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巴蜀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现用CCl4 (沸点76.8℃)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静罝,分层;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含碘的CCl4溶液;
F.把50mL碘水和15mL 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G.旋幵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H.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C→F→D→A→B→H→G→E;
(2)上述操作步骤中有一步有错误,请指出E(填步骤字母编号);
(3)能选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
A.CCl4与水不互溶            B.CCl4与碘单质和水都不反应
C.CCl4较常见且常温下是液体     D.I2在CCl4中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4)上述H步骤操作的目的是操作时漏斗里液体能够顺利流出;
(5)B步骤中溶液静置,分层后,溶液下层显紫红色;
(6)从含碘的CCl4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CCl4,还需要经过蒸馏,观察下列实验装置有一处错误请改正:温度计下端的水银球不能插入溶液中应使水银球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颠倒,水流应下进上出;加热烧杯未垫上石棉网,烧杯加热应垫上石棉网;

(7)装置A中加入碎瓷片的作用防止液体暴沸B装置的名称为直型冷凝管,锥形瓶接收的物质是四氯化碳.

分析 (1)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操作为查漏→装液→振荡→静置→分液;
(2)四氯化碳比水溶液重,含碘的CCl4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
(3)碘在水、四氯化碳中的溶解性不同,四氯化碳不溶于水且分层,且不与碘单质发生反应;
(4)步骤H可使液体顺利流下;
(5)四氯化碳比水溶液重,含碘的CCl4溶液为紫红色;
(6)蒸馏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分离相互溶解的沸点不同的液体,蒸馏时用到蒸馏烧瓶、酒精灯、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等仪器,注意温度计水银球应处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冷凝管应从下口进水,上口出水,以保证水充满冷凝管,起到充分冷凝的作用,为防止溶液爆沸,应加入少量碎瓷片,据此解答;
(7)装置A中加入碎瓷片是防止混合液体加热发生暴沸,B为直型冷凝管,锥形瓶接收的是四氯化碳,碘单质聚集在烧瓶中.

解答 解:(1)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操作为查漏→装液→振荡→静置→分液,则步骤为C→F→D→A→B→H→G→E,
故答案为:C→F→D→A→B→H→G→E;
(2)上述操作步骤中有一步有错误,四氯化碳比水溶液重,含碘的CCl4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故答案为:E;
(3)选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CCl4与碘单质和水都不反应,CCl4与水不互溶;而且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得多,
故答案为:ABD;
(4)步骤H目的是:保持内外压强相通,操作时漏斗里液体能够顺利流出,
故答案为:操作时漏斗里液体能够顺利流出;
(5)四氯化碳比水溶液重,含碘的CCl4溶液,分层后,在溶液下层显紫红色,
故答案为:紫红;
(6)蒸馏实验中,温度计测量的是蒸汽的温度所以,温度计下端的水银球不能插入溶液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瓶的支管口下沿处;为到达最佳冷凝效果,冷凝水应下进上出;烧杯加热应垫上石棉网;
故答案为:温度计下端的水银球不能插入溶液中应使水银球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颠倒,水流应下进上出;加热烧杯未垫上石棉网,烧杯加热应垫上石棉网;
(7)装置A中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液体暴沸,B装置的名称为直型冷凝管,锥形瓶接收的物质是四氯化碳,
故答案为:防止液体暴沸;直型冷凝管;四氯化碳.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分液的步骤和萃取剂的选择,选择萃取剂紧扣萃取剂的选择标准判断即可,题目难度中等.本题考查了蒸馏实验,明确蒸馏实验的原理及仪器实验方法是解题关键,注意温度计位置、冷凝水方向,为高频考题,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实验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氯化亚铜(化学式为CuCl)常用作有机合成工业中的催化剂,是一种白色固体,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某实验小组用工业废渣(主要成分为Cu2S和Fe2O3)制取氯化亚铜并同时生成电路板蚀刻液,设计流程如图:

