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醇和酚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醇和酚的概念和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属于醇类的是①②③④⑤⑥.
①CH3CH2CH2OH                        ②CH3CH(OH)CH3
③CH2=CH-CH2OH                   ④CH2OH-CH2OH

(2)司机酒后驾车时可检测他呼出的气体,所利用的化学反应如下:
2CrO3(红色)+3C2H5OH+3H2SO4═Cr2(SO43(绿色)+3CH3CHO+6H2O
被检测的气体成分是C2H5OH,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CrO3,还原剂是C2H5OH.
(3)300多年前,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发现了铁盐与没食子酸的显色反应,并由此发明了蓝黑墨水.没食子酸的结构式如图所示:

用没食子酸制造墨水主要利用了B类化合物的性质(填代号).
A.醇      B.酚      C.油脂      D.羧酸.

分析 (1)分子中含有跟链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结合的羟基的化合物叫做醇;
(2)根据反应物及化合价的变化判断;
(3)由信息可知,铁盐与没食子酸的显色反应,并由此发现了蓝黑墨水,结合苯酚显色反应分析.

解答 解:(1)分子中含有跟链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结合的羟基的化合物叫做醇,苯环上的氢被羟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属酚类;①②③④⑤⑥属于醇,⑦属于酚,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⑤⑥;
(2)由题意知,被检测的物质是乙醇;该反应2CrO3 (红色)+3C2H5OH+3H2SO4=Cr2(SO43(绿色)+3CH3CHO+6H2O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如下:CrO3→Cr2(SO43,Cr元素由+6价→+3价,得电子化合价降低,CrO3是氧化剂;C2H5OH→CH3CHO,C元素由-2价→-1价,失电子化合价升高,乙醇是还原剂,
故答案为:C2H5OH;CrO3;C2H5OH;
(3)由信息可知,铁盐与没食子酸的显色反应,并由此发现了蓝黑墨水,由苯酚显色反应可知,利用了酚的性质,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醇类的定义、乙醇的检验和氧化剂还原剂等,难度不大,注意苯环上的氢被羟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不属醇类而属酚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A.Zn与稀硫酸反应:Zn+2H+═Zn2++H2
B.金属铜与稀盐酸反应:Cu+2H+═Cu2++H2
C.C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Ca2++CO${\;}_{3}^{2-}$═CaCO3
D.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Fe2O3+6H+═2Fe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已知某烃0.1L通入1L O2 (过量)中充分燃烧后混合气体体积变为1.3L,当水蒸气冷凝后体积变为0.7L,再将余下气体通入过量NaOH溶液,体积变为0.2L(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得).
(1)设该烃分子式为CxHy,写出该烃燃烧的反应方程式CxHy+(x+$\frac{y}{4}$)O2$\stackrel{点燃}{→}$xCO2+$\frac{y}{2}$H2O.
(2)剩余的气体为O2
(3)该烃的分子式为C5H12,若该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结构,请写出该烃的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轮船上镶嵌的锌块,是利用了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B.给Fe上镀一层Ag,应将Fe与电源的负极相连,Ag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电解质为AgNO3溶液
C.用惰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若有1mol电子转移,则生成11.2LH2
D.电解精炼铜时,将粗铜作电解池的阴极,纯铜作电解池的阳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不一定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总能量大于反应产物总能量时,反应放热,△H>0
C.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CuCl2溶液中含有少量杂质FeCl2,为制备纯净的CuCl2•2H2O晶体,拟定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中,将Fe2+转化为Fe3+最好选用下列氧化剂C.
A.K2Cr2O7   B.NaClO   C.H2O2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2)在步骤Ⅱ中,加入Y的目的是为了调节溶液的酸度以促使Fe3+沉淀完全,Y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C.
A.NaOH         B.Cu       C.Cu2(OH)2CO3
(3)步骤Ⅲ应控制的实验条件是将溶液在较低温度下加热蒸发析出晶体,同时通入氯化氢气体防止水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实验操作中,主要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
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检验气体纯度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外壁干燥后再预热
c.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外壁干燥后再预热
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
e.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结束时,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
A.abcB.adeC.dceD.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1)49gH2SO4的物质的量为0.5mol,所含氧原子的质量为32g;
(2)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A气体和H2的质量分别是4.8g和0.2g,则气体A的摩尔质量为48g/mol,A与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3)有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共10.8g,其物质的量为0.3mol.则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15mol,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为38.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正丁醚是惰性溶剂,可用作有机合成反应溶剂.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均省略)合成正丁醚.发生的反应为:
2CH3CH2CH2CH2OH$\stackrel{H_{2}SO_{4}}{→}$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H2O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
化合物
名称
密度(g/mL )熔  点(℃)沸  点(℃)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0.810-89.8118.0微溶
正丁醚0.7689-95.3142不溶于水
备注:正丁醚微溶于饱和氯化钙溶液.
实验步骤:在一定容积的三口烧瓶中,加入10.9g(相当13.5mL)正丁醇、2.5mL浓硫酸和几粒沸石,摇匀后,一口装上温度计,温度计插入液面以下,另一口装上分水器,分水器的上端接球形冷凝管,先在分水器内放置1.7mL水,另一口用塞子塞紧.然后将三口瓶放在石棉网上小火加热至微沸,进行分水.反应中产生的水经球形冷凝管后,收集在分水器的下层,上层有机层积至分水器支管时,即可返回烧瓶.大约经1.5h后,三口瓶中反应液温度可达134一136℃,当下层水至分水器的支管口处停止反应.
将反应液冷却到室温后倒入盛有25mL水的分液漏斗中,经过分离、洗涤后再分离提纯可得正丁醚3.4g.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时球形冷凝管的进水口为2(填1或2);
(2)在该实验中,三口烧瓶的容积最适合的是A(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50mL      B.150mL     C.250mL     D.500mL
(3)本实验中容易产生烃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HOCH2CHBrCH2CH3 $→_{△}^{浓H_{2}SO_{4}}$CH2=CHCH2CH3+H2O.
(4)反应液冷却到室温后倒入盛有25mL水的分液漏斗中,振荡静置,得到有机层的操作方法是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再将分液漏斗下面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留下,关闭分液漏斗,将上层有机物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5)有机层粗产物依次用12mL水、8mL5%氢氧化钠溶液、8mL水和8mL饱和氯化钙溶液洗涤.用氢氧化钠溶液溶液洗涤的目的是除去产品中的硫酸;用氯化钙溶液洗涤的目的是除去少量的氢氧化钠,且能减少产物的损失.
(6)洗涤完成后,通过以下操作分离、提纯产物,正确的操作顺序是cba(填字母).
a.蒸馏              b.过滤        c.加入无水CaCl2
(7)本实验所得到的正丁醚产率为35.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