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杂化轨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杂化前后的轨道数不变,但轨道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B.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分别为109°28′、120°、180°
C.四面体形、三角锥形、V形分子的结构可以用sp3杂化轨道解释
D.杂化轨道全部参加形成化学键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光能的过程
B、1 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C、HCl 和 NaOH 反应的中和热 ΔH=-57.3 kJ·mol-1,则 H2SO4 和 Ca(OH)2 反应中和热
ΔH=2×(-57.3)kJ·mol-1
D、反应 H2(g)+F2(g)===2HF(g);ΔH=-270 kJ·mol-1说明在相同条件下,1 mol 氢气与 1 mol 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关于NaOH溶液和Fe(OH)3胶体描述正确的是
A.NaOH和Fe(OH)3都属于碱
B.两者均为有色不透明的分散系
C.两者分散质的直径都介于10-9~10-7m之间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时,两者都会出现明显的光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几点认识中正确的是
A.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丁达尔现象
B.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C.根据化合物中含氢数目的多少,把化合物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
D.任何无机化学反应一定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干冰是一种面心立方体结构,即每8个CO2分子构成立方体,且在6个面的中心又被一个CO2分子占据,在每个CO2分子周围最近且等距离的CO2有多少个( )
A.12个 B.8个 C.4个 D.6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元素代号 | L | M | Q | R | T |
原子半径/nm | 0.160 | 0.143 | 0.112 | 0.104 | 0.066 |
主要化合价 | +2 | +3 | +2 | +6、—2 | —2 |
A.氢化物的沸点为H2T<H2R B.金属性强弱:L<Q
C.M与T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Al2O3 D.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是几种常见漏斗的上部,A、B、C、D分别是实际操作(分液、制气、向容器中加液体试剂等)时,各漏斗的下部插入容器中的示意图。请根据实际使用操作时上述漏斗的使用范围和它们形状,下列哪一种匹配是不合适的
A. 制备二氧化碳:A与 ③
B. 过滤:B与 ④
C. 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C与 ①
D. 添加酒精:D与 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 溶液和CuSO4 溶液 | 均有固体析出 | 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
B | 向溶液X 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溶液X 中一定含有SO42- |
C | 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CO2 气体,立即通入一定浓度的Na2SiO3 溶液中 | 出现白色沉淀 | H2CO3的酸性比H2SiO3的酸性强 |
D | 向浓度均为0. 1 mol·L-1 NaCl 和NaI 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 溶液 | 出现黄色沉淀 | Ksp(AgCl)>Ksp(AgI)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