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草酸亚铁晶体的化学式为FeC2O4•2H2O,它是一种淡黄色结晶粉末,有轻微刺激性,加热时可发生如下分解反应:FeC2O4•2H2O$\frac{\underline{\;\;△\;\;}}{\;}$FeO+CO2↑+CO↑+2H2O
(1)请你用图中提供的仪器(可以重复选用,但每种仪器至少选用一次),选择必要的试剂[供选择的试剂: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饱和碳酸钠溶液、CuO、无水硫酸铜、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设计一个实验,检验FeC2O4•2H2O加热时分解产生的气态产物(包括水蒸气)(部分加热装置和夹持仪器在图中略去).在答题卡上填写表格(可以不用填满,也可以补充).
仪器符号仪器中所加物质作用
A草酸亚铁晶体加热草酸亚铁晶体得到气体产物
DNaOH溶液
(2)按照题目提供的装置和要求设计的实验明显存在的一个不足是未对尾气进行处理,可造成环境污染.
(3)反应结束后,在A装置试管中有黑色固体粉末(混合物)产生,倒出时存在燃烧现象,产生上述现象的可能原因是FeC2O4•2H2O分解产生的CO将部分FeO还原为粉末状的单质铁,铁粉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燃烧.

分析 (1)FeC2O4•2H2O加热时分解产生的气态产物有水蒸气、CO2、CO,检验产生的气态产物时,可以先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水,然后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再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再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将生成的气体再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CO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据此答题;
(2)照题目提供的装置和要求设计的实验没有尾气吸收装置,而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
(3)在A装置试管中有黑色固体粉末有可能是被还原出来的铁粉,铁粉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燃烧,据此答题;

解答 解:(1)FeC2O4•2H2O加热时分解产生的气态产物有水蒸气、CO2、CO,检验产生的气态产物时,可以先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水,然后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再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再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将生成的气体再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CO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所以设计的实验为

仪器符号仪器中所加物质作用
A草酸亚铁晶体加热草酸亚铁晶体得到气体产物
C无水硫酸铜检验H2O
D澄清石灰水检验CO2
DNaOH溶液除去未反应的CO2
D澄清石灰水(无此步不扣分)检验CO2是否已除尽
BCuOCO与CuO反应生成CO2
D澄清石灰水检验CO与CuO反应生成的CO2

故答案为:
仪器符号仪器中所加物质作用
A草酸亚铁晶体加热草酸亚铁晶体得到气体产物
C无水硫酸铜检验H2O
D澄清石灰水检验CO2
除去未反应的CO2
D澄清石灰水(无此步不扣分)检验CO2是否已除尽
BCuOCO与CuO反应生成CO2
D澄清石灰水检验CO与CuO反应生成的CO2

(2)按照题目提供的装置和要求设计的实验没有尾气吸收装置,而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
故答案为:未对尾气进行处理,可造成环境污染;
(3)因为FeC2O4•2H2O分解产生的CO将部分FeO还原为粉末状的单质铁,所以在A装置试管中有黑色固体粉末有可能是被还原出来的铁粉,铁粉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燃烧,
故答案为:FeC2O4•2H2O分解产生的CO将部分FeO还原为粉末状的单质铁,铁粉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燃烧.

