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工业上利用废铁屑(含少量氧化铝、氧化铁等)生产碱式硫酸铁[Fe(OH)SO4]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表:回答下列问题:
沉淀物Fe(OH)3Fe(OH)2Al(OH)3
开始沉淀2.37.53.4
完全沉淀3.29.74.4
(1)加入少量NaHCO3的目的是调节PH,除去溶液中Al3+(使溶液中Al3+生成氢氧化物沉淀),该工艺中“搅拌”的作用是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充分进行.
(2)反应Ⅱ中的离子方程式为Fe2++2H++NO2-=Fe3++NO↑+H2O,在实际生产中,反应Ⅱ常同时通入O2以减少NaNO2的用量,O2的作用是2H2O+4NO+O2=4HNO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生产中碱式硫酸铁溶液蒸发时需要在减压条件下的原因是防止蒸发时温度过高,碱式硫酸铁进一步水解生成Fe(OH)3
(4)在医药上常用硫酸亚铁与硫酸、硝酸的混合液反应制备碱式硫酸铁.根据我国质量标准,产品中不得含有Fe2+及NO3-.为检验所得产品中是否含有Fe2+,应使用的试剂为
D.(填写字母)
A.氯水    B.KSCN溶液    C.NaOH溶液    D.酸性KMnO4溶液.

分析 废铁屑中含少量氧化铝、氧化铁等,将过量废铁屑加入稀硫酸中,发生反应 Fe+H2SO4=FeSO4+H2↑、Al2O3+3H2SO4=Al2(SO43+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Fe2(SO43+Fe=3FeSO4,然后反应I中加入NaHCO3并搅拌,调节溶液的pH,发生反应Al3++3HCO3-=Al(OH)3↓+3CO2↑,所以滤渣中成分是Al(OH)3,过滤得到硫酸亚铁,向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和NaNO2,酸性条件下,NaNO2和FeS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离子、NO,将溶液蒸发浓缩、过滤得到碱式硫酸铁,据此分析解答;
(1)为了除去溶液里的Al3+,需要调节溶液的pH,促进Al3+水解生成沉淀,通过过滤分离,操作过程中不断搅拌是为了促进反应完全和加快反应速率;
(2)利用NaNO2的氧化性氧化溶液里的Fe2+,同时通O2的目的是将还原产生NO氧化得到硝酸,减少环境污染;
(3)水解是吸热过程,防止加热促进水解生成Fe(OH)3
(4)Fe2+有还原性,溶液显浅绿色,可选择氧化性的试剂并结合溶液颜色变化来检验.

解答 解:废铁屑中含少量氧化铝、氧化铁等,将过量废铁屑加入稀硫酸中,发生反应 Fe+H2SO4=FeSO4+H2↑、Al2O3+3H2SO4=Al2(SO43+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Fe2(SO43+Fe=3FeSO4,然后反应I中加入NaHCO3并搅拌,调节溶液的pH,发生反应Al3++3HCO3-=Al(OH)3↓+3CO2↑,所以滤渣中成分是Al(OH)3,过滤得到硫酸亚铁,向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和NaNO2,酸性条件下,NaNO2和FeS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离子、NO,将溶液蒸发浓缩、过滤得到碱式硫酸铁,
(1)加入少量NaHCO3的目的是调节pH,根据氢氧化物沉淀需要的pH知,在pH在4.4-7.5之间将铝离子转化为Al(OH)3沉淀,而亚铁离子不能生成沉淀,搅拌的目的是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反应,故答案为:调节PH,除去溶液中Al3+(使溶液中Al3+生成氢氧化物沉淀);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充分进行;
(2)酸性条件下,亚硝酸钠具有氧化性,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H++Fe2++NO2-=Fe3++NO↑+H2O,通入O2可以将NO氧化得到硝酸,同时减少NaNO2的用量,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Fe2++2H++NO2-=Fe3++NO↑+H2O;2H2O+4NO+O2=4HNO3
(3)碱式硫酸铁溶于水后产生的Fe(OH)2+离子,Fe(OH)2+可部分水解生成Fe(OH)3,因水解是吸热反应,加热会促进水解,因此碱式硫酸铁溶液蒸发时需要在减压条件下进行,故答案为:防止蒸发时温度过高,碱式硫酸铁进一步水解生成Fe(OH)3
(4)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能被强氧化剂氧化生成铁离子,反应过程中颜色变化明显的效果最佳,
A.氯水为浅黄绿色,氯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溶液呈黄色,颜色变化不明显,故A不选;            
B.KSCN溶液和亚铁离子不反应,没有颜色变化,故B不选;      
C.NaOH溶液和亚铁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掩盖氢氧化亚铁颜色,故C不选;      
D.酸性KMnO4溶液呈紫色,亚铁离子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现象明显,故D选;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侧重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及利用信息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注意题给信息的灵活运用,知道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Pt为电极,电解含有0.10molM+和0.10molN3+(M+、N3+均为金属阳离子)的溶液,阴极析出金属单质或气体的总物质的量(y)与导线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x)的关系如右图。对离子氧化能力的强弱判断正确的是(选项中H+为氢离子)

