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设NA表示阿伏加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1L0.1mol•L-1CuSO4溶液中含有的Cu2+数目为0.1NA
B.含1molCl-的NH4Cl溶液中加入适量氨水使溶液呈中性,此时溶液NH4+为NA
C.2mol SO2与足量氧气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生成SO3,转移的电子数为4NA
D.25°C时,1L 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为0.2NA

分析 A、铜离子为弱碱阳离子,在溶液中会水解;
B、根据溶液的电中性来分析;
C、二氧化硫和氧气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
D、pH=1的硫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1mol/L.

解答 解:A、铜离子为弱碱阳离子,在溶液中会水解,故溶液中的铜离子个数小于0.1NA个,故A错误;
B、根据溶液的电中性可知:n(Cl-)+n(OH-)=n(H+)+n(NH4+),而溶液显中性,故溶液中n(OH-)=n(H+),故有n(Cl-)=n(NH4+),即铵根离子为NA个,故B正确;
C、二氧化硫和氧气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故2mol二氧化硫不能反应完全,则转移的电子数小于4NA个,故C错误;
D、pH=1的硫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1mol/L,故1L溶液中氢离子的个数为0.1NA个,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亚硝酸钠(NaNO2)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是一种常用的发色剂和防腐剂,使用过量会使人中毒,国际上对食品中亚硝酸钠的用量控制在很低的水平上.某学习小组针对亚硝酸钠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Ⅰ制备NaNO2
该小组查阅资料知:2NO+Na2O2═2NaNO2;2NO2+Na2O2═2NaNO3
设计制备装置如下(夹持装置略去):

(1)如果没有B装置,C中发生的副反应有2Na2O2+2H2O=4NaOH+O2↑,2NO+O2=2NO2
(2)装置D可将剩余的NO氧化成N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NO+3MnO4-+4H+=5NO3-+3Mn2++2H2O.
(3)甲同学检查完装置气密性良好后进行实验,发现制得的NaNO2中混有较多的NaNO3杂质.于是在A与B装置间增加了在A、B之间增加装有水的洗气瓶装置,改进后提高了NaNO2的纯度.
实验Ⅱ测定制取的样品中NaNO2的含量
步骤:a.在5个有编号的带刻度试管(比色管)中分别加入不同量的NaNO2溶液,各加入1mL的M溶液(M遇NaNO2呈紫红色,NaNO2浓度越大颜色越深),再加蒸馏水至总体积均为10mL并振荡,制成标准色阶:
b.称量0.10g制得的样品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再取5mL待测液,加入1mL M溶液,后加蒸馏水至10mL振荡,与标准色阶比较.
试管编号
NaNO2含量/mg•L-1020406080
(4)步骤b中比较结果是:待测液颜色与④号色阶相同.则甲同学制得的样品中NaN02的质量分数是:60%.
(5)用目视比色法证明维生素C可以有效降低NaNO2的含量.设计并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5mL 待测液,加入一定量的维生素C,振荡,再加入1mL M溶液,加入至蒸馏水10mL,再振荡,
与④号色阶对比.
紫红色比④色阶浅维生素C 可以有效降低NaNO2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在一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s)+2B(g)?C(g)+D(g),能够表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物质C和D的浓度相等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C.A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
D.物质B,C,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化合物E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常用于制备抗凝血药,可以通过如图所示的路线合成:

(1)A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醛基.
(2)C转化为D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3)写出D与足量NaOH溶液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1mol E最多可与4mol H2加成.
(5)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A.能发生银镜反应
B.核磁共振氢谱只有4个峰
C.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D.水解时每摩尔可消耗3mol NaOH
(6)已知工业上以氯苯水解制取苯酚,而酚羟基一般不易直接与羧酸酯化.苯的同系物可以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苯甲酸苯酚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试写出以苯、甲苯为原料制取该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原料任选).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H2C=CH2$\stackrel{HBr}{→}$CH3CH2Br$→_{△}^{NaOH溶液}$CH3CH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海洋是资源的宝库,蕴藏着丰富的化学元素,如氯、溴、碘等.
(1)在光照条件下,氯气和氢气反应过程如下:
①Cl2→Cl+Cl
②Cl+H2→HCl+H
③H+Cl2→HCl+Cl