点评 本题考查了铁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实验验证和实验设计,灵活运用实验基本操作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毒重石的主要成分BaCO3(含Ca2+、Mg2+、Fe3+等杂质),实验室利用毒重石制备BaCl2?2H2O的流程如图:
已知:Ksp(BaC2O4)=1.6×10-7,Ksp(CaC2O4)=2.3×10-9
(1)实验室用37%的盐酸配制1mol/L盐酸,除烧杯外,还需要使用下列玻璃仪器中的:abc.
a.容量瓶    b.量筒   c.玻璃棒   d.滴定管
为了加快毒重石的酸浸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研磨成粉、加热、搅拌等.(至少两条)
(2)加入氨水调节溶液pH=8的目的是:使Fe3+形成Fe(OH)3沉淀而除去.滤渣Ⅱ中含Mg(OH)2、Ca(OH)2(填化学式).加入H2C2O4时应避免过量,原因是:H2C2O4过量会导致形成BaC2O4沉淀,产品产量减少.
(3)操作Ⅳ的步骤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4)利用间接酸碱滴定法可测定Ba2+的含量,实验分两步进行.
已知:2CrO42-+2H+=Cr2O72-+H2O
Ba2++CrO42-=BaCrO4
步骤Ⅰ移取x mL一定浓度的Na2CrO4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酸碱指示剂,用b  mol•L-1盐酸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滴加盐酸体积为V0mL.
步骤Ⅱ:移取y mL BaCl2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x mL与步骤Ⅰ相同浓度的Na2CrO4溶液,待Ba2+完全沉淀后,再加入酸碱指示剂,用b mol•L-1盐酸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1mL.
氯化钡溶液浓度为$\frac{(V{\;}_{0}-V{\;}_{1})b}{y}$ mol•L-1(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若步骤Ⅱ中滴加盐酸时有少量待测液溅出,则Ba2+浓度的测量值将偏大(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
B.水溶液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化合物MgO、SiO2、SO3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D.PH3分子稳定性低于NH3分子,因为N-H键键能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室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Na2S溶液:c(Na+)>c(HS-)>c(OH-)>c(H2S)
B.Na2C2O4溶液:c(OH-)=c(H+)+c(HC2O${\;}_{4}^{-}$)+2c(H2C2O4
C.Na2CO3溶液:c(Na+)+c(H+)=2c(CO${\;}_{3}^{2-}$)+c(OH-
D.CH3COONa溶液:c(Na+)>c(CH3CO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8•12”天津港危化仓库爆炸,造成生命、财产的特大损失.据查危化仓库中存有大量的钠、钾,硝酸铵和氰化钠(NaCN).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钠、钾着火,下列可用来灭火的是D.
A.水      B.泡沫灭火器      C.干粉灭火器      D.细沙盖灭
(2)NH4NO3为爆炸物,在不同温度下加热分解,可能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反应可能发生的是A、B、D、F.
A.NH4NO3→N2+O2+H2O          B.NH4NO3→NH3+HNO3
C.NH4NO3→O2+HNO3+H2O        D.NH4NO3→N2+HNO3+H2O
E.NH4NO3→N2+NH3+H2O         F.NH4NO3→N2O+H2O
(3)NaCN属于剧毒物质,有多种无害化处理方法.
①H2O2处理法:NaCN+H2O2--N2↑+X+H2O,推测X的化学式为NaHCO3
②NaClO处理法:aCN-+bClO-+2cOH-=dCNO-+eN2↑+fCO32-+bCl-+cH2O
方程式中e:f的值为B(填选项标号).
A.1     B.$\frac{1}{2}$       C.2    D.不能确定
(4)以TiO2为催化剂用NaClO将CN-离子氧化成CNO-,CNO-在酸性条件下继续与NaClO反应生成N2、CO2、Cl2等.取浓缩后含CN-离子的废水与过量NaClO溶液的混合液共200mL(设其中CN-的浓度为0.2mol•L-1)进行实验.
①写出CNO-在酸性条件下被NaClO氧化的离子方程式:2CNO-+6ClO- 8H+=N2↑+2CO2↑+3Cl2↑+4H2O;
②若结果测得CO2的质量为1.408g,则该实验中测得CN-被处理的百分率为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钴(Co)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广泛应用.为从某工业废料中回收钴,某学生设计流程如图(废料中含有Al、Li、Co2O3和Fe2O3等物质).

已知:①物质溶解性:LiF难溶于水,Li2CO3微溶于水;
②部分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见表.
Fe3+Co2+Co3+Al3+
pH(开始沉淀)1.97.15-0.233.4
pH(完全沉淀)3.29.151.094.7
请回答:
(1)写出步骤Ⅱ中Co2O3与盐酸反应生成Cl2的离子方程式:Co2O3+6H++2Cl-=2Co2++Cl2↑+3H2O.
(2)步骤Ⅲ中 Na2CO3溶液的作用是调节溶液的pH,应使溶液的pH不超过;废渣中的主要成分除了LiF外,还有Fe(OH)3
(3)NaF 与溶液中的Li+形成LiF沉淀,此反应对步骤Ⅳ所起的作用是降低溶液中Li+浓度,避免步骤Ⅳ中产生Li2CO3沉淀.
(4)在空气中加热5.49g草酸钴晶体(CoC2O4•2H2O)样品,受热过程中不同温度范围内分别得到一种固体物质,其质量如表.已知:M(CoC2O4•2H2O)=183g/mol
温度范围/℃固体质量/g
150~2104.41
290~3202.41
890~9202.25
经测定,210~290℃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只有CO2,此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CoC2O4+2O2 $\frac{\underline{\;210℃-290℃\;}}{\;}$Co3O4+6CO2.温度高于890℃时,固体产物发生分解反应,固体产物为Co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热稳定性:H2O>HF>H2S ②原子半径:Na>Mg>O ③沸点:H2Se>H2S>H2O④结合H+能力:OH->CH3COO->I-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
B.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混合:Ba2++OH-+H++SO42-=BaSO4↓+H2O
C.碳酸钙溶于稀醋酸中:CaCO3+2H+=Ca2++H2O+CO2
D.NaHCO3溶液中加足量Ba(OH)2溶液:HCO3-+Ba2++OH-=B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学生为了测定部分变质的Na2SO3样品的纯度,设计了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装置中玻璃仪器的名称:酒精灯、圆底烧瓶、分液漏斗.
(2)实验开始后,写出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SO2+2H2O═4H++2Cl-+SO42-
(3)C中的现象是红色鲜花褪色,E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二氧化硫和氯气.
(4)按图2所示称取一定量的Na2SO3样品放入A装置的烧瓶中,滴入足量的H2SO4完全反应.然后将B中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与足量的BaCl2溶液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白色沉淀23.3g,则原样品中Na2SO3的纯度为50.8%(精确到0.1%).
(5)在过滤沉淀时若过滤液出现浑浊,则必须要重复操作,若该学生没有重复过滤,则测定的结果将偏低(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6)要使测定结果准确,第一,装置气密性必须良好;第二,应先点燃D处酒精灯(填装置字母);第三,待到B中水溶液呈浅绿色时,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并点燃A处的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