下:
编号 | 操作 | 现象 |
Ⅲ | 向2 mL 0.1 mol·L-1 KI溶液中滴加1 mL 0.1 mol·L-1 FeCl3溶液,再滴加KSCN溶液 | 滴加FeCl3溶液后,溶液变成黄色;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变成血红色 |
根据实验Ⅲ,该同学认为Fe3+有可能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请结合实验现象用简明的文字说明他得出上述结论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认为需要进一步设计实验,证明根据实验Ⅲ中现象得出的结论。请补全下表中的实验方案:
编号 | 操作 | 预期现象及结论 |
Ⅳ | 向2 mL 0.1 mol·L-1 KI溶液中滴加1 mL 0.1 mol·L-1 FeCl3溶液,__________ |
(4)上述实验结果表明,Fe3+有可能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进一步查阅资料知,参加反应的Fe3+与I-的物质的量相同。该同学结合上述实验结论,分析了实验Ⅲ中加入KSCN后溶液变红的原因,认为Fe3+与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流程来检验碳酸钾粉末中含有少量氯化钾和氢氧化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 步骤3的操作名称是过滤 |
| B. | 步骤1所需玻璃仪器是烧杯和玻璃棒 |
| C. | 试剂A是BaCl2溶液 |
| D. | 加入试剂A 的目的是除去CO32﹣并避免对Cl﹣或OH﹣的检验的干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