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冰是分子晶体,冰的构成微粒是分子,利用晶胞图来判断晶体的构成微粒;
(2)丙醛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丙酸、氧化亚铜和水.
解答 解:(1)冰属于分子晶体,构成微粒为水分子,由晶胞图可知,钠为简单立方堆积、碘分子含有两个原子且碘为分子晶体、金刚石中每个C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氟化钙为离子晶体且钙离子配位数是8、锌是六方最密堆积,所以A为Na的晶胞、B是锌的晶胞、C是碘的晶胞、D是金刚石晶胞、E是氟化钙晶胞,冰是分子晶体,构成微粒是分子,但每个O原子能和两个H原子形成两个共价键、和另外两个H原子形成氢键,所以每个O原子和四个H原子形成正四面体结构,与金刚石结构相似,故选D;
(2)丙醛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丙酸、氧化亚铜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H3CH2CHO+2Cu(OH)2$\stackrel{△}{→}$CH3CH2COOH+Cu2O↓+2H2O,
故答案为:CH3CH2CHO+2Cu(OH)2$\stackrel{△}{→}$CH3CH2COOH+Cu2O↓+2H2O.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晶体类型判断,为高频考点,明确物质性质及晶体构成微粒是解本题关键,熟记有代表性物质晶胞结构及其配位数,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化学键的断裂和行成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 |
B. | 水分解生成氢气跟氧气的同时吸收能量 | |
C. | 1mol H2跟$\frac{1}{2}$mol O2 反应生成1mol H2O释放能量一定为245kJ | |
D. | 2mol H2(g)跟1mol O2 (g)反应生成2mol H2O(g)释放能量490kJ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任何沉淀,所以反应前后Cu2+的浓度不变 | |
B. | 在[Cu(NH3)4]2+离子中,Cu2+提供空轨道,NH3提供孤对电子 | |
C. | 沉淀溶解后将生成深蓝色的正四面体形的配离子[Cu(NH3)4]2+ | |
D. | 加入极性较小的溶剂乙醇后,将析出[Cu(H2O)4]SO4•H2O晶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 | |
B. | Na2CO3比NaHCO3稳定 | |
C. | 氯化钙能与Na2CO3反应,也能与NaHCO3反应 | |
D. | 与足量盐酸反应要得到相同质量的CO2,用NaHCO3比Na2CO3的质量要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化学键是一种作用力 | |
B. | 化学键可以使离子相结合,也可以使原子相结合 | |
C. | 一种物质只含两种非金属元素,该物质中一定没有非极性供价键 | |
D. | 氢键属于分子间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c({H}^{+})}{c(C{H}_{3}COOH)}$ | B. | $\frac{c(C{H}_{3}COOH)}{c({H}^{+})}$ | ||
C. | $\frac{c(C{H}_{3}COOH)}{c(C{H}_{3}CO{O}^{-})}$ | D. | $\frac{c({H}^{+})•c(C{H}_{3}CO{O}^{-})}{c(C{H}_{3}CO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