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一名同学把4.48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某有机物蒸气在O2中充分燃烧,然后让产物依次通过装有无水CuSO4的干燥管、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和盛有含0.8mol Ca(OH)2的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如图所示:
实验结束后发现无水CuSO4变蓝,干燥管和洗气瓶共增重18g,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后又恰好变澄清.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O2要过量的原因是:把有机物蒸气完全带入反应装置、保证有机物完全燃烧;从反应装置中把H2O(g)和CO2完全赶出.
(2)若该有机物只含C、H两种元素,且不含任何官能团,也不含脂环,则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8H10,它可能属于BC(填序号).
A.烷烃 B.苯的同系物C.芳香烃 D.烃的衍生物
该物质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3)若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原子,则它可能是哪几类物质?请各举一例,填写于如表中:
物质种类实例(写结构简式)

分析 (1)该反应需要通过测量燃烧产物二氧化碳、水的量确定其分子式,所以需要通入过量氧气,确保有机物完全燃烧,且利用氧气将燃烧产物赶出;
(2)根据n=$\frac{V}{{V}_{m}}$计算出该有机物的物质的量,干燥管和洗气瓶共增重18g,根据n=$\frac{m}{M}$计算出水的物质的量,再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有机物分子中含有H原子数;澄清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变浑浊后又恰好变澄清,说明反应生成碳酸氢钙,根据氢氧化钙的物质的量计算出消耗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再计算出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的C原子数,从而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不含任何官能团,也不含脂环,该有机物可能含有苯环;
(3)结合(2)分析,若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原子,可能为醇、酚、或醚等.

解答 解:(1)试验过程中,为了把有机物蒸气完全带入反应装置,保证有机物完全燃烧,从反应装置中把H2O(g)和CO2完全赶出,所以通入的氧气需要足量,
故答案为:把有机物蒸气完全带入反应装置;保证有机物完全燃烧;从反应装置中把H2O(g)和CO2完全赶出;
(2)标准状况下4.48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frac{4.48L}{22.4L/mol}$=0.2mol,
无水CuSO4变蓝,干燥管和洗气瓶共增重18g,说明18g为水的质量,则水的物质的量为:$\frac{18g}{18g/mol}$=1mol,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H原子数为:$\frac{1mol×2}{0.2mol}$=10,
含0.8mol Ca(OH)2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又变澄清,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则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8mol×2=1.6mol,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C原子数为:$\frac{1.6mol}{0.2mol}$=8,
该有机物只含C、H元素,则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8H10,该有机物不含任何官能团,但含苯环,则该有机物属于苯的同系物、芳香烃,可能为
故答案为:C8H10;B  C;
(3)若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原子,则分子式为C8H10O,可能为醇,如苯乙醇,可能为酚,如乙基苯酚,可能为醚,如苯甲醚等,如表所示: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推断,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分子式的确定方法,题目难度中等,明确质量守恒定律在确定有机物分子式中的应用,注意掌握常见有机物结构、性质及分类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用(C6H10O5n表示分子组成,所以它们是(  )
A.同分异构体B.同一种物质C.同系物D.多糖类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Zn-MnO2干电池应用广泛,其电解质溶液是ZnCl2-NH4Cl混合溶液.
(1)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Zn.电池工作时,电子流向正极(填“正极”或“负极”).
(2)ZnCl2-NH4Cl混合溶液中含有杂质Cu2+外,会加速某电极的腐蚀,其主要原因是Zn+Cu2+=Zn2++Cu,锌和被置换出的铜形成原电池发生反应,锌做负极加快了锌的腐蚀.
(3)Mn是一种有重要用途的金属,工业上常通过铝热反应冶炼,写出MnO2与A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Al+3MnO2$\frac{\underline{\;高温\;}}{\;}$3Mn+2Al2O3
(4)引发铝热反应的物质有少量KClO3和镁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是浓硫酸与木炭的反应装置及验证其产物中含有SO2和CO2的装置.

(1)仪器B的名称分液漏斗;
(2)写出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SO4(浓)+C$\frac{\underline{\;\;△\;\;}}{\;}$2SO2↑+CO2↑+2H2O;
(3)实验时,反应产生的气体应从端通入a(用“a”或“b”填空);反应产生的气体应从①端连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实验装置(用“①”或“②”填空);
(4)C瓶的现象是溶液褪色;
(5)E瓶溶液的作用是检验SO2是否除尽;
(6)F瓶溶液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 +Ca(OH)2 =CaCO3↓+H2O;
(7)完成D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5SO2+2KMnO4+2═K2SO4+2MnSO4+2H2SO4,该反应的还原剂是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某学生用 Na2CO3和 KHCO3组成的某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且不考虑HCl的挥发)
实验序号
盐酸体积/mL50505050
固体质量/g3.066.129.1812.24
生成气体体积/L(标况)0.6721.3441.5681.344
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②中,混合物过量
B.原混合物样品中 n(Na2CO3):n(KHCO3)=1:1
C.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 mol•L-1
D.实验④反应后,至少需继续加入 40ml 的该盐酸溶液才能把12.24g的混合物全部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NH4+、Fe3+、Al3+和K+.取该溶液100mL,加入过量NaOH 溶液,加热,得到0.02mol 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 1.6g 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 4.66g 不溶于盐酸的沉淀.由此可知原溶液中(  )
A.至少存在5 种离子
B.SO42-、NH4+、Fe3+、一定存在,Cl-、K+、Al3+可能存在
C.K+一定存在,Al3+可能存在
D.Cl-一定存在,且c(Cl-)≥0.4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某市场销售的某种食用精制盐包装袋上有如下说明:
产品标准GB5461
产品等级一级
配料食盐、碘酸钾、抗结剂
碘含量(以I计)20~50mg/kg
分装日期
分装企业
(1)I2可用四氯化碳检验.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Na2SO3稀溶液,将I2还原,以回收四氯化碳.
①Na2SO3稀溶液与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I2+SO32-+H2O=2I-+SO42-+2H+
②某学生设计回收四氯化碳的操作步骤为:
a.将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
b.加入适量Na2SO3稀溶液;
c.分离出下层液体.
以上设计中遗漏的操作及在上述步骤中的位置是在步骤b后,增加操作:将分液漏斗充分振荡后静置.
(2)已知:I2+2S2O32-═2I-+S4O62-
某学生测定食用精制盐的碘含量,其步骤为:
a.准确称取w g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b.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溶液,使KIO3与KI反应完全;
c.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10-3 mol•L-1的Na2S2O3溶液10.0mL,恰好反应完全.
①判断c中反应恰好完全依据的现象是滴最后一滴溶液,由蓝色恰好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②b中反应所产生的I2的物质的量是1.0×10-5mol.
③根据以上实验和包装袋说明,所测精制盐的碘含量是(以含w的代数式表示)$\frac{4.2×1{0}^{2}}{w}$mg/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
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2NA
C.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含有共价键数为2NA
D.50mL 12mol/L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需要的反应条件是(  )
A.氢氧化钠的水溶液B.氢氧化钠的醇溶液
C.浓硫酸、加热D.铜、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