(1)为了提高固体A的溶解速率,可采用的措施是将固体A粉碎为粉末;升高温度,增大盐酸的浓度等.
(2)沉淀B为Fe(OH)3,试剂C为CuO.
(3)将Na2SO3溶液和CuCl2溶液混合均匀,再加入少量浓盐酸调节体系的pH,充分反应后倾出淸液,抽滤即得CuCl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Cu2++SO32-+2Cl?+H2O=2CuCl↓+SO42-+2H,CuCl沉淀的洗涤剂应该选用乙醇以减小沉淀损失.
(4)该生产过程中对CuCl产率探究时发现:
①在隔绝空气条件下进行时CuCl产率较高,由此推测CuCl具有还原性;
②CuCl在溶液的pH较高时产率较低,试分析其可能的主要原因是pH较高时Cu2+与碱反应生成Cu(OH)2,生成CuCl较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Ⅰ.某同学探究铝与盐酸反应的速率变化,有关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反应时间(min) 13
 生成氢气体积(ml) 50150 300 380 410 
(1)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即0~1、1~2、2~3、3~4、4~5min)是2~3.
(2)他觉得该实验反应速率快,不方便测量氢气体积,欲在盐酸溶液中加入适量下列溶液以减慢反应速率:A.蒸馏水.B.NaCl溶液.C.NaNO3溶液,你认为不可行的是C,原因生成NO气体,影响生成氢气的量.
Ⅱ.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在a、b、c、d四只烧杯里分别加入适量冷水,分别滴加几滴酚酞溶液,依次加入大小相近的Na、Mg、Al、K金属块,观察现象.
(3)金属元素性变化规律:同主族从上到下逐渐增强:同周期从左到右逐渐减弱;
(4)反应最剧烈的烧杯里的金属是d(填字母)a.钠b.镁c.铝d.钾;
(5)a烧杯里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Na+2H2O=2Na++2OH-+H2↑;
(6)实验中发现b、c两只烧杯里无现象,若想达实现实验目的,请你帮助选择下列合适的方法BC.
A.把镁、铝的金属块换成金属粉末
B.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热水
C.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盐酸
D.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4.将5.6g铁粉放入100mLCu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又产生1.12L(标准状况下)气体.试计算:
(1)和硫酸反应的铁的质量;
(2)置换出的铜的物质的量;
(3)若最后溶液总体积为250mL,求Fe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1.某化学实验小组拟用如图装置进行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
(1)将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钠先熔化,接着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并生成淡黄色固体,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2$\frac{\underline{\;点燃\;}}{\;}$Na2O2
(2)上述实验中还观察到有黑色固体物质生成,其原因可能为2Na+CO2$\frac{\underline{\;点燃\;}}{\;}$C+Na2O2或4Na+3CO2$\frac{\underline{\;点燃\;}}{\;}$C+2Na2CO3,这两个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类型既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也属于氧化还原(填“氧化还原”或“非氧化还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制备饱和氯水并对饱和氯水与碳酸钙的反应进行研究.
【实验一】制备饱和氯水,使用以下装置并在装置中加入相应试剂,按要求进行操作.请回答:
(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往100mL 12mol•L-1的浓盐酸中加入足量二氧化锰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氧化HCl的物质的量为A
A.小于0.6mol B.等于0.6mol C.大于0.6mol   D.等于1.2mol
(2)E装置的作用是尾气处理,吸收过量的氯气.
【实验二】探究饱和氯水与CaCO3的反应.步骤如下:
①在试管中加入过量的块状碳酸钙,再加入约20mL饱和氯水,充分反应.有少量气泡产生,溶液浅黄绿色褪去;
②过滤,将滤液滴在有色布条上,发现其比氯水的漂白性更强;
③为了确定反应产物,将滤液分为三份,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第一份与石灰水混合,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第二份与稀盐酸混合,立即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第三份进行加热,看到溶液变浑浊且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
经检测,上述实验中产生的无色气体均为CO2,请回答:
(4)反应后所得的溶液漂白性增强的原因是碳酸钙消耗了氯水中的H+,使Cl2+H2O?H++Cl-+HClO平衡正向移动,HClO浓度大,漂白效果增强;
(5)依据上述实验可推知,②的滤液中的溶质除CaCl2、HClO外,还含有Ca(H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如图1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反应物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

(1)要将C装置接入B和D之间,正确的接法是:a→c→b→d.
(2)实验开始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打开活塞K,让Cl2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D处的酒精灯.Cl2通过C装置后进入D,D装置内盛有炭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和HCl(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C+2H2O$\frac{\underline{\;\;△\;\;}}{\;}$4HCl+CO2.为了使C装置发挥更好的作用,可向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加入浓硫酸的作用是加入的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有利于试管中的水变为水蒸气,从而提供足量的水蒸气供D中反应需要.
(3)D处反应完毕后,关闭弹簧夹K,移去两个酒精灯,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少量Cl2产生,此时B中的现象是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B的作用是贮存少量Cl2,避免Cl2对环境造成污染.
(4)若将图1中D、E装置换为如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如下现象:D装置中:溶液变红;
E装置中:水层溶液变黄,振荡后,CCl4层无明显变化.请根据现象分析判断Cl2、Br2、Fe3+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l2>Br2>Fe3+.更换此装置后,存在一处明显的不足,请指出: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索氏制碱又称氨碱法,其主要生产流程如图1: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沉淀池中发生的反应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氨碱法制得的纯碱样品中可能会含有杂质(如NaCl).现用气体法测定纯碱样品的纯度,称取样品m克装入Y型试管左侧(如图2)
(2)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从水准管加入水至与量气管形成液面差,如一段时间液面不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量气管中液体应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若最后读数时,发现水准管液面高于量气管(其他操作都正确),则计算所得纯碱样品的纯度值偏小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各组物质的熔沸点能用化学键的强弱解释的是(  )
A.H2O>H2SB.NaCl>O2C.Na>KD.SiO2>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