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某矿石的主要成分是由前20号元素中的4种组成,其化学式为WmYnZpZq.X、Y、Z、W分布在三个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Y为金属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W的单质能与冷水剧烈反应,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X、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Y、Z位于同周期,Z的单质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
B.Y的氯化物为离子化合物
C.W位于第3周期IA族,其原子半径比其他元素的都大
D.将2 mol W的单质和1 mol Y的单质投入足量的水中会产生2.5 mol气体

分析 X、Y、Z、W为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中的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X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X为氧元素;Z单质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Z为硅元素;Y、Z位于同周期,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X、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Y与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6-4=2,W、Y为金属元素,则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故Y为铝元素,W原子序数大于硅元素,故W为钾元素,钾能与冷水剧烈反应,然后结合元素周期律解答.

解答 解:X、Y、Z、W为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中的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X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X为氧元素;Z单质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Z为硅元素;Y、Z位于同周期,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X、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Y与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6-4=2,W、Y为金属元素,则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故Y为铝元素,W原子序数大于硅元素,故W为钾元素,钾能与冷水剧烈反应,
A.X为氧元素,Z为硅元素,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所以非金属性O>Si,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所以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Z,故A错误;
B.1molAlCl3的水溶液中含有3molCl-,由于1molAl3+水解产生3molOH-,故含有1molAlCl3的水溶液中离子总数大于4 mol(不考虑水的电离),故B错误;
C.W为钾元素,位于第4周期IA族,故C错误;
D.2molK与水反应产生2molKOH,Al与KOH发生反应2Al+2KOH=2KAlO2+H2↑,1molAl消耗1molKOH,Al完全反应,由电子转移守恒可知生成氢气为$\frac{2mol×1+1mol×3}{2}$=2.5mol,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的位置、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性质、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根据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X、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推断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下列关于“强水”的判断错误的是(  )
A.“强水”可能是重水B.“强水”可能是硝酸
C.“强水”可能具有强氧化性、强酸性D.“强水”不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等质量的两种烃完全燃烧,生成CO2及消耗O2的量均相同,则这两种烃(  )
A.实验式一定相同B.一定是同系物,有相同的通式
C.只能是同种物质D.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0.5mol氢B.1mol氧气C.1mole-D.1mol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现有短周期元素X、Y、Z、W,X、Y位于同主族,Y、Z位于同周期,Z、W位于同主族,X与Z、W都不在同一周期,Z的核电荷数是W的两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X、Y、W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
B.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Z>W>Y>X
C.简单氢化物的沸点:W>Z,还原性:W>Z
D.Y、Z、W三元素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精选种子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深圳市某农场工作人员配制了200kg某浓度的NaCl溶液选种,某学习小组取出731.25g NaCl溶液放置在一个大烧杯中,往烧杯中逐次加入AgNO3溶液测定其浓度,所得数据如图表所示.
序号 1
 每次加入AgNO溶液的体积/mL 100100 100 100 100 
 生成沉淀的质量/g 71.75143.5 215.25 287.0 287.0
(1)生成沉淀的质量a=287.0g.
(2)在B点处,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NaNO3、NaCl(写化学式).
(3)该NaCl溶液的浓度是多少?(请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面有关苯酚的叙述,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
①是有机化工原料; ②易溶于水也易溶于乙醇; ③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④酸性比甲酸、乙酸、碳酸均弱;⑤不能和硝酸发生反应; ⑥常温下易被空气氧化; ⑦既可以和H2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⑧纯净的苯酚是粉红色的晶体;⑨苯酚有毒,沾到皮肤上可用浓氢氧化钠溶液洗涤;⑩苯酚能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紫色沉淀.
A.①③⑥⑦⑧B.①②③④⑦C.①④⑥⑦D.①④⑥⑦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各组单质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前者能将后者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的是(  )
①Al、Fe   ②Cl2、S   ③Mg、C    ④H2、Cu   ⑤C、Si.
A.只有②④B.只有①③C.只有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某无色溶液,由Na+、Ag+、Ba2+、Al3+、AlO2-、MnO4-、CO32-、SO42-中的若干种组成,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A.取适量试液,加入过量盐酸,有气体甲生成,并得到澄清溶液;
B.在A所得溶液中再加入过量的碳酸氢铵溶液,也有气体甲生成,并析出白色沉淀甲;
C.在B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有气体乙生成,并有白色沉淀乙析出.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MnO4-、Ag+、Ba2+、Al3+;一定存在的离子是CO32-、Na+、AlO2-
(2)气体乙为NH3(填化学式);B中生成沉淀甲的离子方程式是Al3++3HCO3-=3CO2↑+Al(OH)3↓.
(3)判断沉淀乙成分的方法是滴加盐酸检验,如沉淀部分溶解,则含有碳酸钡和硫酸钡,如沉淀全部溶解,则只含碳酸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