A.M+>H+>N3+

B.M+>N3+>H+

C.N3+>H+>M+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为制备干燥、纯净的CO2,将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先后通过有下列物质的两个吸收装置,两个装置中应分别盛放(  )
A.水;无水CaCl2 固体B.饱和NaHCO3 溶液; 浓H2SO4
C.浓H2SO4; 饱和NaHCO3 溶液D.饱和NaHCO3 溶液; 稀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现有A、B、D、E、F、G六种前四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E、F同主族,A、B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D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A、D、E的质子数之和与F的原子序数相等,A能分别与B、D、E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E、F均能形成多种同素异形体,G2+的3d能级有8个电子.
(1)G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3d84s2;F的核外电子空间运动状态有16种
(2)B、D、E三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O
(3)B、E、G形成的配合物G(BE)4,常温下G(BE)4为液态,易溶于CCl4、苯等有机溶剂,G(BE)4属于分子晶体晶体
(4)BA4、DH3两种分子在A2E中的溶解度相差很大,其原因是CH4为非极性分子,NH3为极性分子,H2O为极性溶剂,根据相似相容原理,NH3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且NH3与H2O可形成分子间氢键,增大了NH3在H2O中的溶解度;
(5)B和D形成的化合物结构如图1,其硬度超过金刚石晶体,成为首屈一指的超硬新材料.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C3N4;其硬度超过金刚石的原因是碳氮键的键长小于碳碳键的键长,所以前者的键能大,故其硬度大.
(6)A2是新型清洁能源,镧(La)和G单质的合金可做存储A2的材料.该合金的晶胞如图2所示,若该晶胞的棱长为a pm,则该晶体的密度为$\frac{434}{(a×1{0}^{-10})^{3}×{N}_{A}}$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合金比纯金属的性能更优良,应用范围更广,下列材料不是合金的是(  )
A.黄铜B.合金钢C.硬铝D.金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一项科学研究成果表明,铜锰氧化物(CuMn2O4)能在常温下催化氧化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和甲醛(HCHO).
(1)向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Cu(NO32和Mn(NO32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所得沉淀经高温灼烧,可制得CuMn2O4
①Cu2+基态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1s22s22p63s23p63d9或[Ar]3d9
②CO32-的空间构型是平面三角形(用文字描述).
(2)在铜锰氧化物的催化下,CO被氧化为CO2,HCHO 被氧化为CO2和H2O.
①写出一种与CO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的化学式CN-(或O22+、C22-、NO+).
②HCHO分子中C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sp2
③1mol CO2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2mol或2×6.02×1023或2NA
(3)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可生成[Cu(OH)4]2-.[Cu(OH)4]2-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不考虑空间构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molSO2和1mol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混合物的分子数为2NA
B.25℃时,1L,pH=1的稀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0.1NA
C.用惰性电极电解1L浓度均为0.2mol/L的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当有0.2NA个电子转移时,理论上阴极析出6.4g金属
D.电解精炼铜(粗铜含铁、锌、银、金杂质),阴极析出1 mol Cu,阳极失去的电子数小于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各物质所含原子数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
①0.5mol NH3        ②4g H2   ③4℃时9mL H2O     ④0.2mol H3PO4
A.①④③②B.④③②①C.②③④①D.②①④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或区分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一定存在Ag+或SO42-
B.根据纤维在火焰上燃烧产生的气味,可确定该纤维是否为蛋白质纤维
C.两份常温下均为饱和溶液(一份是NaOH溶液,一份是氢氧化钾溶液),上述两份饱和溶液可通过加入少量的NaOH固体而鉴别出
D.某矿石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根据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可证明该矿石一定含有碳酸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