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要准确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是某同学对有关物质进行分类的列表:
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第一组Na2CO3H2SO4NaHCO3CaOCO2
第二组NaOHHClNaClNa2OCO
第三组NaOHCH3COOHCaF2Al2O3SO2
每组分类均有错误,其错误的物质分别是Na2CO3(填化学式,下同)、CO、Al2O3
(2)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鉴别胶体和溶液所采用的方法是观察是否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3)下列3个反应,按要求填写相关量.
①2Na2O2+2H2O═4NaOH+O2↑反应中,每消耗1mol Na2O2生成16g O2
②2NaHCO3═Na2CO3+H2O+CO2↑反应中,每消耗168g NaHCO3,标况下生成22.4L CO2
③Cl2+H2O═HCl+HClO反应中,标况下每消耗22.4L Cl2,转移1mol电子.
(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MNQP
反应前质量(g)501312
反应后质量(g)X26330
①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②物质Q在反应中起的作用是催化剂.

分析 (1)第一组中碳酸钠不是碱;第二组中一氧化碳不是酸性氧化物;第三组中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
(2)根据三类分散系的本质差异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析;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据此可鉴别胶体和溶液;
(3)①消耗1mol过氧化钠可以生成0.5mol氧气,然后根据m=nM计算出生成氧气的质量;
②根据n=$\frac{m}{M}$计算出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再根据方程式及V=nVm计算出生成标况下二氧化碳的体积;
③氯气与水的反应中,消耗1mol氯气转移了1mol电子;
(4)该反应中Q的质量不变,则Q为催化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X,然后根据质量变化判断反应物、生成物,从而得出该反应的反应类型.

解答 解:(1)第一组中Na2CO3的说明是纯碱,但它属于正盐,不是碱;
第二组中CO不能与碱溶液反,则CO不属于酸性氧化物;
第三组中Al2O3能够与酸和强碱溶液反应,属于两性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故答案为:Na2CO3;CO;Al2O3
(2)当分散剂是水或其它溶液时,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来分类,把分散系划分为:溶液(小于1nm)、胶体(1nm~100nm)、浊液(大于100nm),所以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的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而溶液不具有,据此可鉴别溶液和胶体,
故答案为: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丁达尔;
(3)①2Na2O2+2H2O═4NaOH+O2↑反应中,每消耗1mol Na2O2生成会生成0.5mol氧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2g/mol×0.5mol=16g,
故答案为:16;
②2NaHCO3═Na2CO3+H2O+CO2↑反应中,168g NaHCO3的物质的量为:$\frac{168g}{84g/mol}$=2mol,根据反应可知,消耗2mol碳酸氢钠会生成1mol二氧化碳,标况下1mol二氧化碳的体积为:22.4L/mol×1mol=22.4L,
故答案为:22/4;
③Cl2+H2O═HCl+HClO反应中,氯气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标况下22.4L Cl2的物质的量为:$\frac{22.4L}{22.4L/mol}$=1mol,消耗1mol氯气转移了1mol电子,
故答案为:1;
(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Q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则Q在反应中作催化剂;
根据质量守恒可知:X+26+3+30=50+1+3+12,解得:X=7,反应中M的质量减小,Q、P的质量增加,则该反应为M分解生成Q和P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分解;催化剂.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的计算、酸碱盐及氧化物的概念与判断、分散系类型及判断、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等知识,题目难度中等,试题知识点较多,充分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是常见四种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乙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
C.丙与溴水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D.丁在稀硫酸作用下可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实验室研究化学的基础,试回答以下问题: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分别设计了如图的甲、乙、丙、丁三套实验装置制取乙酸乙酯.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在A试管中混合乙醇和浓硫酸的操作是先向试管A中加入乙醇,然后缓慢的向试管注入浓硫酸,边加边振荡试管.
②甲、乙、丙三套装置中,不宜选用的装置是丙(选填“甲”、“乙”、“丙”)

③若乙酸乙酯中含有较多乙醇、乙酸,某同学设计如图流程来分离各物质:
操作Ⅰ需要将混合液转移到分液漏斗仪器中进行操作;操作Ⅱ的名称是蒸馏,b物质是硫酸.

(2)下图为老师课堂演示石蜡油分解实验的装置.
    实验1:浸透了石蜡油的矿渣石棉放在硬质玻璃管底部,试管中加入碎石片,给碎瓷片加强热,石蜡油蒸气通过炽热的碎石片表面发生反应,生成一定量的气体.
    试验2: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试验3: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试验4:在导管口点燃生成的气体.

①装置中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液体暴沸;实验4点燃气体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检验气体纯度.
②实验2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生成的气体中含有不饱和烃(填“饱和烃”、“不饱和烃”).
③研究表明,石蜡油分解的产物中含有烯烃和烷烃.若证明生成的气体中含有烷烃,你对该实验的改进方案是将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有酸性高锰酸钾的溶液的洗气瓶后点燃,产生明亮的火焰且放出大量的热(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用到的实验药品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乙酸是白醋中的主要成分.
(1)白醋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说明乙酸具有酸性.
(2)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在试管A中加入的试剂是乙醇、浓硫酸和冰醋酸.在试管B中加入的试剂是饱和碳酸钠溶液,导管不伸入溶液中的原因是防止倒吸.
(3)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3COOH+HOC2H5$→_{△}^{浓硫酸}$CH3COOC2H5+H2O.
(4)从试管B中分离出乙酸乙酯的实验方法是分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有机物水解时,键断裂处标示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Na+、Cu2+、HCO3-、NO3-
B.0.1mol.L-1AgNO3溶液:H+、K+、SO42-、Cl-
C.强酸性溶液:Mg2+、K+、SO42-、NO3-
D.0.1mol.L-1NaAlO2溶液:NH4+、Na+、OH-、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物质A、B、C、D、E、F、G、H、L、J、K有如图转化关系,其中气体D、E为单质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A的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ⅢA族,金属A可与NaOH溶液直接反应生成溶液G,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2NaOH+2H2O=2NaAlO2+3H2
(2)写出反应“C→F”的离子方程式Al3++3NH3•H2O=Al(OH)3↓+3NH4+
(3)写出反应“I→J”的离子方程式2Fe2++Cl2=2Fe3++2Cl-
实验室常用MnO2和B的浓溶液制取气体E,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烯与环丙烷(C3H6)互为同系物
B.乙烯和聚乙烯均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C.皮肤沾上浓HNO3变成黄色,立即用饱和NaOH溶液冲洗
D.丙酸、乙酸甲酯和2-羟基丙醛(CH3CHOHCHO)互为同分异构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装置或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探究石蜡油分解的产物中含有不饱和烃
B.
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C.
验证酸性:CH3COOH>H2CO3>H2SiO3
D.
验证甲烷和氯气能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