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  )

A.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Cl、S2

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O、SO、I

C.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HCO

D.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Cl、SO


C [解析] Al3、S2发生水解互促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误;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ClO,B项错误;HCO水解使溶液呈弱碱性,因此弱碱性溶液中可大量存在Na、K、Cl、HCO,C项正确;中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Fe3,D项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除杂方案错误的是(  )

选项

被提纯的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

除杂方法

A.

CO(g)

CO2(g)

NaOH溶液、

浓H2SO4

洗气

B.

NH4Cl(aq)

Fe3(aq)

NaOH溶液

过滤

C.

Cl2(g)

HCl(g)

饱和食盐水、

浓H2SO4

洗气

D.

Na2CO3(s)

NaHCO3(s)

灼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涉及下列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A.①是氨气发生装置     B.③是氨气发生装置

    C.②是氨气吸收装置     D.④是氨气收集、检验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氯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表示正确的是  (   )

A.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

B.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氯分子的电子式:

D.氯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ClO2与Cl2的氧化性相近。在自来水消毒和果蔬保鲜等方面应用广泛。某兴趣小组通过题9图1装置(夹持装置略)对其制备、吸收、释放和应用进行了研究。

(1)仪器D的名称是。安装F中导管时,应选用题9图2中的。

(2)打开B的活塞,A中发生反应: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

     为使ClO2在D中被稳定剂充分吸收,滴加稀盐酸的速度宜(填“快”或“慢”)。

(3)关闭B的活塞,ClO2在D中被稳定剂完全吸收生成NaClO2,此时F中溶液的颜色不变,则装置C的作用是。

(4)已知在酸性条件下NaClO2可发生反应生成NaCl并释放出Cl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在ClO2释放实验中,打开E的活塞,D中发生反应,则装置F的作用是。

(5)已吸收ClO2气体的稳定剂Ⅰ和Ⅱ,加酸后释放ClO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题9图3所示,若将其用于水果保鲜,你认为效果较好的稳定剂是,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测0.1 mol/L氨水的pH为11:

NH3·H2ONH+OH

B.将Na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

2Na+2H2O===2NaOH+H2

C.用CuCl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

CuCl2Cu2+2Cl

D.Al片溶于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

2Al+2OH+2H2O===2AlO+3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

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

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 

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一种无机矿物盐X(仅含四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另取10.80 g X在惰性气流中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6.40 g固体1。请回答如下问题:

(1)画出白色沉淀1中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写出气体甲的电子式:________。

(2)X的化学式是________,在惰性气流中加热X至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色沉淀2在空气中变成红褐色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4)一定条件下,气体甲与固体1中的某种成分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写出一个可能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该反应的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文献记载:在强碱条件下,加热银氨溶液可能析出银镜。某同学进行如下验证和对比实验。

装置

实验序号

试管中的药品

现象

实验Ⅰ

2mL银氨溶液和数

滴较浓NaOH溶液

有气泡产生:

一段时间后,溶液

逐渐变黑:试管壁

附着银镜

实验Ⅱ

2mL银氮溶液和

数滴浓氨水

有气泡产生:

一段时间后,溶液

无明显变化

该同学欲分析实验Ⅰ和实验Ⅱ的差异,查阅资料:

a.

b.AgOH不稳定,极易分解为黑色Ag2O

(I)配制银氨溶液所需的药品是                     。

(2)经检验,实验Ⅰ的气体中有NH3,黑色物质中有Ag2O.

①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产生的现象是                    。

②产生Ag2O的原因是                    。

(3)该同学对产生银镜的原因提出瑕设:可能是NaOH还原Ag2O。实验及现象:向AgNO3

   溶液中加入                  ,出现黑色沉淀;水浴加热,未出现银镜。

(4)重新假设:在NaOH存在下.可能是NH3,            

还原Ag2O。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现象:

出现银镜。在虚线框内画出用生石灰和浓

氨水制取NH3的装置简图(夹持仪器略)。

(5)该同学认为在(4)的实验中会有Ag(NH3)2OH生成.由此又提出假设:在NaOH存在下,可能是Ag(NH3)2OH也参与了NH3,还原Ag2O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有部分Ag2O溶解在氨水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验结果证实假设成立,依据的现象是                            。

用HNO3,消洗试管壁上的Ag,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