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用指定方法标明下列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①双线桥法:
MnO2+4HCl(浓)$\frac{\underline{\;\;△\;\;}}{\;}$ MnCl2+Cl2↑+2H2O
②单线桥法:
2Al+3H2SO4═Al2(SO43+3H2

分析 ①MnO2+4HCl(浓)$\frac{\underline{\;\;△\;\;}}{\;}$ MnCl2+Cl2↑+2H2O中,Mn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降低到+2价,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
②2Al+3H2SO4═Al2(SO43+3H2↑中,A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H元素非化合价降低,转移的电子数为6e-

解答 解:①MnO2+4HCl(浓)$\frac{\underline{\;\;△\;\;}}{\;}$ MnCl2+Cl2↑+2H2O中,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氧化剂为MnO2,MnCl2为还原产物,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HCl为还原剂,Cl2为氧化产物,则1mol氧化剂反应转移2mol2e-,用双线桥法表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为
答:双线桥法表示为
②2Al+3H2SO4═Al2(SO43+3H2↑中,A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H元素非化合价降低,转移的电子数为6e-,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答:单线桥法表示为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已知:2H2( g )+O2( g )=2H2O ( l );△H=-571.6kJ/mol
CH4 ( g )+2O2( g )=2H2O ( l )+CO2( g );△H=-890kJ/mol
标准状况下,取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203.32kJ,试求混合气体中甲烷和氢气体积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配制90mL1.00mol/L的NaCl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5.3gNaCl固体
B.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当坩埚中有大量固体析出时移走酒精灯用余热蒸干
C.先在天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滤纸,再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滤纸上称量
D.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小组同学为比较酸性条件下NO3-、SO42-、Fe3+的氧化性强弱,设计如图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装置的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打开活塞c,将过量稀HNO3加入装置B中,关闭活塞cB中浅绿色溶液最终变为黄色.
用注射器取出少量B装置中的溶液,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打开活塞b,向A装置中加入足量硫酸,关闭活塞bA中产生气体;B中有气泡,液面上有少量红棕色气体生成.
一段时间后,用注射器取出少量B装置中的溶液,…
打开活塞a,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Fe2++NO3-+4H+═3Fe3++NO↑+2H2O.
(2)实验Ⅳ的后续操作是加入K3[Fe(CN)6]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生成蓝色沉淀.
(3)由实验得出的结论:酸性条件下氧化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氧化性:NO3->Fe3+>SO42-
(4)实验操作Ⅴ的目的是将装置中的SO2、NO、NO2等气体排进NaOH溶液中吸收,防止污染大气.
(5)实验操作Ⅲ,开始时B中溶液的颜色并无明显变化,此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SO2+2NO3-+2H2O═3SO42-+2NO↑+4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碳酸钙和盐酸反应 CO32-+2H+═H2O+CO2
B.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溶液 SO42-+Ba2+═BaSO4
C.向稀盐酸溶液中加铁  3Fe+6H+═3H2↑+3Fe3+
D.向硝酸银溶液中加盐酸  Ag++Cl-═Ag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恒温恒容的三个密闭容器,N2(g)+3H2(g)?2NH3(g)△H=-92.4kJ/mol.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平衡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N2H2NH3
130放出热量a kJ
230放出热量b kJ
260放出热量c kJ
A.三个容器内反应的平衡常数③>①>②B.放出热量a<b<92.4
C.N2的转化率①<②D.达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制取并探究氨气的性质.

(1)A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2)B中的干燥剂是碱石灰.
(3)C、D装置中颜色会发生变化的是D(填“C”或“D”).
(4)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E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2滴浓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白烟生成.
(5)为防止过量氨气造成空气污染,需要在上述装置的末端增加一个尾气处理装置,合适的装置是F(填“F”或“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X、Y、Z、W四种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Y、Z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XY
ZW
A.X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分子的空间结构是三角形
B.Z与W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分子晶体
C.W单质受热蒸发时吸收的热量用于克服共价键
D.化合物XW3中W的化合价为-1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在25℃、101kPa下,1g CH4(g)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放出55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H4(g)+2O2(g)═CO2(g)+2H2O(l)△H=-880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