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方案一]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根据加热前后固体质量变化,根据差量法求碳酸氢钠的质量,进而求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1)在灼烧固体样品时必须在坩埚中进行,根据使用坩埚加热使用到的仪器答题;
(2)加热恒重保证碳酸氢钠完全分解;
(3)若加热过程中有晶体迸溅出来,使得剩余的固体质量偏小,据此答题;
[方案二](1)由测定含量的实验可知,A中发生Na2CO3+H2SO4=H2O+CO2↑+Na2SO4、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B中为浓硫酸吸收水,干燥二氧化碳,利用C装置吸收二氧化碳,D装置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进入C装置干扰含量测定,盐酸易挥发,对实验产生干扰;
(2)结合反应定量关系和元素守恒计算得到物质的质量,来计算物质含量;
(3)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全部进入C装置被吸收,需要添加一个吧二氧化碳气体赶入装置C的装置.
解答 解:[方案一](1)在灼烧固体样品时必须在坩埚中进行,要用泥三角支撑,
故答案为:坩埚、泥三角;
(2)实验原理是根据加热前后固体质量变化来计算碳酸氢钠,故应保证碳酸氢钠完全分解,加热恒重则碳酸氢钠完全分解,
故答案为:保证NaHCO3分解完全;
(3)若加热过程中有晶体迸溅出来,使得剩余的固体质量偏小,即计算得碳酸氢钠的质量偏大,所以计算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偏小,
故答案为:偏小;
[方案二](1)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会被碱石灰吸收,故D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以确保C装置中质量增加量的准确性;分液漏斗中如果用盐酸代替硫酸,盐酸易挥发,这样制得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氯化氢,浓硫酸不能吸收氯化氢,则氯化氢被碱石灰吸收,导致测到二氧化碳质量偏高,等质量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产生二氧化碳多,则会导致碳酸氢钠偏多,碳酸钠偏小,
故答案为:浓H2SO4;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进入C装置;不能;
(2)设NaHCO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
Na2CO3+H2SO4=H2O+CO2↑+Na2SO4、
x x
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
106x+84y=17.90
44x+44y=8.80
,解得x=0.05mol
y=0.15mol
则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frac{0.05mol×106g/mol}{17.90g}$×100%=29.6%,
故答案为:29.6%;
(3)实验装置还存在一个明显缺陷为装置中的二氧化碳不能被C全部吸收,则需设计一个装置将A、B中的CO2全部吹入C中吸收,
故答案为:缺少一个驱赶残留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
点评 本题考查碳酸钠含量的测定实验,为高频考点,把握实验装置的作用及实验目的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计算及实验能力的综合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
B. | 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Na2O2是氧化剂,CO2是还原剂 | |
C. | 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Na2O2是还原剂,CO2是氧化剂 | |
D. | 这是一个置换反应,有单质O2产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2:4 | B. | 1:2:3 | C. | 3:2:1 | D. | 2:5: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0.3molNO2和0.3molNO | |
B. | 0.1mol NO、0.2molNO2和0.05mol N2O4 | |
C. | 0.2molNO2 和0.1molN2O4 | |
D. | 0.6molN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液氯可以装入钢瓶中贮存 | |
B. | 氯水可漂洗衣服上的墨渍 | |
C. | 实验室使用的氯水要装在棕色瓶中,并且随配随用 | |
D. | 实验室可利用强氧化剂如KMnO4、KClO3等与浓HCl反应的原理制Cl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