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2.0 mol/L | B. | 0.6 mol/L | C. | 1.7 mol/L | D. | 1.2 mol/L |
分析 所得溶液中CO32-与HCO3-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5mol/L、0.7mol/L,说明NaOH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Na2CO3和NaHCO3,然后根据n=cV分别计算出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然后利用Na元素守恒计算出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最后根据c=$\frac{n}{V}$计算出NaOH的浓度.
解答 解:所得溶液中CO32-与HCO3-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5mol/L、0.7mol/L,说明反应后生成Na2CO3和NaHCO3的浓度分别为0.5mol/L、0.7mol/L,则1L该溶液中含有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Na2CO3)=0.5mol/L×1L=0.5mol,n(NaHCO3)=0.7mol/L×1L=0.7mol,
根据Na元素守恒可知,n(Na+)=2n(Na2CO3)+n(NaHCO3)=0.5mol×2+0.7mol×1=1.7mol,
则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NaOH)=$\frac{1.7mol}{1L}$=1.7mol/L,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发生反应实质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守恒思想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试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计算能力.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乙酸、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Cu(OH)2反应 | |
B. | 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共热制取硝基苯发生的是取代反应 | |
C. | C5H10不属于烷烃,而C5H12属于烷烃且有3种同分异构体 | |
D. | 淀粉和纤维素均可用(C6H10O5)n表示,因此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 | |
B. | 等物质量的苯与苯甲酸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相等 | |
C. | 苯与甲苯互为同系物,均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
D. | 结构片段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实验步骤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步骤1:取适量试剂于洁净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过滤,得滤液和沉淀 | / |
步骤2:取适量步骤1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硫酸 | 生成白色沉淀,说明该试剂中含有Ba2+ |
步骤3:取适量步骤1中的沉淀于是试管中,… | …,说明该试剂中含有BaCO3 |
步骤4:…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0.1mol/(L•min) | B. | 0.2mol/(L•min) | C. | 0.3mol/(L•min) | D. | 0.4mol/(L•mi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