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在甲、乙两烧杯溶液中,分别含有大量的Cu2+、K+、H+、Cl-、CO32-、OH-六种离子中的三种,已知甲烧杯的溶液呈蓝色,则乙烧杯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K+、OH-、CO32B.CO32-、OH-、Cl-C.K+、H+、Cl-D.Cu2+、H+、Cl-

分析 甲溶液呈蓝色,应含有Cu2+,则与Cu2+反应的离子应存在于乙中,结合溶液的电中性原则及离子共存的条件进行解答.

解答 解:甲溶液呈蓝色,应含有Cu2+,因CO32-、OH-可与反应生成沉淀,则只能存在于乙中,乙中含有CO32-、OH-,则一定不存在H+,阳离子只能为K+
则乙中含有的离子为:CO32-、OH-、K+,甲中含有的离子为:Cu2+、H+、Cl-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问题,为高考常见题型,题目难度中等,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考查,注意把握离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特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其水溶液中不存在分子
B.同一弱电解质溶液,温度不同时,导电能力不同
C.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D.强电解质在液态时不一定会导电,但在固态时一定不导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某固体纯净物X受热分解:X $\frac{\underline{\;\;△\;\;}}{\;}$A↑+B↑+2CuO,气体产物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5.5,则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31B.62C.222D.1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a一松油醇有持久的紫丁香香气,可作调香物、消毒剂、印染剂.a一松油醇G(C10H18O)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Ⅰ.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2,按磁共振氢谱显示有3种化学环境的氢
Ⅱ.
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3,D的名称是(系统命名)2-甲基-1,3-丁二烯.
(2)反应①需经2步完成,其中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COOH+CH3OH$→_{△}^{浓硫酸}$CH2=CHCOOCH3+H2O.
(3)②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④的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
(4)在催化剂存在下,D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顺式聚异戊二烯的化学方程式为$\stackrel{催化剂}{→}$
(5)E、G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6)F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3种.
①分子中含有2个六元环且共用1个边②能发生皂化反应,写出其中任意一种的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反应完成后没有沉淀的是(  )
A.B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加足量稀盐酸
B.Ba(OH)2溶液与KNO3溶液加足量稀H2SO4
C.AgNO3溶液与Na2CO3溶液加足量稀HCl
D.Fe与足量CuSO4溶液反应后加足量稀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铁矿石是工业炼铁的主要原料之一,其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设杂质中不含铁元素和氧元素,且杂质不与H2SO4反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进行探究.

Ⅰ.铁矿石中含氧量的测定
①按如图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5.0g铁矿石放入硬质玻璃管中,装置B、C中的药品如图所示(夹持仪器均省略);
③从左端导气管口处不断地缓缓通H2,待C装置出口处H2验纯后,点燃A处酒精灯
④充分反应后,撤掉酒精灯,再持续通入氢气至完全冷却.
(1)装置C的作用为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进入B中,影响测定结果.
(2)测的反应后装置B增重1.35g,则铁矿石中氧的百分含量为24%.
Ⅱ.(1)步骤④中煮沸的作用是赶走溶液中溶解的过量的Cl2
(2)步骤⑤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250mL容量瓶.
(3)下列有关步骤⑥的操作中说法正确的是df.
a.因为碘水为黄色,所以滴定过程中不需加指示剂
b.滴定过程中可利用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
c.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可以直接装液
d.锥形瓶不需要用待测液润洗
e.滴定过程中,眼睛注视滴定管中液面变化
f.滴定结束后,30s内溶液不恢复原来的颜色再读数
(4)若滴定过程中消耗0.5000mol•L-1KI溶液20.00mL,则铁矿石中铁的百分含量为70%.
Ⅲ.由Ⅰ、Ⅱ可以推算出该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5O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常温下,某水溶液M中存在的离子有:Na+、A2-、HA-、H+、OH-,存在的分子有H2O、H2A.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H2A为弱酸(填“强”或“弱”).
(2)若溶液M由10mL 2mol•L-1 NaHA溶液与2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得,则溶液M的pH>7(填“>”、“<”或“=”),原因为A2-+H2O?HA-+O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c(Na+)>c(A2-)>c(OH-)>c(HA-)>c(H+).已知Ksp(BaA)=1.8×10-10,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10mL 1mol•L-1 BaCl2溶液,混合后溶液中的Ba2+浓度为5.4×10-10mol•L-1
(3)若溶液M有下列三种情况:①0.01mol•L-1的H2A溶液;②0.01mol•L-1的NaHA溶液;③0.02mol•L-1的HCl与0.04mol•L-1的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液,则三种情况的溶液中H2A分子浓度最大的为③;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②>③>①.
(4)若溶液M由pH=3的H2A溶液V1 mL与pH=11的NaOH溶液V2 mL混合反应而得,混合溶液$\frac{c({H}^{+})}{c(O{H}^{-})}$=104,V1与V2的大小关系为均有可能(填“大于”“等于”“小于”或“均有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是放热反应.下列关于接触法制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为防止催化剂中毒,炉气在进入接触室之前需要净化
B.为提高SO2的转化率,接触室内反应温度选定在400℃~500℃
C.为防止污染大气,从吸收塔出来的尾气常用NaOH溶液吸收
D.为提高SO3的吸收效率,用稀硫酸代替水吸收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操作不属于混合物分离的是(  )
A.过滤B.蒸馏C.分液D.搅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