反应②中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反应③中被破坏的化学键属于非极性键(填“极性”或“非极性”).
(2)已知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元素a与氯元素相邻且属同一周期,元素b也与氯元素相邻且属于同一主族,那么比较元素a、b以及氯元素三者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Cl>F(用元素符号表示).与氯元素同周期且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三周期IA族.
(3)卤素单质及化合物在许多性质上都存在着递变规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bde(填字母).
a.卤素单质的熔沸点按F2、Cl、Br2、I2的顺序由低到高
b.原子半径按F、Cl、Br、I的顺序由大到小
c.卤化氢的稳定性按的HF、HCl、HBr、HI的顺序由强到弱
d.卤素单质与氢气化合按的F2、Cl2、Br2、I2顺序由难变易
e.最外层电子数按的F、Cl、Br、I顺序由少到多
(4)碘单质及其化合物具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填字母).
a.${\;}_{53}^{129}$I与${\;}_{53}^{127}$I互为同位素
b.加碘食盐能使淀粉溶液变蓝
c.从海带中提取I2的过程只发生化学变化
d.提纯含泥沙的粗碘可用升华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从海水中可以提取溴,主要反应为2Br-+Cl2═Br2+2C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溴离子具有氧化性B.氯气是还原剂
C.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D.氯气的氧化性比溴单质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某学生为了测定部分变质的Na2SO3样品的纯度,设计了如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装置中玻璃仪器的名称:酒精灯圆底烧瓶、分液漏斗.
(2)实验开始后,写出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SO2+2H2O═4H++2Cl-+SO42-
(3)C中的现象是红色鲜花褪色,E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二氧化硫和氯气防止环境污染.
(4)按图2所示称取一定量的Na2SO3样品放入A装置的烧瓶中,滴入足量的H2SO4完全反应.然后将B中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与足量的BaCl2溶液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白色沉淀23.3g,则样品中Na2SO3的纯度为50.8%(精确到0.1%)
(5)在过滤沉淀时若滤液出现浑浊,则必须要重复操作,若该学生没有重复过滤,则测定的结果将偏低.
(6)要使测定结果准确,第一:装置气密性必须良好;第二:应先点燃D处酒精灯(填装置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1.某同学通过以下装置测定M 样品(只含Fe、Al、Cu)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取两份质量均为m g 的M 样品,按实验1(如图1)和实验2(如图2)进行实验,该同学顺利完成了实验并测得气体体积分别为V1mL 和V2mL(已折算到标准状况下).

(1)实验1 装置中小试管的作用是液封,避免氢气从长颈漏斗中逸出,控制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来控制反应的快慢,节省药品
(2)对于实验2,平视读数前应依次进行的两种操作是:冷却到室温;调整BC液面相平
(3)实验1 进行实验前,B 瓶中水没有装满,使测得气体体积无影响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若拆去实验2 中导管a,使测得气体体积偏大
(4)该实验需要0.50mol•L-1 的NaOH 溶液470mL,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配制时应称量 g NaOH,配制过程所需仪器小烧杯(或称量瓶)、药匙  (填仪器名称).
②配制NaOH 溶液时,NaOH 固体中含有Na2O 杂质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该实验中所用稀硫酸是用98%的浓硫酸(ρ=1.84g/cm3)配制的,若将该浓硫酸与等质量的水混合,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  9.2mol/L(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图装置中,烧瓶中充满于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则a和b分别是(  )
a(干燥气体)b(液体)
ANO2
BCO24mol/L NaOH溶液
CCl2饱和NaCl溶液
DNH3CCl4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