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固体A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产物全是气体。A的分解反应为:2AB+2C+2D,现测得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氢气的d倍,则A的相对分子量为
A.2d B.2.5 C.5d D.0.8d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此装置用于电解精炼铜,则X为纯铜、Y为粗铜,电解的溶液a可以是硫酸铜或氯化铜溶液 | |
B. | 按图甲装置用惰性电极电解AgN03溶液,若图乙横坐标x表示流入电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则E可表示反应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F表示电解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 | |
C. | 按图甲装置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加入0.5mol的碳酸铜刚好恢复到通电前的浓度和pH,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2.0 mol | |
D. | 若X、Y为铂电极.a溶液为500 mL KCl和KNO3的混合液,经过一段时间后,两极均得到标准状况下11.2 L气体,则原混合液中KCl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2.0 mol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重庆市高一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分液时,先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 萃取时,振荡后,须打开活塞放气
C. 蒸馏时,先点燃酒精灯,后通冷凝水
D. 蒸发时,将溶剂蒸干一段时间后,熄灭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高一上第一次质检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推断题
现有A 、B 、C 、D 、E 、F 、G 七瓶不同物质的溶液,它们各是Na2CO3 、NaSO4 、KCl 、AgNO3 、MgC12 、Cu(NO3)和Ba(OH)2溶液中一种。为了鉴别,各取少量溶液进行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表中“↓”表示生成沉淀或微溶物,“一”表示观察不到明显变化。
A | B | C | D | E | F | G | |
A | - | - | - | - | - | - | ↓ |
B | - | - | - | - | - | ↓ | ↓ |
C | - | - | - | ↓ | - | ↓ | ↓ |
D | - | - | ↓ | - | ↓ | ↓ | ↓ |
E | - | - | - | ↓ | - | ↓ | - |
F | - | ↓ | ↓ | ↓ | ↓ | - | ↓ |
G | ↓ | ↓ | ↓ | ↓ | - | ↓ | - |
试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C:__________,E:___________,G: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高一上第一次质检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2gC-13含有的原子数为NA
B.28gCO和44gCO2含有的氧原子数均为NA
C.1.7g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NA
D.标准状况下,2.24LH2O所含分子数为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高一上第一次质检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物质所含原子个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
①0.5molNH3 ②1molHe ③0.5molH2O ④0.2molH3PO4
A.①④③②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编号 | 实验目的 | 反应物 | 反应前溶液的pH | 温度 |
I | 对照实验 | O3+H2SO4+NaI | 5 | 25℃ |
II | ① 探究FeCl2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O3+H2SO4+NaI+FeCl2 | 5 | ? |
III | 探究温度对速率的影响 | O3+H2SO4+NaI | ③ 5 | 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