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将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不能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B.浓盐酸和浓硫酸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都会降低,其原因相同
C.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后该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D.土壤中的闪锌矿(ZnS)遇到硫酸铜溶液转化为铜蓝(CuS),说明CuS很稳定,不具有还原性

分析 A、具有还原性的二氧化硫被高锰酸钾氧化为硫酸;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C、与硫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可能为氯化银,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D、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是溶解度大的物质向溶解度小的物质转化.

解答 解:A、将足量二氧化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二氧化硫的还原性被高锰酸钾氧化,故A正确;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和浓盐酸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都变稀,浓硫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溶液的体积增大,浓盐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小,所以二者原因不同,故B错误;
C、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为氯化银,再加入稀盐酸后氯化银沉淀不溶解,原溶液中可能存在银离子,不一定含有SO42-离子,故C错误;
D、CuS、ZnS都为难溶于水的盐,CuS的溶解度小于ZnS的溶解度,CuSO4与ZnS发生复分解反应,ZnS能转化为CuS,为溶解度大的物质向溶解度小的物质转化,与CuS很稳定不具有还原性无关,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物质的性质分析应用,的转化的原理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常见离子具有的化学性质,明确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检验离子是否存在时,必须排除干扰离子,满足检验方案的严密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工业上利用H2SiF6溶液制备BaF2,同时可得到副产品SiO2,其工艺如下:

已知:焙烧过程的反应为(NH42SiF6+BaCO3 $\frac{\underline{\;△\;}}{\;}$BaSiF6+2NH3↑+CO2↑+H2O↑
(1)焙烧的气体产物能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质A,则A的化学式为(NH42CO3
(2)氨解反应为放热反应,且反应能进行完全.该反应需降温冷却的原因为(NH42CO3受热易分解、减小(NH42SiF6晶体的溶解度.
(3)热解的另一产物是含两种元素的气体,该气体水解的化学方程式是3SiF4+2H2O=2H2SiF6+SiO2
(4)SiO2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该物质在信息传输中具有重要应用.
(5)为保持该过程的持续循环,每生成1mol BaF2,理论上需补充原料H2SiF6$\frac{1}{3}$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同学设计了一种电解法制取Fe(OH)2的实验装置(如图).玻璃管内的电解液为NaCl溶液,通电后,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且较长时间不变色.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Fe-2e-=Fe2+;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2H2O+2e-=H2↑+2OH-(或2H++2e-=H2↑);
(2)若电解改用NaOH溶液作电解液,发现电解一开始即出现灰绿色沉淀,该沉淀产生在A极附近(选填“A”或“B”).试分析为什么用NaCl溶液作电解液时白色沉淀能保持较长时间的原因:B极产生的氢气在上逸时会将体系中空气排出,在溶液的中下部产生沉淀形成液封有利于和空气隔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用化学平衡移动的知识分析:25℃时,50mL 0.1mol/L醋酸溶液中,若分别如下改变,对平衡有何影响?(完成表格)
 改变条件 平衡移动方向n(H+)  c(H+c(CH3COO-) 
 加入少量的醋酸钠固体    
 加入镁条    
 加入一定量水稀释    
 加入一定量水稀释    
 加入浓盐酸    
 加入NaOH 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水中加入下列溶液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是(  )
A.NaHSO4溶液B.NH4NO3溶液C.KAl(SO42 溶液D.NaCl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1)上述元素的单质可能是电的良导体的是a c d e f h(填字母代号).
(2)下表是一些气态基态原子的第一、二、三、四级电离能(kJ•mol-1):
XY
第一电离能519502580
第二电离能729645701820
第三电离能1179969202750
第四电离能955011600
①通过上述信息和表中的数据分析为什么锂原子失去核外第二个电子时所需的能量要远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Li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稳定结构,再失去1个电子很困难.
②表中Y可能为以上13种元素中的Al(填元素符号)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a和j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3)写出元素e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24s2
(4)以上13种元素中,Ar(填元素符号)元素原子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需要的能量最多.
(5)根据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的特征,可将元素周期表分成几个区域,其中,元素c、m分别位于s区、p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组合正确的是(  )
 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
A氨水氯水硫酸醋酸干 冰
B氧化铁盐酸硫酸钡亚 硫酸二氧化硫
C胆矾碘酒苛性钾氢硫酸碳酸钙
D氯化氢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磷酸氯气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铁、铜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产、生活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四周期第ⅤⅢ族.
(2)配合物Fe(CO)x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Fe(CO)x晶体属于分子晶体(填晶体类型).Fe(CO)x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数之和为18,则x=5.Fe(CO)x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Fe(CO)x(s)?Fe(s)+xCO(g).已知反应过程中只断裂配位键,由此判断该反应所形成的化学键类型为金属键.
(3)写出CO的一种常见等电子体分子的结构式N≡N;两者相比较沸点较高的为CO(填化学式).CN-中碳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sp杂化,S、N、O三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的为N(用元素符号表示).
(4)铜晶体中铜原子的堆积方式如图所示.
①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 或1s22s22p63s23p63d104s1
②每个铜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铜原子数目12.
(5)某M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s23p5,铜与M形成化合物的晶胞如附图所示(黑点代表铜原子).
①该晶体的化学式为CuCl.
②已知铜和M的电负性分别为1.9和3.0,则铜与M形成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填“离子”、“共价”)化合物.
③已知该晶体的密度为ρg.cm-3,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则该晶体中铜原子和M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frac{\sqrt{3}}{4}$$\root{3}{\frac{4×99.5}{ρN{\;}_{A}}}$×1010pm(只写计算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
A.B.水煤气C.氧气D.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