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的反应:N2 (g)+3H2 (g)?2NH3(g)达到平衡后,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将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增加到原来的2倍,其结果是(  )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达新平衡时,c(N2)较原平衡变小
C、达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密度变小
D、达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均比原平衡变大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
分析:若将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都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应缩小体积,增大压强,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反应前气体化学计量数之和大于反应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若将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都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应缩小体积,增大压强,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A.平衡正向移动,故A错误;
B.由上述分析可知,平衡正向移动,但是由于增加的是各种物质的浓度,故c(N2)较原平衡变大,故B错误;
C.容器容积不变,质量变大,故混合气体的密度变大,故C错误;
D.压强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把握浓度的变化转化为压强问题是解答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下列溶液①稀H2SO4 ②K2SO4 溶液 ③CuCl2溶液 ④CuSO4 溶液 ⑤KOH溶液
(1)阴极、阳极都有气体产生,且体积比(相同条件下)为2:1的是
 
(填序号).
(2)阴极、阳极都有气体产生,其中溶液pH变小的是
 
,pH变大的是
 
.(填序号)
(3)一个电极析出金属,一个电极逸出气体,且溶液pH明显减小的是
 
(填序号),其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普通玻璃试剂瓶的主要成份是SiO2.用该种试剂瓶保存NaOH溶液,长期存放会在瓶口与瓶塞之间出现一种白色粉末状物质,生成该物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某同学取该白色粉末状物质溶于水,将得到的溶液分成两份.
(1)一份中滴入1~2滴酚酞溶液,溶液显
 
色,继续滴加盐酸,边加边振荡,会出现软而透明的凝胶胶体,生成凝胶的化学方程式是
 
.用一束光线照射该凝胶会出现
 
效应. 
(2)另一份中通CO2气体,也会出现凝胶,说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的
 
(填“强”或“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以下几种物质:①Cu  ②O2③Na2O固体  ④NH3 ⑤CO2  ⑥蔗糖  ⑦NaCl固体  ⑧稀盐酸  ⑨纯H2SO4  ⑩Ba(OH)2固体,填空回答(填序号):
(1)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是
 

(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3)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NO2和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 g )?N2O4(g)△H<0.现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一定体积为2L的恒温密闭玻璃容器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
(1)图中共有两条曲线X和Y,其中曲线
 
表示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
 

(2)①前10min内用N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NO2)=
 
mol/(L?min).
②15min时,反应2NO2(g)?N2O4(g)在b点的浓度平衡常数K(b)=
 
(请带单位表示).
③在25min时引起浓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④35min时,反应2NO2(g)?N2O4(g)在d点的浓度平衡常数K(d)
 
K(b)(填“>”、“=”或“<”).
(3)若在35min时,保持温度不变,快速缩小玻璃容器的体积至1L,气体的颜色变化过程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知识后,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其中的探究,并分析和解答相关问题.
探究:CaCO3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设计实验如下:在 25C时,将CaCO3放入1000mL 1mol/L稀盐酸中,根据得到CO2气体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根据分析讨论以下问题(假设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1)在 0---2min、2min---4min、4min---6min内,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原因是
 
.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在0---4min内,用HCl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6min以后反应速率为
 
,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S(g)+3O2(g)=2SO2(g)+2H2O(l)△H=-Q1kJ/mol
2H2S(g)+O2(g)=2S (s)+2H2O(l)△H=-Q2kJ/mol
2H2S(g)+O2(g)=2S (s)+2H2O(g)△H=-Q3kJ/mol
判断Q1、Q2、Q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
A、Q1>Q2>Q3
B、Q1>Q3>Q2
C、Q3>Q2>Q1
D、Q2>Q1>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
(1)MgCl2
 
                   
(2)CH4

(3)CaO
 
                 
(4)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
 
,元素的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