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按要求填空:
(1)以下列出的是一些原子的2p能级和3d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情况.试判断,违反了泡利原理的是A,违反了洪特规则的是BDE.
A.       
B.             
C.
D.   
E.       
F.
(2)某元素的激发态(不稳定状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13p33d2,则该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2SO4
(3)用符号“>”“<”或“=”表示下列各项关系.
①第一电离能:Na<Mg,Mg>Ca.
②电负性:O<F,F>Cl.
③能量高低:ns<(n+1)s,ns<np.

分析 (1)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2个自旋状态相反的电子;
洪特规则:在同一个电子亚层中排布的电子,总是尽先占据不同的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
(2)同一元素的原子中,基态和激发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相等,根据构造原理书写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在主族元素中,元素的最高化合价等于其族序数,从而确定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3)①同一周期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IIA族元素大于相邻元素,同一主族元素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
②同一周期中,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同一主族中,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
③电子的能层越大其能量越高,同一能层的电子,按s、p、d、能量逐渐增大.

解答 解:(1)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2个自旋状态相反的电子;
洪特规则是指在同一个电子亚层中排布的电子,总是尽先占据不同的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
所以违反泡利不相容原理的有A,违反洪特规则的有 BDE,
故答案为:A;BDE;
(2)根据激发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知该元素核外有16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知,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该元素是S元素,S元素最外层有6个电子,其最高化合价是+6价,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硫酸,其化学式为H2SO4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4;H2SO4
(3)①同一周期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IIA族元素大于相邻元素,同一主族元素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第一电离能:Na<Mg,Mg>Ca,
故答案为:<;>;
②同一周期中,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同一主族中,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电负性:O<F,F>Cl,
故答案为:<;>;
③电子的能层越大其能量越高,同一能层的电子,按s、p、d、能量逐渐增大,所以能量高低:ns<(n+1)s,ns<np,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律等知识点,根据泡利原理、洪特规则、元素周期律来分析解答,易错点是第一电离能的异常现象,当原子轨道处于半满、全满、全空时原子最稳定,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铜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1)配制CuSO4溶液时需加入少量稀H2SO4,其原因是Cu2++2H2O?Cu(OH)2+2H+(只写离子方程式).
(2)某同学利用制得的CuSO4溶液,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①图甲是根据反应Fe+CuSO4=Cu+FeSO4设计成铁铜原电池,请图甲中的横线上完成标注.

②图乙中,I是甲烷燃料电池的示意图,该同学想在II中实现铁上镀铜,则应在a处通入CH4 (填“CH4”或“O2”),b处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若把II中电极均换为惰性电极,电解液换为含有0.1molNaCl溶液400mL,当阳极产生的气体为448mL(标准状况下)时,溶液的pH=13(假设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3)电池生产工业废水中常含有毒的Cu2+等重金属离子,常用FeS等难溶物质作为沉淀剂除去[室温下Ksp(FeS)=6.3×10-18mol2•L-2,Ksp(CuS)=1.3×10-36mol2•L-2].请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上述除杂的原理:当把FeS加入工业废水中后,直至FeS全部转化为CuS沉淀,从而除去溶液中Cu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1)由乙烯制备聚乙烯、加聚反应
(2)由苯制环己烷、加成反应
(3)用甲苯制TNT、取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现用该浓硫酸配制100mL1.000mol/L的稀硫酸.可供选用的仪器有:①胶头滴管;②烧瓶;③烧杯;④药匙;⑤量筒;⑥托盘天平;⑦玻璃棒;⑧100mL容量瓶.请回答:
①配制稀硫酸时,上述仪器中需要使用的除①③⑤外,还有⑦⑧(填序号).
②下列操作会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B.
A.量取浓H2SO4时,俯视刻度线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C.配置前,容量瓶中有水珠
D.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下降,但未向其中再加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0.有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H+、OH-、Cl-、CO32-、SO42-中的不同阴、阳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0.1mol/L乙溶液中c(H+)>0.1mol/L;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
(1)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甲Ba(OH)2、乙H2SO4、丁(NH42CO3
(2)写出甲溶液和丁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a2++2OH-+2NH4++CO32-=BaCO3↓+2NH3•H2O.
(3)检验乙中阴离子所用试剂的名称是盐酸和氯化钡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根据元素周期表1-18号元素的性质和递变规律,回答下列问题(按要求作答)
(1)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与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电子式为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化学式HClO4(填化学式.)
(3)单质既能与HCl反应,又能与NaOH反应的元素是Al(填元素符号).
(4)推测Si、N最简单氰化物的稳定性最稳定的是NH3.(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7.中学化学中有很多物质可以实现下图中物质之间的转化.其中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的产物已略去.液体B和C可能是单一溶质,也可能是纯净物

(1)若A是一种红色金属,气体D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时又恢复原色.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2)若A是一种金属单质,D是一种无色气体,遇到空气变为红棕色,液体C呈蓝色.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3Cu+8H++2NO3-═3Cu2++2NO↑+4H2O
写出反应②任意一个离子方程式:Cu2++Fe=Fe2++Cu
(3)若A是一种金属单质,D是最氢的气体,B能否是NaOH溶液否(填“能”或“否”).若能,请写出A与溶液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填
(4)若A是一种非金属单质,D是最氢的气体,B能否是NaOH溶液否(填“能”或“否”)若能,请写出A与溶液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的结构式:O-C-O
B.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
C.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D.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日常饮水中NO3的含量是水质卫生检验的重要标准之一,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为了降低饮水中NO3-的浓度,某自来水厂设计了如下方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方案在调节pH时,若pH过大或过小都会造成Al的利用率降低
B.在加入铝粉的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3
C.用熟石灰调节PH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且引入的Ca2+对人体无毒
D.为了降低能耗,工业上往往用AlCl3代替固体a来制备固体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